藥明康德產業鏈平臺模式的餡餅與陷阱

藥明康德把登錄A股作為二次創業的新徵程。新徵程中“餡餅”與“陷阱”同在,它能否真的以全球醫藥健康產業最高、最寬和最深的能力和技術平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藥、難治的病嗎?

藥明康德產業鏈平臺模式的餡餅與陷阱

(錦坤創始人、國研中心研究員、上海品牌委秘書長)

藥明康德作為全球醫藥研究外包 (CRO) 領域的領導者,重新定義中國醫藥研發的全球地位,在國內資本市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當喧譁過後,面向未來,再次審視藥明康德時,發現其一路狂飆之後滋生的隱疾,已悄悄影響了公司的健康之路。藥明康德長期沉浸於“餡餅”的生存方式,也許一不小心就變成走向衰落的“陷阱”。

藥明康德的美好“餡餅”


早在2005年,藥明康德董事長李革開始思考將公司打造為新藥研發服務平臺。時至今日,定位於構建醫藥產業生態圈的藥明康德,已經形成三大平臺:醫藥研發服務平臺、大健康產業平臺、醫藥投資平臺

。藥明康德依託這三大平臺,成長為國內唯一一個進入到全球前列的CRO巨頭,收穫登錄A股市場後16個漲停。

1.研發服務平臺

藥明康德從2001年到2008年先後建立新藥研發化學、工藝研發服務、生產服務、生物分析服務、毒理及製劑服務一體化等,形成從化學合成到原料藥生產、藥物安全評價等一整套服務體系。隨著服務的不斷進化、升級,藥明康德形成以全產業鏈平臺的形式面向全球製造企業提供各類新藥的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

要支撐這些服務落地,需要大量技術人才做保障,本身就是技術出身的李革,對人才尤其重視。藥明康德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員工人數合計14763名,其中研發專業人員11721名,比例為79.39%。

藥明康德在技術上的優勢,特別體現在遍及全球的研發網絡,國內的有上海、蘇州、天津、武漢、常州,在國外有美國費城、聖保羅、亞特蘭大、聖地亞哥、德國慕尼黑等在內的全球26個研發基地/分支機構。藥明康德擁有多項國際認證,為其在技術上的優勢做了很好的背書。藥明康德是中國第一個通過美國FDA審查的化學制造與控制(CMC)研發平臺,中國第一個符合美國、歐洲以及中國質量標準的cGMP藥物產品生產設施、GLP生物分析實驗室等。

藥明康德在技術、人才、成本上等一系列上的優勢,使國際醫藥巨頭藉助研發服務平臺高質、高效實現新藥研發、生產、上市。目前,藥明康德為80多家大型製藥企業提供化學藥研發服務,客戶中包括諾華、輝瑞、禮來等9家世界排名前十的製藥企業。

藥明康德建立新藥研發平臺的最終目的,在於打造新藥生態系統,覆蓋全產業鏈。藥明康德已經依託新藥研發平臺,在新藥的上游即CRO領域佔據了優勢,下游的CMO(合同生產業務)領域成為接下來藥明康德打通整個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藥明康德進入CMO領域,有一個先天優勢,很多CRO客戶自然轉換成CMO客戶。當CRO客戶通過藥明康德研發服務平臺,順利獲得研發成功後,接下來就是進入生產環節。


藥明康德產業鏈平臺模式的餡餅與陷阱


藥明康德進入CMO領域,實際上也是為滿足平臺上企業的需求,為其提供更多的服務。作為CMO企業的藥明康德,提供新藥生產時所需的工業流程研發、優化及生產服務,並以此為基礎,為醫藥企業提供定製化生產服務,從而幫助藥企改進生產工藝,最終降低成本。根據機構預測,預計 2021 年全球 CMO市場規模將超過1025億美元,2017-2021複合增長率約為 12.73%。

藥明康德通過新藥研發服務平臺,已經與客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進入CMO領域,藥明康德參與到客戶新藥的整個生命週期,提高雙方在技術、管理等一系列的合作頻率,實現雙方的深度戰略合作。這種深度的合作,對於新藥研發服務平臺一個顯著的利好,在於提高客戶對平臺的依賴度,出於成本的考慮,降低客戶更換平臺的概率。

藥明康德新藥研發平臺上有兩大客戶群:一類是國際醫藥巨頭,一類是中小藥企、個人。充分展現新藥研發平臺賦能特色的,正是平臺為中小藥企、個人的賦能。按照藥明康德的承諾:在藥明康德的研發平臺上,一個人有新藥研發想法的話,一張紙、一支筆、一張信用卡,就可以開藥廠了。他只需要拿張紙,把想做的分子結構畫一下,拿個手機拍張照送給我們,我們就可以幫著實現。

藥明康德如此自信的承諾,建立在兩個條件上。一是藥明康德研發服務平臺已經形成了強大的“資源池”,吸引中小藥企、個人進入平臺,讓他們感受到平臺為研發帶來的便利,也讓“資源池”的資源流動起來,實現雙方的共贏。二是研發服務平臺形成從研發初期到產品落地的統一標準,接入平臺的藥企、個人,充分發揮個人專長,不需要考慮硬件方面,快速的將研發技術轉化為研發成果。

2.大健康產業平臺

藥明康德打造的大健康產業平臺,主要立足於三點:產品特色、技術優勢、資本保障。2015年前後,藥明康德開始向基因、大健康領域擴張,希望以個人基因組產品為切入點拓展大健康領域。為此,藥明康德成立醫明康德承擔起公司進入大健康領域的重任。2016年,醫明康德發佈首款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產品康碼,在倡導健康管理消費時尚的同時,正式宣告進軍B2C大健康產業。

李革表示:“康碼作為藥明康德集團旗下醫明康德發佈的第一個B2C產品,是公司在大健康行業領域裡程碑式的突破。”康碼既能為用戶提供基於全基因組測序解讀用戶疾病風險並終生更新的服務,也以貼身的方式跟蹤推送個性化健康管理信息服務。從康碼身上充分彰顯藥明康德在大健康領域的追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更致力於倡導健康理念,讓健康管理成為新的消費時尚,讓人們運用新科技和新產品,創造更時尚更有品質的生活。

藥明康德旗下的藥明明碼是一個開放性基因大數據平臺,可提供人全基因組測序、人全外顯子組測序、Small RNA測序以及降解樣本和少量樣本的DNA、RNA測序等服務。藥明明碼在2017年成為國內首家獲得CLIA/CAP雙認證基因檢測實驗室,率先向用戶提供基於Oxford Nanopore技術的測序服務。藥明明碼將納米孔測序與世界領先的基因大數據分析系統結合,樹立在基因測序領域的技術地位。

藥明康德為加快大健康產業領域的佈局,與平安銀行成立“平安藥明產業投資基金”。平安銀行依靠金融投資管理的優勢,藥明康德發揮產業專業優勢,雙方結合加快在醫療產業鏈延伸領域的投資,有助藥明康德在全球範圍內整理優勢醫院資產、健康管理資產。同時,平安銀行授信藥明康德100億元,支持其未來5年(2016——2021)在各個區域、上下游產業鏈拓展。

藥明健康在大健康產業佈局的邏輯:依託於平臺的優勢,進入大健康產業;藉助大健康產業,打入終端市場,服務於消費者。藥明康德與華為聯合發佈國內首個精準醫學雲平臺——明碼雲。明碼雲的價值在於推動國內基因組信息及精準醫學大數據的集中和應用,助力中國的精準醫學計劃。而精準醫療的背後,就是廣大個人醫療和健康服務市場。大健康產業是藥明康德開闢的“第二戰場”,履行“沒有難治的病”承諾,贏得未來的關鍵性選擇。

3.醫藥投資平臺

藥明康德不甘心只做一家CRO企業,一直都在通過投資、收購建立完善的生態鏈,向綜合性的醫藥企業邁進。藥明康德投資的項目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為藥明康德的研發服務平臺全線佈局提供幫助的項目,一類是藥明康德的研發服務平臺能給予幫助的項目。藥明康德的投資、收購邏輯:成立風險投資基金,尋找到優質的團隊,為其提供資金支持、研發服務平臺,即VC+IP+CRO投資模式。

藥明康德先後在2011年、2015年成立兩隻風險投資基金,4年之內,兩隻基金總共投資17家制藥公司、10家醫療技術公司。基金的運作策略,一是Find策略,主要針對於國外投資,尋找在技術和研發上領先的公司,比如其投資的Foundation Medicine,已在NASDAQ上市。二是Found策略,主要針對國內市場,為國內的醫藥企業建立實驗室,並提供一系列的實驗室服務。

通過投資合作,藥明康德在新藥領域佔據了領先優勢。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FDA審批通過的41個新藥中,31個來自藥明康德的合作伙伴;2015年批准的45個新藥中,有33個;2016年批准的22個新藥中,有16個。這種投資合作,對中國醫藥研發還有著特殊作用,縮短中國與全球的醫藥研發距離,推動雙方同步開發、生產,使中國的病人有機會與全球患者享受到最新的藥物。

藥明康德通過展開大手筆的國際收購,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進一步走向了離市場更近的終端市場業務。藥明康德斥資收購NextCODE Health公司後,將其與藥明康德基因中心合併,為全球客戶提供全面的臨床、科研和診斷測試產品服務。藥明康德通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提升醫藥研發服務平臺的實力,以此為基礎不斷擴展,最終走向終端市場。

李革總結藥明康德選擇投資的原因:把更多更好的技術和新藥產品引入中國,為中國創新賦能。風險投資除了讓藥明康德可以更靈活更快地對接全世界先進技術以增強平臺能力外,也讓其跟緊中國重大疾病的診治前沿。通過自己的平臺能力和模式創新,藥明康德要在中國醫藥產業從仿製向創新轉型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在李革心中,投資成為充分展現平臺賦能的最佳途徑,有助於優化平臺資源的配置,快速改善中國醫藥研發困境的必經之路。

藥明康德可能的“陷阱”


1. 併購的後遺症

藥明康德的快速崛起與高頻收購密切相關,收購各個細分領域的優質公司,不斷向全方位一體化的新藥研發平臺“奔跑”。藥明康德的密集收購有兩個時間段,一是2007年紐交所上市後,通過收購進入到醫療器械、生物製劑等臨床前CRO業務;二是2015年紐交所退市後,收購上下游產業,佈局研發服務生態圈。

併購帶來業務的擴展,同時風險相伴左右,隨時都有可能讓公司陷入泥沼之中。7月底,美年大健康因“假醫門”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靠收購完成快速擴張後,在質量管控、人員管理上跟不上,引發了違規風險。藥明康德在過往的收購中,就遭遇過大的衝擊。藥明康德曾想通過收購AppTec公司實現轉型,金融危機到來,迫切停止其AppTec部分業務,並裁員來減少開支。

藥明康德之所以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源於美國資本市場並不認可藥明康德的收購,公司已經偏離核心業務,主營業務下滑已經很明顯。為了謀求更好的估值,為收購提供穩定的資金,藥明康德轉戰內地資本市場。雖然藥明康德在港股、新三板、A股都引起了巨大反響,但是業績中已經暴露出了公司的風險。

2018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美國區實驗室服務毛利率下降8.96%,下降主要是因為藥明康德加大了對美國區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的研發和生產等精準醫療業務的投入,所以導致該業務營業成本上升較多。從目前來看,收購來的許多業務,未能給公司帶來盈利,造成了公司現金流的緊張。

藥明康德主營業務的毛利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這與收購造成的業務多元化,失去對核心業務重點打造不無關係。執迷於收購的藥明康德,注意多元化業務的陷阱,即威脅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又陷入巨大的財務風險中。實現在A股上市,並準備在港股上市的藥明康德,如果還是在收購這條路上狂奔,無異於玩火自焚。

2. 技術質疑

外界給予藥明康德兩種截然不同的稱呼:一個是醫藥界的“華為”,一個是醫藥界的“富士康”。這兩個截然不同稱謂的背後,外界對藥明康德技術研發實力認識上不一致,藥明康德被稱為中國規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如果在技術上打折,對於公司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藥明康德招聘眾多一流人才支撐研發,然而一家行業內的高管表示:“那些年輕的博士們幾乎像是富士康工廠中的流水線工人。這樣的公司並不需要強大的研發能力,而只是要將供應鏈上的每一環連接起來。”藥明康德的主要客戶來自國際醫藥巨頭,為它們提供醫藥研發服務,相當於富士康之於蘋果。

藥明康德似乎用高端人才做低端服務,為國際巨頭“打工”,自有研發能力有限。

一組數據值得注意:藥明康德研發人員平均工資遠低於財務人員;銷售人員的薪酬大致是研發人員薪酬的2倍,有些年份竟遠超2倍。作為一家以技術標榜的企業,技術人員並沒有薪酬上的優勢,一個腦力工作者拿的卻是體力工作者的工資,這的確讓人感到吃驚。

目前,藥明康德擁有的技術,絕大數通過收購而來。一款新藥研發成功率非常低,而且時間長。當藥明康德投入新藥研發,旗下的人才是否具備研發能力?公司是否有耐心,投入鉅額經費扶持研發?藥明康德與華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華為的技術絕大數是自主研發,技術收購佔很小的比例

。藥明康德的資金緊張已初現,在未來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還是要打一個大的問號。

3.其他挑戰

目前藥明康德主要合作對象來自於美國數十家大型製藥企業,海外收入佔到總收入的八成以上。藥明康德如何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面對中國市場,藥明康德有兩大競爭對手,一是國際醫藥巨頭,擁有新藥研發的優勢、全球市場拓展的經驗;二是國內的CRO企業,從綜合實力上與藥明康德有一定的差距,而在某些醫藥細分領域走在前列。一味大而全的藥明康德在國內醫藥某些細分市場上並不具優勢。

由於藥明康德海外收入以美元計價,匯率波動給公司造成的利潤損失不容小覷。另外,藥明康德還面臨著環保的困擾,2015年—2017年,六次被爆違法排汙。醫藥行業屬於重汙染行業,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收緊,減少三廢排放、提高汙染處理能力成為醫療企業的重要競爭力指標。環保上的軟肋引起藥明康德的重視,否則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

化解藥明康德陷餅路上的陷阱?


1.明晰品牌頂層設計

藥明康德的商業模型和生意邏輯看似戰略清晰、結構明確,其實不然。作為既想打通產業鏈,又想建立起平臺的企業來說,從專業上講來看,藥明康德的品牌頂層設計其實是不清晰的,尤其是業務、產品與品牌、渠道之間分合聯動,涉及需求鏈、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以及B端和C端的打通,甚至B端還分為大B、中B和小B,C端還分為大C、中C和小C,在這樣的多產業多業務多產品多品牌多渠道的混合混業混融產業鏈平臺商的複雜架構下,藥明康德必須要把握好相關業務和產品及品牌進入的時機早晚、順序的先後、結構的多少、節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大小,才能真正做到方向可預判、節奏可預控、時間可預期和目標可預收,否則容易走錯路、走變路、走偏路甚至是走回頭路。


藥明康德產業鏈平臺模式的餡餅與陷阱


2.深度開發國內市場

隨著中國CRO行業進入新的競爭週期,國外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企業快速成長,藥明康德重新認識中國市場,調整中國市場發展策略,提升國內營收在總營收的比重。藥明康德中國市場業務比重的提升,從短期來看,應對匯率變化帶來的利潤損失;從長期來看,搶佔新的市場,為未來的公司成長打好基礎。

3.保持細分領域的優勢

藥明康德重視核心業務的打造,在某些細分領域保持領先優勢,避免業務大而全造成核心競爭力的喪失。泰格醫藥、博濟醫藥、睿智化學等國內企業,已經在某些細分市場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已能提供臨床前或臨床實驗研究服務。藥明康德要想提升中國市場的業務比重,必須重視某些細分業務,給予重點技術、人力資本的支持。


藥明康德產業鏈平臺模式的餡餅與陷阱


4.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

CRO行業作為典型的技術人才密集行業,國內同行科研人員佔比並不遜於藥明康德。藥明康德的研發人員佔比76.92%,美迪西生物佔比76.78%,康龍化成的佔比約85%。藥明康德要保證人才上的優勢,制定完善激勵措施,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將核心管理層、技術人員與公司的發展深度綁定。

5.系統整合收購資產

藥明康德在經過高頻收購後,應該對收購的資產做系統梳理,結合當下行業發展現狀重新整合。藥明康德圍繞中國市場、增長潛力的業務進一步明確屬於公司的核心資產,適當剝離低技術含量、汙染較為嚴重的資產。藥明康德通過優化收購資產,即明確公司的核心優勢,還能為公司提供充足的現金流,持續加強在主要業務的投入

藥明康德將登錄A股市場稱為二次創業的新徵程。新徵程中“餡餅”與“陷阱”同在,要求藥明康德既要保持一如既往的創新勇氣,又要多一份對市場的敬畏。以“全球醫藥健康產業最高、最寬和最深的能力和技術平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藥、難治的病”為企業願景,我們有理由相信藥明康德會為中國醫藥產業創新注入新的活力,讓中國的病人及時享受到新藥!

(石章強系錦坤創始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市政府品牌專家委員、上海品牌專委會創始秘書長。錦坤是全國知名的頂級品牌營銷機構,專注於連鎖與互聯網品牌營銷整體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