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恕”是一個形聲字,“心”是形符,“如”是聲符。也有人將“恕”字解釋為會意,即“如心為恕”,唐代大儒孔穎達說:“謂如己之心也。”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恕”的本義。“恕”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種修養,即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來進一步引申,表示對人的寬容、寬恕之義。

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小篆的“恕”

如果稍加註意就可以發現,有一個常用字跟“恕”字非常相似,那就是“怒”字了。這兩個字在歷史上都出現得比較晚,商周的 甲骨文、金文中都沒有發現,戰國以後的材料中才能看到。此外,人們對一些古文字釋讀也存有爭議,比如《說文解字》中記載的“恕”字的古文,有研究者認為應是“怒”字的古文。

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說文解字》中的古文“恕”

“怒”“恕”兩字,字形、字音都相近,字義則恰恰相反。推想起來,“恕”作為當時儒家新思想的記錄字,或許正是從“怒”字得到啟發而造出。不怒則恕,相反相成,正體現了先人思維的靈活與包容。

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恕”是一個人胸懷和氣魄的體現。唐代詩人陳子昂寫過一篇《座右銘》,其中有“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兩句,就揭示了寬恕的道理。

“秦穆飲盜馬”說的是秦穆公的良馬被人盜走吃掉,官吏欲將盜馬賊繩之以法,穆公不但不罰,反而賜酒給他們。“楚客報絕纓”說的是楚莊王夜宴群臣,忽然燈滅,有位將軍趁黑調戲王妃,被王妃拔下帽纓作為物證,準備掌燈後找出此人治罪,莊王卻故意命令群臣在掌燈前全部拔下自己的帽纓,幫那位將軍避免了當眾出醜的尷尬。秦穆公與楚莊王的寬恕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被寬恕者出於感恩,最終支持他們完成了名垂史冊的春秋霸業。

西方宗教文化同樣推崇寬恕的品格,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恕”的精神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只有相互寬容和理解,才能實現天下大同的和諧境界。

不過,在現代法治社會的前提下,寬恕別人不但需要胸襟和魄力,也需要智慧和理性。立足法律,不是什麼樣的罪行都可以被寬恕;立足人性,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回報與感恩。寬恕固然是美德,但不可盲目濫用,別忘了《伊索寓言》中“農夫與蛇”的故事。

說文解字:“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北宋·李公麟《免冑圖》(摹本)圖中描繪的是唐代名將郭子儀在陣前寬容回紇酋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