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人间世》中有一个这样的片段,外科主任说道:

现在的医院看病总是有这样的现象,病人生病不舒服,这里排队,那里排队,家属不免心烦气躁。见到医生,一言不合,语言上就不太客气。

医生听了,心里立刻产生抵触,把病人当做敌人。

双方互相防备,造就了现在不断恶化的遗憾关系。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我也还记得我读硕士时,患者由于医院楼下停车困难,在门诊骂骂咧咧,我年轻气盛要跟患者“怼回去”:“这和医生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拿我们撒气?”

但是导师却一脸平和,面对吐槽,连连安慰。

很多矛盾都是由于缺乏理解引起的,但是不是每个患者都能遇到这么和蔼温和的医生。

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这些常识可以帮助患者更加“聪明的看病”。

看病是否需要家人陪?

生病了要去医院的时候最好是可以找一个人陪着自己,这样在自己行动不便的时候可以有个人帮自己跑前跑后。

如果是带孩子看病,可能至少需要2个人。一个人看孩子一个人去排队取药等等,一个人带孩子看病目前还是比较痛苦的。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当然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带着身份证、够挂号的现金和病历本。如果需要报销,也不要忘了携带医保卡。现在很多医院都采用了医保卡和银行卡关联的收费方式,不要认为看病只是小概率事件和怕麻烦。因为一到看病的时候,一点小小的麻烦都会被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进一步放大。

病人是不是一定要来?

有一些患者家属带上患者的片子和化验单就来看病,希望我们给出诊断和建议,其实是不合适的,上级医院的医生诊断水平再高也不能代替面诊病人,所以首诊的话一定带病人前来。

但是有些复诊或者转诊的患者。确实不方便前来的患者,也可以让家属带着片子找医生看一下。医生可以通过片子了解初步情况,会告诉你是否需要病人前来治疗。

普通号,专家号,专科门诊,如何选择?

初诊不需要挂专家号

其实挂号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初次就诊——普通号

多数情况下,西医是不会只凭主诉和症状就开始治疗的,基本都会参照生化指标和影像资料。

主任和主治开的化验单没什么区别;做检查,正规医院的实验室结果互相承认。所以,你可以先挂个好挂的号,做完检查后,再决定是不是要到上级医院找专家。

因此,此时即便挂到知名专家的号,知名专家能做的与一名主治医师(看普通号的医生)做的是一样的——为患者开具一系列化验检查申请单,嘱咐患者等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再来复诊。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看疑难杂症——专家号

一些患者的病确属疑难杂症,在多家医院就诊后仍然不能确诊。这些患者往往辗转很多地方的多家医院,化验单、检查单、病历都是厚厚一叠,但疾病仍没有定性。这时,患者才需要找主任医师级别,甚至知名专家看病,以便尽快确诊(初次就诊还是要看普通门诊)。

有慢性病——专业门诊

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可以考虑看专业门诊。现在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专病专业门诊,例如脂肪肝专病门诊、腹膜透析专病门诊、糖尿病门诊、盆底疾病门诊、高血压门诊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确诊的疾病名称,对号入座来挂号。

什么时段去看病?

周一至周三是每周门诊病人最多的日子,其中周一或长假后第一天人最多,周六周日患者相对较少。

每天上午就诊的病人又比下午多,一般上午9点~10点看病的人比较集中,这跟大家的作息习惯有关系。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建议在医院相对不拥挤的时段预约挂号,从而避开就诊高峰期。大家都去抢的方便自己就诊时间的号,你主动放弃了,就可以把非热门时段的号先挂上了。

网上预约挂号,每家医院有各自起挂的时间,打听好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的放号规律,提前算好时间,打开手机挂号系统去挂就好。

当天的化验单,医生都会帮忙解读,隔日的检查结果,需要再次挂号。询问接诊医生,在哪些APP平台上可以找到他,请他帮忙解读报告。这种收费APP,一般价格不贵,比起再挂一次号,坐车来回跑一趟医院,时间和金钱哪种划算,自己评估。

跟医生说什么内容

患者就诊前要准备好检查结果、病历、就医卡、医保卡、身份证,检查结果最好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顺便梳理一下自己的病情,想一想自己怎么样快速准确的表述清楚自己的情况:

比如:

1、 主要症状是什么?

2、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最近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

3、 做过什么检查?结果如何?

4、 吃过什么药物?做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刚来诊间,请一定先给医生留一些时间来输入您的卡号,不要一进来就滔滔不绝讲病情,刚开始医生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在他提问以后,您再开始讲比较好。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有些患者不会讲普通话,或者有些老人的听力不好,会造成交流困难,请让会说普通话的家属陪同,这样对正确的诊治有很多帮助。

关于收费,医保的各项政策,各个化验场所、药房的位置,可以询问门诊护士,他们了解的更清楚,也可以节约你和医生沟通的时间。

把想要了解的问题想清楚,甚至写在纸上,避免反过头再去问。如果再去问,很可能会引起其他患者的不满,也会造成医生的为难。

可以对照这个内容,看一看:

1. 我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2.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 是否需要手术,有什么风险?

5. 药吃多久?怎么吃?吃完之后怎么办?

6. 一般多长时间会好转,如果吃药后不好转,需要怎么办?

7. 如果情况好转,需要来复查么?多久复查一次?

是否需要找同一个医生来看?

同一个医生对你的病情更加了解,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会有延续性,这是很好的。所以一般推荐能固定找一个医生就诊,记住他的出诊时间。一般是不会变化的,每次都可以找他复查。

但是,对于初次就诊的病人,就没有必要那么纠结。比如第一次就诊医生让拍片,拍完片子结果出来,已经是第二天了。如果再等之前的医生,可能需要下周。其实西医的优势就在于标准化,除非疑难杂症,一般的检查结果不同医生都会给出标准化的方案,所以不用担心。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最后,99%的患者都是来看病的,无论态度如何,没有人真心想去和医生争吵;99%的医生都是想去治好病的,虽然不一定都能做到,更没有人想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医患之间缺的是什么?也许就是多一些对彼此的了解吧。

#清风计划#  去医院看病劳心又劳力,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