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在南京,“巷”是个鉴别美食集中地的暗号。

一条巷,二条巷,文昌巷,三七八巷,每个拥有“巷“字的街道都不过一车宽。左右两边树立清一色的老式水泥墙居民楼。老南京下楼,左手边家庭豆腐小作坊,右手边水泥瓷砖五金小门面铺。

“粗qi啊?”

“诶,买得儿早饭”

跟街坊打个招呼,穿过卖烧饼炸油条的,就是馄饨摊。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南京馄饨摊*豆瓣

几乎每个巷都有一个十几年的馄饨摊。很早以前它们都没有名字,但说“下楼吃馄饨”,每个人都知道是哪家店。突然有一年,每个街边店铺都要配上统一字体颜色的门脸,也不知道馄饨摊老板是不是串通好了,一夜之间,它们似乎都变成了“安庆馄饨”。

当然,名字对老南京倒是没什么影响,它还是“楼下的馄饨”。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南京人“楼下的馄饨”*豆瓣


1. 来碗馄饨

老馄饨店最不缺的就是岁月留下的陈旧和灰尘。

狭窄的人行道上,一个大灶台面对马路。旁边总能看见一个突兀的小木板凳,上面放着一个装满自来水的红色塑料桶,漂着一个搪瓷茶缸。门口则往往有一个小煤炉,上面坐着一口充满年代的铁锅,咕嘟着一锅茶叶蛋。人行道边梧桐树下,另一个红塑料桶里,满满的脏碗。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老馄饨店最不缺的就是岁月留下的陈旧和灰尘”*nanjing.guojj

单口灶眼上,一口深锅对半隔开,一半骨头汤,一半烧着开水煮馄饨水波蛋。哪边水位不够了,老板娘便会抄起茶缸,舀水关盖儿。

灶台面往往杂乱,但“有条不紊”。一头是堆叠成山的瓷碗瓷勺,什么花式颜色都有,品质都不高,但至少都用开水烫过。另一头是搪瓷盆和茶缸,边角都被磕掉了,花色也掉的差不多,但里面的东西几十年如一日:虾皮,胡椒面,辣油,盐,味精,小葱,猪油,偶尔如果遇见油渣,那真是幸运之神降临。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南京老馄饨摊的灶台*豆瓣

灶台中的不锈钢盘子里,包好的馄饨和馄饨皮各占一头,挨着调好的肉馅儿。肉馅里,斜插着一个拨肉馅的木勺子。

“老板,一碗儿馄饨,不要辣油,一个鸡蛋,嫩得儿”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包馄饨*搜狐

从早上7点开始,馄饨摊便手不停歇的忙碌,老板娘一边收钱一边包馄饨,有的讲些卫生就把钱放在灶台上,自己找零。上班族快速的在隔壁买个烧饼油条,拉开折叠桌下的塑料板凳坐下,还没等馄饨上来就开始咬烧饼。一会儿,馄饨来了。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搜狐

搪瓷碗里,18~20个馄饨如薄纱般漂浮在骨头汤里,有人戏称这个状态叫“水上漂”。汤头绝对不算浓郁,但能吃出骨头汤的底蕴。鲜靠的更多是味精,但不打紧。

一个个泡的鼓鼓的小馄饨,一口一个,馄饨里的汤汁在口中爆开,馄饨皮在舌头上划过,轻盈的仿佛没留下任何感觉,肉馅不多,但美在够咸鲜。一口汤,一口油条,再来一口馄饨,三下五除二,热呼呼的早饭就下肚了。

一个南京人,可以吃365天的馄饨。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豆瓣


2. 看我72变

馄饨并不是南京专属。在广东,它叫云吞。在福建,它叫肉燕,扁肉。在成都,它叫抄手。当然,就像龙生九子,他们每个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讲究和个性。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豆果、堆糖、搜狐

虽说可以单点,但广东香港的云吞更常见的搭配还是由全蛋(鸭蛋或鸡蛋)筋面粉,用粗茅竹,靠人的体重和汗水,一点点压出来的细蓉(小碗)竹升面。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风味人间》

一家站得住脚的云吞面店,汤头少不了大地鱼干,猪骨,火腿骨和虾壳。这种几近讲究的背后,不仅仅是传统,更是只有这样一锅鲜度值破表的清汤,才能撬开云吞的另一个秘密:鲜甜。

广州的云吞多是纯猪肉馅,三分肥,七分瘦,加入鸡蛋,大地鱼粉来增加鲜度和弹牙;香港则因为靠海,更爱加入海虾的虾仁,配上二分精瘦肉。云吞皮也得是加了鸡蛋或鸭蛋的,压到薄如纸张,一方面呼应面的爽口,另一方面不让面皮抢盖了馅料的光。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云吞面 * 马可网

鲜至极则生津,一碗合格的云吞面,吃到最后,回味都是甜的。

跟云吞的讲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则是福建的肉燕。这是一个连皮都是肉做的“馄饨”。猪肉打成茸,在淀粉的帮助下先变身成“肉块”,进而被擀成蝉翼般厚度的“肉皮”,切成方形,取名燕皮。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福建肉燕 * 堆糖

猪后腿肉像潮汕牛肉丸一样被敲打成泥,拌入调味料后,包裹进燕皮中,成一个个小金鱼,煮好后漂游在一碗鲜润的汤中。

但福建出名于世的馄饨还不是肉燕。感谢全球开花的沙县小吃,扁肉慢慢的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名词。扁肉,从名字就可以推测,也是把猪腿肉打成泥后做成的馅料,但与肉燕不同,扁肉(有地方也叫扁食)更简单一些,普通面粉做的馄饨皮就可以包,配上紫菜虾皮,一碗下肚价格也更亲民。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福建扁肉 * 搜狐

成都的抄手则是一个另类。

红油抄手,吃的其实是馅皮和料的融合,三者缺一不可。抄手的皮相对云吞肉燕较厚,这是为了下水煮熟了捞出来拌料时不容易破。猪肉馅儿的居多,元宝的形状吃一口彩头也好,但每家抄手的真正实力还是小料。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红油抄手 * sh.qihoo

生抽,复制红油,醋,蒜,红糖,花椒粉,香油,按什么比例是老板不会透露的,每家的红油里到底有什么讲究老板们也闭口不谈。这也是为什么出了成都,就再没有好吃的红油抄手——这美味的秘密,只有这座城知道。


3

南京的馄饨说到底,也只是包邮区馄饨的一个分支。苏州的泡泡馄饨,盐城的鱼汤馄饨,老上海老南京的柴火馄饨,都是这种皮薄肉不多,好吃但不贵的馄饨的著名代表。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dianping

至于为什么南京的馄饨店一夜之间都改名叫安庆馄饨?安庆人自己也不知道。在安庆,馄饨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特产。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很多安庆人来南京后,操起了做馄饨的手艺。

安徽自古以来就和南京有暧昧不明的关系。打开南京的地图,跟安徽接壤的面积几乎是压倒性的大于和江苏其他城市的接壤面积,加上南京人大多不歧视的性格,乐于接纳来自安徽各地的移民,于是安徽人想离开本地出去闯闯时,排名第一的城市从来不是上海,而是南京。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 豆瓣

但无论安庆馄饨还是南京馄饨,在几十年的时光荏苒里,都成了南京人日常的习惯。任何一个游子回到南京,日思夜想的第一顿早餐就是油条烧饼加小馄饨。喝一碗馄饨,无关口味,无关价格,只是为了那一份元神归位,漂游的心得以落地,得以告诉自己:嗯,我回来啦!


头图来自:搜狐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馄饨才是早餐界真流量!

食百家饭,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