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特别是在开始跑步的2-3年,随着跑龄的积累,经常处于刷新PB的喜悦之中。还有在导入高强度的间歇跑和LSD训练之后,一般也会带来成绩的提高。但在某个时间点之后,往往会变得“虽然一直在继续努力地跑步,但成绩就是提高不了”。

跑量很大,却没有天道酬勤 ? 总是哪里出问题了!

本文介绍5种对策,来对照自身分析分析,尝试一下吧。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1.调整训练计划----换换口味,朝三暮四也挺好的

经常做同样的训练,即便本来是高强度的训练,时间久了,身体习惯之后,虽然还是高的训练强度,但是效果却会降低,再拼命练成绩也提高不了。

可以试试:调整训练计划,修改跑步菜单。

调整距离,调整配速,调整组数。比如:你本来定期做的是1000m的间歇跑,你可以在保持配速的前提下,做1600m的间歇;也可以同时调整距离和配速。

导入跑步之外的其他训练,比如骑车,游泳等,比如NTC等徒手力量训练(兼顾力量,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等)。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2.重视身体的恢复----过犹不及,有张有弛

越是精英跑者,他的疲劳恢复能力也越高。越是严肃跑者,越容易过度训练,导致疲劳堆积,影响身心状态。

不重视恢复的跑者一定不是优秀的跑者。

恢复好了之后的训练才更有效果,超量恢复持续叠加,状态越来越好。

没有恢复就上强度,罐子越摔越破,身体越练越差。

每次训练都有应该达成的目标,为了提高跑力的强度训练,对于一般跑者来说,一周1-2次足够了,不要在身体没有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强度训练。

低心率的慢慢跑,是聊天跑,是减肥跑,是恢复跑。训练计划中的大部分都应该是慢跑。但快慢是相对的,对别人的慢,也许对你的体能来说已经快了,那也是达不到恢复跑的效果。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3.在年间计划中,有意识地设置休整期

“非赛季”的设置不仅仅是去除“赛季”堆积的疲劳,还有心情的调整。带着“今天又要跑这个计划”的负面心情的话,即便是高强度的训练,也不要期待有多大的效果。

一年365天,很难一直保持高涨的训练热情,也不是一直都在“比赛和准备比赛”的路上,还可以有“非赛季”的调整期。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延申阅读

4.加入高级跑团----近朱者赤,近快者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着比自己稍快一点的人一起训练,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慢慢地自己也会变得更快的。

当然了,突然提高训练的强度,一下子会很辛苦。态度决定一切。能跟多少算多少!在保证配速的前提下,调整距离和时间。比如别人跑2000m的间歇,你跑1600m;别人跑5组,你跑4组;别人跑30km的LSD,你跑20km。反正跟到哪里算哪里,慢慢地跟上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跟上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除了训练之外,还可以看看高手的日常饮食起居是怎样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注意:不要比自己快太多,目标太高也不行。

5.反思比赛策略----马拉松靠体力,更靠智力

如果以上4种你都做到了,还是不能PB。那只有一种可能,也许你的智商该充值了。

如何把身心状态在比赛中发挥到极致,不仅仅需要平时的刻苦训练,还需要赛前的身心调整,赛中的周密策略。尤其是比赛策略!

1)赛前睡眠是否充足?

2)赛前饮食是否科学?

3)比赛配速是否合理?

4)赛中补给是否及时?

特别是补水,很多人会忽略的,单纯地认为“每个水站都喝就可以了”,其实没喝多少!15个水站,每次50ml,也才750ml,虽然因人而异,但跑个马拉松流失的汗水远远不止这点。你可以跑个半程,看看体重轻了多少,就知道水分流失有多严重。

为什么跑量很大,却不能PB?请打开这5个锦囊

延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