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導讀:

實施股權激勵,員工獲得股權後追求的是長期的股權增值和分紅回報,從激勵的角度看,股權激勵屬於一種長期的激勵機制,既然是長期激勵就不同於一般按月發放的工資激勵,也不同於一般按年發放的獎金激勵。為了更好地實現長期激勵的效果,在實施股權激勵的過程中,常常會通過有不同的模式和機制設計,產生了如下需要關注的時間因素:

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1、有效期

除了採用直接入股的模式外,股權激勵一般都是以股權激勵計劃的方式呈現,而計劃一般都涉及到時間週期問題,大到國家的五年計劃,小到個人的周計劃、月計劃,總有一個時間限制,股權激勵計劃的有效期指的是整個股權激勵計劃的存在週期。比如:對於A股上市公司來說,整個股權激勵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不能超過10年。

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2、解鎖期、等待期

為了更好調動激勵對象的積極性,提高股權激勵對企業業績提升的效果,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時,常常將股權激勵同企業年度業績的實現綁定在一起,通過分期、分批的方式,這樣就形成了解鎖期、等待期的時間問題。比如:採用限制性股份模式的,會設計一定的解鎖期,在授予後,分幾年進行解鎖,每年解鎖一部分,是否可以解鎖同公司和個人的業績考核情況關聯起來,更有利於促進企業的業績提升。採用股份期權模式也一樣,分批設置不同的等待期,每批過了等待期後是否可以行權同公司和個人的業績考核情況關聯起來。

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3、禁售期

在股份解鎖或者期權行權後,一般會再設置一定時間的禁售期,來延長股權對激勵對象的綁定效果,防止激勵對象在股份解鎖或行權後將股份賣掉走人。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對高管等核心崗位售賣股份會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對於非上市企業來說,多數企業的股權激勵採用封閉的管理方式,不允許向外部員工售賣,設置禁售期的作用不是很明顯,一般也不會設置很長的禁售期。

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4、出資期限、可行權期

採用限制性股份時,存在出資期限問題,採用股份期權模式時,存在激勵對象可行權期的問題,出資期限和可行權期主要考慮因素是激勵對象的出資問題,如果激勵對象的出資能力弱的,可以適當延長可行權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激勵對象進行籌資。

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5、服務期

為了更好地實現綁定人才的目標,在實施股權激勵的時候,常常會設計相應的服務期條款,要求激勵對象承諾在企業服務更長的時間,如果在服務期內離開公司,那麼會對股份的回購設置更低的價格。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不存在退出價格的差異,一般在股權激勵計劃中不設置統一的服務期條款,而是通過設置更長禁售等方式實現對激勵對象更長期的綁定。

此外,同股權激勵的計劃和上述的期限相對應還有授予日、認購日、解鎖日、行權日等具體的時間規定。

解鎖期、禁售期、可行權期,股權激勵中這些時間概念,不懂要吃虧

股權激勵涉及到的時間因素雖然很多,但是本質上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股權激勵的目標,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時,必須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出發,綜合考慮時間因素對激勵效果的影響,才能真正實現對企業所需人才的長期綁定、長期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