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生氣打了孩子,可別想著不管不問,看看教育學家怎麼做

目前來說,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雖然已經不是之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作為家長來說,有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卻屢教不改,怒不可遏之下,可能還是會採取"打罵"孩子的方式。

在一部分家長眼裡,傳統的教育方式雖然被不斷改進,但是依舊思想意識裡有所殘留,認為打自己的親生孩子有何不可,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想,往往在打罵孩子之後,不管不顧,也不會採取什麼安撫補救措施。

家長生氣打了孩子,可別想著不管不問,看看教育學家怎麼做

而這種情況下,一般對於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會給孩子帶來一系列的傷害。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疏遠家長

一部分孩子在經常性的受到父母的打罵之後,會自主性的疏遠自己的家長,從而有什麼心事和想法,也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分享,長此以往,親子關係也會出現一系列的隔閡。

2、變得孤僻

根據美國相關調研發現,經常遭受父母批評、打罵的孩子,性格上會存在缺失,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情況,其中,就會出現性格孤僻、不愛社交的特點,而這種情況,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弊無利。

家長生氣打了孩子,可別想著不管不問,看看教育學家怎麼做

那麼,當家長無奈之下動手打了孩子之後,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教育學家的做法吧。

一般情況下,家長打罵孩子無非有兩個原因!

1、孩子所犯錯誤超出了道德標準,讓家長無法忍受,因而會通過打罵的方式進行教育。

2、家長在社會中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回到家中,當孩子無法達到家長預期的標準(學業、生活等)時,就會出現發脾氣、打罵孩子的情況。

那麼,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打罵最終還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打罵之後,還必須要做到這幾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家長生氣打了孩子,可別想著不管不問,看看教育學家怎麼做

一、家長自我反省

這一點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認為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家長是不會做錯事情的,儘管打了孩子,但是也是出於愛的名義,但是隨著時代進步,這種思想應該及時改進,作為存在個體,家長並不能行使打罵、體罰孩子的權利。

所以當打罵孩子事件出現之後,應該及時的進行自我反省,只有發現自己的錯誤,才能對孩子進行更好的引導。

二、瞭解孩子犯錯經過事實

有些家長往往就是突然的衝動,所以打了孩子,並不瞭解孩子犯錯的過程和事實,所以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犯錯,過程究竟是怎麼樣的,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更好的勸說和引導。

三、及時引導勸說

在對整個事情瞭解透徹之後,家長應該對自己動手打罵孩子的事情做一個解釋致歉,隨後對於孩子犯錯的事情進行分析,告訴他對錯之分,及時的引導和勸說,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生氣打了孩子,可別想著不管不問,看看教育學家怎麼做

只有做到上述這些,才能有效的解決打罵孩子之後的殘留問題,當然,在我看來,打罵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還是要以溝通引導為主,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