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審祭灶飯原來需要這樣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蒙古語稱灶王奶奶為“嘎賴罕額赫”。說奶奶,也不老,千百年來就那麼年輕。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生活在牧民家,只有臘月二十三四回孃家走一趟,彙報這一家人一年來的所作所為。主人家為了讓她“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就拿最好吃的東西為她餞行,這就有了祭灶飯。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在烏審旗,大多數蒙古族都是在臘月二十四過祭灶節吃祭灶飯的......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祭灶飯包括煮羊胸叉、羊肥腸、羊脊骨和“噶靈巴達”(漢族俗稱的棗飯)大鍋滿滿煮上一鍋,屋裡漸漸開始飄香......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主人在剔羊胸叉時必須將口鼻捂住,意為這樣才幹淨。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因為羊身上只有羊胸叉骨是直的,能夠連接天地,所以蒙古人祭火時要使用羊胸叉。

羊胸叉煮好後男主人會將羊胸叉上的肉剔下來用提早從羊身上取下的羊毛碾成毛線將胸叉綁好,準備祭火。

羊胸叉是祭灶最主要的用品,包裹羊胸叉需要使用哈達 1條、麻紙1張、佛香3根、紅黃藍白綠五色綢各1條、酥油少許、紅棗3顆、祭灶飯1勺、果條3根、炒米少許、柏葉若干、白蒿草若干、榆樹枝若干。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祭灶飯裡還有一道美食就是“噶靈巴達”,“噶靈巴達”是用之前煮羊胸叉的肉湯加大米、黃米、奶酪(奶渣子,越酸越好)、紅棗熬煮的。口味酸甜油滑有嚼勁,食後回味無窮......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在正式開餐前是要進行祭火儀式的,全家人跪在灶火旁,主人開始吟誦《祭灶詞》:“灶王奶奶您老人家,從今年的此時,到明年的今天,保佑我們家裡人丁滿,牲畜滿。不要有災病,不要有三長兩短,老少長命百歲,個個健康平安……”唸到相應的內容上,男主人便站起來,將牲畜胸骨頭朝北,凹朝上投進火中。其餘成員,都仿照他的作法,把手中的酥油、奶製品等等各取少許,灑在火上。然後互換供品,再取再灑,使每人能把所有供品祭灑一遍。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祭火儀式之後便可享用美味的祭灶飯啦,傳統的祭灶飯食用方法是用手直接食用的,這樣表示虔誠!現在,很多習俗都已經簡化了......

烏審旗發佈綜合報道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第1106期-

欄目:綠色崛起

編輯 邊步霞主編 烏蘭 審核 陳小龍

新聞·生活·公告·文化·旅遊·文明·學習

烏審旗發佈 烏審新媒體引領者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乌审祭灶饭原来需要这样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