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要說起我們梅州的美食

那可真是不勝枚舉、數也數不清


舉例幾樣

有夏天解暑必備的仙人粄

有逢年過節餐桌上不可少的客家肉丸

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筍粄

有坐月子必不可缺的客家釀酒

等等等等


作為梅州人你或許品嚐過這些特色美食

瞭解並且清楚它們的做法

有多少人知曉它們背後的美食傳說呢?

來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吧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客家肉丸

說起肉丸,梅州人應該都不會陌生,這逢年過節的餐桌上可從來不會缺席,圓圓的肉丸意味著團團圓圓嘛,怎麼可能少了它呢。客家肉丸製作簡單,蒸熟後即可食用,香噴噴、熱騰騰的肉丸香氣撲鼻,味道鮮美可口,是一道十分“扯飯”的菜。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據史料記載,自晉朝末年開始不少中原漢人為逃避中原戰亂陸續南遷,形成了早期客家民系。飽受遷徙之苦的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寓意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仙人粄

說起仙人粄,可是小編的最愛,小時候對於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吃到一碗涼涼的仙人粄。仙人粄由仙人草熬製而成。仙人粄有降溫解暑之功,且無受冷患寒之弊,在仙人粄中調入蜂蜜,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乃是梅州人夏天消暑解渴之必備。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天空熊熊燃燒著十顆太陽,烤乾了河水,烤裂了大地,莊稼和草木日漸枯焦。恃勇善射的后羿箭無虛發,一下子射滅了九顆太陽。西天王母娘娘為表彰英雄后羿賜其不死之藥,不幸的是,其妻嫦娥偷吃了仙藥,奔入月中。留在人間的后羿仰天長嘆。備受煎熬的后羿命令部卒蒐羅一千童男童女去仙人島採摘“仙人草”。為此,老百姓人人心驚肉跳,士卒離心離德。后羿心力交瘁,一蹶不振,抑鬱而終。不久,后羿的墳頭上萌生出一種草,並很快繁殖到各地,這種草能降溫解暑、清心除火,百姓稱之為“仙人草”。原來,后羿生前備受心火的焚燒之苦,其靈魂在離形之後恍然大悟,洞察到生命必須仰仗一種將酷烈環境置之度外的清涼的養護,於是,他心中尋找仙人草的願望便由虛幻變成現實,以自己的獻身平息世人對他的怨憤,以自己的靈悟渡化置身於生命火海的世人。


筍粄

筍粄是典型的客家風味小吃,以薯粉作皮,冬筍粒、魷魚、蝦仁、香菇、豆腐乾、五花鮮肉等為餡料,包裹成形似餃子而大於餃子的“筍粄”,猛火蒸熟,塗抹少許香油即可食用,入口爽滑,味道甚佳。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梅州客家先民,從中原遷移到南方定居,他們也帶來中原飲食習慣,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定居到南方,當地不產小麥,因而弄不到包餃子的麵粉,聰明的客家人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根製成澱粉作麵皮,用當地盛產的竹筍、香菇以及肉料變通製成形似“餃子”的筍粄,而作為節日賀歲食品,這樣,筍粄就形成久負盛名的客家小吃。


三及第

三及第,這是一個只有梅州人才懂的名詞,因為梅州人的早餐可少不了它。一碗三及第湯,配上一碗的醃面,這是許多梅州人的早餐標配。上等豬肉、豬幹、新鮮枸杞葉、少量酒糟、些許鹹菜及適量輔料,便做成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三及第湯。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林召棠(清朝狀元)用豬肝、瘦肉、豬肚子三種豬內臟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湯由此而得名。


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可以說是梅州人再熟悉不過的一個美食了。客家娘酒是漢族客家人用糯米釀造的一種酒,屬於黃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麴發酵而成,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劑,是一個男女老少皆宜的純天然綠色飲品,每每有客人來時,梅州人都會用自家釀製的老酒招待。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傳說,三國時期,廖化被孫權所擒,為了保護母親,他假裝降服於孫權,但他不願為孫權做事,成天和僕人在地裡勞作,原來他是想方設法釀酒,後來在母親指導下,終於釀酒成功,然後將酒獻給孫權,孫權大喜,就讓廖化回故鄉了。為了紀念廖化的母親,客家人稱這酒為客家娘酒!


鹽焗雞

鹽焗雞製法獨特,味香濃郁,皮爽肉滑;雞肉的色澤微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以沙姜油鹽佐食,風味極佳。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從前梅州長樂(今五華)有一個商人,為人謙恭誠實信譽好,交遊廣,以販賣日雜食品為生。有一年年關,商人完成一次貨物販運,當地朋友特以一名曰“三黃嫩雞”的肥雞相送。商人慾帶回家給妻兒嚐嚐,但梅州長樂(今五華)路途遙遠,活雞不易攜帶,於是他將雞宰殺製成白切雞,用鹽包封在包袱裡。商人在半途露宿時,飢餓難耐,便從鹽包裡掏出白切雞,與隨從烤著吃。出乎意料地發現這樣弄出來的雞肉味道非常好。商人留了幾塊帶回家給妻兒品嚐。妻子嘗試後依法泡製,“鹽焗雞”誕生了。


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也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先煎後煮,湯汁醇厚,鮮嫩滑潤,口味鮮美。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凡有宴席必有釀豆腐。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因其味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客家傳統菜。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走菜時,把肉反扣在盤中。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據傳,中原漢人南遷後,生活貧寒,很多人從事體力活,勞動強度大。平時很少葷食,而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飢。他們吃的菜,用料較為簡單,一般僅用生蔥熟蒜、香菜調味。客家人將五花肉加上配料進行製作,再將肉墊在梅菜乾上蒸煮,製作了一道色澤油潤、香氣濃郁的美味佳餚。時過境遷,這種菜餚逐漸名揚四海,就是我們時常品嚐到的“梅菜扣肉”。



釀苦瓜

釀菜是客家菜系中最為常見的菜品之一,釀苦瓜與釀豆腐、釀茄子一起被稱為“釀三寶” 。釀苦瓜鹹鮮脆嫩,清淡爽口,香氣誘人,微苦鮮香。不但有清熱解毒、明目敗火、開胃消食之效,還可以暖胃益氣。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兩個結拜的好兄弟在點菜時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苦瓜,聰明的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苦瓜切成小段後把肉餡塞進掏空的苦瓜裡面,製出了釀苦瓜。


番薯葉

番薯葉又稱“地瓜葉”,因其誘人的保健功能而日益受到世人的青睞。香港人譽稱其為“蔬菜皇后”,具有顯著的食療保健功能,是很有開發價值的保健長壽菜。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關於它的小故事

原來,每一道客家菜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傳說乾隆遊江南時有次遭賊人追殺,又與部下隨從走散,躲到一石縫裡餓了一天一夜後碰到一農婦,細心炒了一碗番薯葉招待他吃了頓飯。他回京後仍回味這道菜,可又不知是什麼菜,便派人到江南找到那個農婦,婦人聞說上次落難者是朝廷來的人,便不敢說是“番薯葉”,而改稱是“龍鬚菜”,從此成了“番薯葉”的美名。


以上列舉的幾種美食

幾乎是我們梅州人家喻戶曉的

或許看完這篇文章後

當我們再次品嚐這些美食的時候

會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


來源 | 梅州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