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劉禪無能,為何蜀國沒有馬上滅亡

歷代名人對蜀後主劉禪的評價大都帶有庸主二字,這並不是三國演義造就的結果,劉禪確實是庸弱之主,庸弱即代表無能。劉禪執政初期,因為有諸葛亮的輔佐,蜀國可以平安無事,但讓人好奇的是,在諸葛亮死後,既然劉禪如此無能,為何蜀國沒有馬上滅亡呢?

說到劉禪無能,從他投降這件事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諸葛瞻父子戰死在綿竹之後,劉禪心就慌了,並且堅定了要投降。眾將都勸說劉禪背水一戰,成都離綿竹近百里,何況成都也是座堅城,完全有勝算,遣使者去吳國搬援兵也行,再不濟退居東鄙而後圖謀大計也行,這麼多希望在眼前,可他執意要投降。這一點就是劉禪無能最好的證明。

諸葛亮死後,劉禪無能,為何蜀國沒有馬上滅亡

也有人持懷疑態度,若是劉禪無能,在諸葛亮死後,為何蜀國還堅持了29年才滅亡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劉禪得民心。諸葛亮掌權的這十一年中,一直都在給劉禪提高良好的聲望。諸葛亮從不貪功,將一切的功勞都推給了劉禪,從而讓他在百姓心中樹立了一個好名聲。讀過出師表的朋友就知道,諸葛亮誇讚劉禪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很顯然劉禪本身也是個有仁愛之心的人,有諸葛亮在,朝著這個方向做。所以,他在百姓心中也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從而蜀國內部便很安定。

諸葛亮死後,劉禪無能,為何蜀國沒有馬上滅亡

二、劉禪心寬不會猜忌臣子。諸葛亮在世時,劉禪就沒有猜忌過諸葛亮,這並不是說劉禪沒有實力去猜忌,而恰恰是說他的心寬。同樣,在諸葛亮死後,安排蔣琬代相,劉禪也是十分信任蔣琬,直到蔣琬病逝,正是他這種不會猜忌臣子的性格使得蜀國的那些大臣都沒有做越軌的事,對他都忠心耿耿,從而具備一致對外的能力。蔣琬死後,劉禪又信任姜維,從而使得姜維更是對蜀國賣力。

三、劉禪的臣子能力很強。劉禪身邊的頂樑柱,其實都是諸葛亮培養出來的,不僅對蜀國忠心,更是能力很強。蔣琬能比諸葛亮的文采,姜維能頂諸葛亮的武力。除此之外,真正擁有權力的還是屬於劉備集團的後人們,他們都對劉禪忠心耿耿,根本不存在又搗亂的人,劉禪這皇帝做得真是實惠。臣子們的能力強,對劉禪又沒有二心,蜀國怎麼會滅亡呢?

諸葛亮死後,劉禪無能,為何蜀國沒有馬上滅亡

四、鄰國對劉禪還沒有威脅。右邊的東吳和蜀國早已修和,共同抗曹,因此諸葛亮在北伐曹魏陝西的時候,東吳也在攻打曹魏的安徽。他們已經是戰友,若蠶食對方,只會自取滅亡。再說北邊的曹魏,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司馬懿是被逼著防守的,他根本不想打仗,他的本心就是篡權。因此司馬懿熬到諸葛亮去世,他是開心的,終於不用絞盡腦汁地對抗蜀國了,可以靜心去琢磨下一步該怎麼篡權了。所以說,兩個鄰國對劉禪都沒有威脅,蜀國安然無恙。

這四點,就是劉禪坐穩蜀國的原因,鄰國沒有威脅,蜀國又有實力,即使劉禪無能,蜀國也不會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