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頭皮屑有兩個特點:一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調查表明,在進入青春期時,有接近一半人會出現頭皮屑增多的狀況;二是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只要看看電視廣告、超市貨架,就會知道“去屑”這個市場有多大。

雖然關注者和市場都頗為龐大,但關於頭屑,人們仍然有許多誤會。在2011 年5 月底的第22 屆世界皮膚科大會上,上海市皮膚科醫院副院長王學民教授,寶潔公司科學家、瑞士巴賽爾大學博士雷內·拉斯特(Rene Rust),代表學術界,對流傳甚廣的頭皮屑相關傳言給出了更為嚴謹可信的觀點。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誤會一:食物中的“發物”會使頭皮屑更多

中國民間飲食中向來有“發物”的說法,例如羊肉、蔥、韭菜等都被列為“發物”。很多人認為頭皮屑會受到“發物”的影響,似乎吃了“發物”,頭皮屑就會“發作”、“發展”得更加嚴重,這還真是讓喜歡吃大蔥、韭菜的人“發愁”呀。

對這個問題,王教授曾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他發現“發物”這個詞是對許多不同機制、不同領域的刺激源的籠統稱呼。有一些“發物”是過敏原,會導致皮膚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另一些則可能是通過味覺刺激等(例如一些“辛辣”的食物)讓人產生瘙癢感,不斷去搔抓,而搔抓的物理刺激才是症狀加重的直接原因。顯然,把這些刺激源一概論之為“發物”是不合適的。王學民說,像“發物”等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很多屬於經驗的總結,需要現代醫學對它們進行分析、研究,才可以善加利用。

事實上,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食物對頭皮屑產生有直接影響。拉斯特認為,從頭皮屑的發作機制上來看,真菌才是根源:真菌的過度生長刺激了頭皮細胞,產生大量不成熟的角質細胞,聚集脫落成為頭皮屑。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誤會二:頭皮屑可以用偏方治癒

老人們常說“偏方治大病”,頭皮屑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針對它的偏方也是俯拾即是。 “用阿司匹林兌水洗頭”、“吃鹼性的食物”、“陳醋洗頭”等各種“偏方”遍佈網絡,這些方法真的管用嗎?

王學民教授認為,儘管有些偏方在某些患者身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為一種治療手段,需要具備療效的穩定性和治療過程的規範性,而在這兩方面,偏方還尚未被透徹地研究和了解。只有經過嚴格的科學研究,找到其背後的科學原理之後,偏方才能得到科學的支持。

在頭皮屑問題上,如前面所說,醫學界認同“真菌是導致頭皮屑的病因”。一種治療方法如果不是對症地從抗真菌著手,它的效果就很值得懷疑。很多頭皮屑偏方都涉及用一些奇怪的東西洗頭,而洗頭本身就可以洗去一部分真菌和油脂,所以即使可能會短暫地表現出“療效”,但效果不持久,也比不上具有抗真菌功能的去屑洗髮劑。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誤會三:洗頭不必頻繁,一週一次即可

來自中國和外國的兩位專家都一致表示:天天洗頭並使用適當的洗髮劑才是正確的做法。

“每天洗頭”也代表了醫學界的主流觀點。洗頭本身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清除真菌、油脂和多餘的角質細胞的作用。如果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洗髮劑,更能進一步抑制真菌生長,對頭皮屑產生治療效果。而且去屑洗髮劑只會特異性地作用於真菌,對人體並無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王學民特別指出,洗頭時水溫要適宜,一般略高於體溫、40℃左右為宜。過熱的溫度會刺激皮脂的分泌,而過冷則影響洗髮效果。此外,有頭皮屑的人,在洗頭時最好不要過於用力,因為搔抓等物理刺激也會促使頭皮屑產生。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誤會四:人會對去屑洗髮水產生耐藥性,越用頭屑越多

這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在美國皮膚病研究者的一項針對常用去屑成分吡硫嗡鋅的科學研究中,兩組測試者分別使用了6 個月和12 個月的ZPT 洗髮劑。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ZPT洗髮劑在整個使用過程中持續產生療效,兩組均沒有表現出耐藥性。拉斯特說,對於具有頭皮屑困擾的人,長期使用具有去屑功能的洗髮水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不過,去屑洗髮水也要通過正確的使用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除了應每天使用外,還應保證洗髮水接觸頭皮足夠的時間,令藥物充分起效。如果在洗髮中同時使用護髮素等產品,應注意選擇同樣具有去屑功能的護髮素。這是因為在洗髮後,具有抗真菌功能的去屑成分還需要在頭皮上保留一段時間,以發揮作用。而如果緊接著使用了護髮素或其他頭髮、頭皮護理產品,這些去屑成分大部分會被洗去,因而嚴重影響去屑效果。因此需要使用本身也含有去屑成分的護髮素,以保證洗髮後去屑成分在頭皮上的保留量。

相關推薦


關於頭皮屑的四個誤區,勸你別再“錯下去”了!

《 過日子要有技術含量 》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有技術含量,生活才有質量。用技術服務生活。衣食住行是我們最日常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質量,那麼多瞭解其中的技術信息,消除一些技術方面的誤會,就很必要了。穿衣打扮要了解日用化學品的性質;飲食健康要了解腸胃、細菌、食品工業;居家舒適要了解電器有多智能,環境可以怎麼改造;出門在外要了解交通工具和路況——最普通的生活離不開最基礎的科技。果殼網用通俗的語言為你提供這些信息:享受生活需要有技術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