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男女比例失调

在中国古代,男女比例失调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中国古代的男女比例失调

大体而言,造成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古代的中国,很多时候存在着溺婴的现象,尤其是女婴。《韩非子》中就曾经说到,同样是作为父母,生个男孩子就请客,非常高兴。但是生了个女孩就愁眉苦脸,甚至于直接扔到水里溺死。很多女孩在出生之后就被剥夺了生命,必然会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中国古代的男女比例失调

第二个原因,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性别比例失调。在中国古代纳妾那是更为普遍的现象。根据礼法,士人如果年过四十无子,可以纳妾一人。诸侯可以一次性娶九个,天子可以一次性娶八十一个。但是,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顾及什么礼法,往往是妻妾成群。本身在自然状态下,男孩的出生比就稍微多一点,更何况溺婴和纳妾的行为,就更早就了婚姻的不均衡。比如在孟子的时代里,孟子就批评那些统治者,你们好色,你要知道是个男人都好色,你们霸占那么多女性,你就不能拿出来与别人共享,非要造就出:“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吗?

中国古代的男女比例失调

二程画像

对于一些男人来说,实在找不到老婆,找一个寡妇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在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年代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政府又鼓励寡妇守节,这样寡妇再嫁的现象也会很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男女比例的失调。

因而,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有机会娶到老婆的,鳏夫大量存在。见于记载的鳏夫不在少数,比如南朝刘宋的建立者刘裕,他去世的时候六十多岁,他的儿子才十多岁,他是在将近五十的时候才有了儿子。为什么他这么晚才有儿子呢?很简单,过去他非常穷,甚至于还不起债务被人栓在树上打,他怎么可能会有钱娶媳妇呢?后来投军,因军功起家,才有机会娶到媳妇。

中国古代的男女比例失调

刘裕画像

刘裕是幸运的,有机会通过军功起家。更多的,鳏夫都是孤老终身。甚至于终身没有和异性有过任何接触,也是常见的事情。一部分通过寺院、道观被吸纳。那年头当和尚的人肯定比今天多。朱元璋就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做了和尚。但毕竟做和尚和道士的数量不多。更多人还是在乡村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中国古代的男女比例失调

男女比例失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大量未婚男性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不安定因素。平常年份里,他们无非是偷鸡摸狗,做点儿乡里不齿的勾当。一旦遇到灾荒年份或者其他的情况,他们往往会铤而走险。大家可以去分析一下,但凡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时候,投身其中的,往往是单身男性居多。大家想一下,假如朱元璋已经结婚有了老婆孩子,他还会走上反抗之路吗?

而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社会人口有巨大损失,尤其是战争主要发生在男性之中,大量的男性在战争中死亡,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调节人口比例的自然机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