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關於應用,當前除了公鏈在金融以及遊戲領域有諸多常識之外,還是遠遠達不到大規模商用的進展。不懂是技術成熟度還是應用成熟度,都還是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個人認為還需要時間。互聯網的發展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只是第一個10年。第二點,在公鏈應用過程中,一個首要的前提是用戶必須持有Token來使用這樣一個應用。比如移動應用的爆發,每個人都需要用手機一樣,這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比特幣或者其他數字貨幣的推廣到每個人,可能是打開大規模商用的鑰匙。

公鏈-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目前區塊鏈行業在技術上成熟度比較高,大家可能在期盼區塊鏈技術達到某個點之後變得非常強悍。但在我們觀察下,感覺對於區塊鏈來說技術成熟度已經比較高,主要問題是應用層面。目前區塊鏈比如BTC、ETH,大家像在一個小圈子裡玩,在加密貨幣世界裡,和傳統世界連接太少。目前對於公鏈很大的問題是如何和實體世界連接起來,怎麼樣利用區塊鏈改變原有的實體經濟。目前一些公鏈可能產生一些應用,但可能是喜聞樂見的博彩。真正產生價值,像QQ、Facebook這樣殺手級的應用還沒有出現。未來對於區塊鏈行業,真正成熟的標誌是和某些原有的商業應用或者自己開拓某種商業模式,用區塊鏈改變生活,而不是目前像幣圈都在做交易或者鏈圈只是給政府、銀行提供一些數據庫,公鏈應該是嚮應用方向走。

現在在交易速度、性能上有一定的瓶頸。比如比特幣的TPS大概3-4左右,以太坊能達到幾十個,到US和TRON是幾百個到上千的生產能力。雖然TRON在這上面已經做了很大的提升,但還是有很大的空間,需要在這方面再做努力。

公鏈-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對於單純的商業應用來講,目前公鏈的TPS能夠支撐得起。但對於一個公鏈來講,TPS要求是非常高的。上千個TPS不足以支撐商業級的應用。但現在以太坊也在做鏈下擴容。現在MAC分片在做、跨鏈也在做。核心點是分片是如何分的,節點的選取等。另外是共識核心算法做技術性的改變。多元化做到獨創的創新,離散短連續包括獨創的異步排序。公鏈體系提升性能,單純改變一些工時,不足以提升公鏈突破性的TPS,還在於核心的算法層面。

存在必然有意義。每一種共識算法都是適合最好。POW可能是從比特幣誕生而生的共識算法。但它對算力要求比較高,成本比較大。隨著礦機一代代更新升級,價錢也比較高。在成本上是很大的問題。算力要求高,如果有一部分人掌握了50%的算力,是有被攻擊的可能性,也是安全問題。但可能有另一方面,成本高攻擊成本也會很高。POS是在POW之後誕生的比較綜合的,在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不會消耗很大的能源挖礦,也算是比較進步的,在共識上會節省很多時間。可能實踐上比POW稍微困難一些,但整體上我比較傾向於POS會走得更遠。

鏈改不是區塊鏈更改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把傳統,比如股票、證券放在鏈上,類似於資產證券化的意思。把原來的資產流通成Token,通過Token的方式改造原有公司的生產關係,通過Token激勵上下游或者激勵用戶。發佈的區塊鏈是不可更改的,一旦發佈在區塊鏈就沒有任何人有任何權利對區塊鏈進行更改,除非發動了攻擊。

公鏈-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增發問題,區塊鏈在算法層面上可以寫能否增發。某些鏈算法規定是多少,比如11個就是11個,但可以在算法中預先寫好,比如每年增發5%或者根據某些特定條件觸發規則。另外是如果社區達成某種共識,大家可以自己討論出某個結果。比如之前討論得沸沸揚揚的比特幣增發,如果所有社區通過這個比特幣能增發就能增發,但這是基於絕大部分人或者有算力的大部分人同意的情況下。因為增發有很多風險,一般不會輕易增發。因為享有算力的人肯定是既得利益者,增發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太相融,通過這樣一套經濟模型也限制了大部分人去增發。

可以把公鏈的項目認為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商業組織,公鏈有壁壘嗎?技術上都可能開源,壁壘有也沒有。沒有是因為開源了大家都可以看到代碼可以抄代碼,但有的話,公鏈壁壘就是開發者和社區。在裡面的人如果能持續為這個公鏈運作,這個公鏈就不會消亡。公鏈除了以太坊或者比特幣,它們本身後面也有大公司,因為開發者或者社區裡為公鏈貢獻的人背後也有一些公司在支撐項目的運作。因為公鏈里社區人的減少甚至背後支撐的公司或者基金會支撐不下去,那這個公鏈項目也會失敗,會有一大批公鏈倒下,會有一批成為佼佼者。可以類比公司的模式,只是治理模式和組織形式是另外一種模式。

關於去中心化的商業生態,剛才提到生產關係的變革。我認為區塊鏈技術不足以改變生產關係或者商業形態,更重要的還是參與者各方使用的習慣,人性的習慣。從人的根本上改變了生態關係,藉助了區塊鏈的工具,才會真正的實現自治的商業形態。

公鏈-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