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昨天,接女兒放學時,到學校旁邊的小超市買菜,竟然發現有賣槐花。

在菜架上,用塑料籃子裝著,滿滿的一大籃。

小小的花苞都包得緊緊的,呈月牙形,潔白清香,花萼嫩綠中透著淡紅色,也有個別已經綻放,彷彿一隻只袖珍的白蝴蝶。

有位身材偏胖、頭髮花白的老奶奶正在仔細挑著,用手輕輕地扒著槐花,揀去細小的樹枝、綠葉等雜質,再小心地抓起一把,放在方便袋裡。

我也粗略挑了一些,買回家。

到家後,將槐花盛在一個竹編篩子裡,端到陽臺上,趁著夕陽的餘暉,揀去裡面的雜質,有些還連著花莖。從花莖上捋下花苞時,柔柔嫩嫩的花苞依次從指尖滑落,覺著還挺好玩的。

將擇好後的槐花,對著水龍頭沖洗幾遍,擱置一會兒,瀝乾水分。

想起老奶奶跟我說的小經驗:“鹽最好不要放那麼早,不然槐花容易出水。”我先拌了乾麵粉,再撒上精鹽。

蒸鍋兌上水,大火燒開,在蒸屜裡鋪上潔淨的蒸布,將拌好的槐花放在布上。

開始做蘸料。

剝開幾粒蒜瓣,放在蒜臼裡,捏一點鹽進去,仔細搗成泥狀。

在搗好的蒜泥裡,加入生抽、陳醋、麻油、花椒油,再擱一點兒雞精調味,又切了一點小香蔥,撒在上面。

蘸料做好的時候,槐花也蒸好了。


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揭開玻璃鍋蓋,升騰起一陣霧濛濛的熱氣,清香撲鼻。

這時,五歲的兒子進來了。

他瞪著大而明亮的眼睛,望著我說:“媽媽,你今天燒了什麼飯?怎麼這麼香啊!”

我邊把蒸好的槐花裝盤,邊笑著回答:“蒸槐花。”

“什麼是槐花呀?”兒子又問。

“槐花,就是槐樹上長的花。”我用筷子將蒸屜中最後一點槐花撥進盤子。

“啊,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好吃嗎?”兒子一副驚訝的表情。

“因為好吃呀,可好吃了!”我笑著回答,將盛滿槐花、熱氣騰騰的盤子,放到兒子面前的小餐桌上。

想起小時候,槐樹花開的季節,每次吃蒸槐花時,我也會問老媽差不多的問題。

那時,我們不僅常吃槐花,還偶爾吃榆錢、榆葉。

“人們為什麼要吃槐花呀?”

“為什麼要吃榆錢呀?”

“為什麼要吃榆葉呀?”

我媽說:“人啥不吃呀,只要能填飽肚子,樹皮都能揭了吃掉!”然後,就會面帶微笑,跟我分享她小時候所經歷的那段物質匱乏的歲月。


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清蒸槐花——我們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呀?


女兒跟爸爸一道進來了,望了望餐桌,驚訝地指著山藥排骨湯旁的蒸槐花問:“媽媽,這個是什麼呀?”

兒子趕緊回答:“蒸槐花,槐花,就是槐樹上的花。”

“為什麼要吃樹上的花?”女兒好奇地問。

“因為好吃呀!”兒子又搶著回答。

爸爸也說:“是啊,這個可不得了,是個好東西呀!今天要多吃點飯了。”

我笑而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