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人的一生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智享·樂見

在上期推送中,我們一起分享了《弟子規》中“泛愛眾”的最後一部分,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親仁”部分的內容。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同樣是人,良莠不齊,流於世俗的人很多,仁義博愛的卻很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如果是真正仁德的人,人們自然會敬畏他,仁者言語正直也不會諂媚。

從孔子創立儒學伊始,仁就是其核心理念,在千年歷史長河中,仁觀念不斷被賦予更加豐富、深厚的思想內涵,最終上升為一個標誌宇宙、人生終極存在的本體性概念,也成為了古人建構情感生活、倫理政治生活的核心思想。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了上百次,並且圍繞“仁”的概念與含義孔子展開了多次討論,這足見中國古代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對於“仁”的重視。

//

仁是一切美德的總和

//

在上古三代氏族社會背景下,仁所針對的是大群體中的他人,仁的最初意義是一種對親近的他人的良善的態度與行為。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氏族社會解體,宗法制度的崩潰所帶來的開放、流動的社會空間推動著陌生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所謂仁者愛人。從孔子開始的仁的這一基本意義視域成為其後 2000 多年儒家仁論的最基本的視域,以家為本、面向他人,使仁成為一個切身而又宏大的道德與價值觀念。如果孔子的仁僅僅作為愛親、愛人這一主要德行的話,那麼仁觀念就很難成為儒家學說的根本。實際上,從孔子開始,仁觀念就已經被賦予了更加豐富、深邃的內涵。分析《論語》一書中關於仁的論述,就會發現,孔子在不同語境下針對不同對象有不同的回答,仁就是各種德行集合起來的全德。

悅讀 | 《弟子規》:人的一生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人類不能割斷歷史、脫離傳統,不善於繼承歷史文化優良傳統的民族,妄自菲薄、數典忘祖的民族,只能是蒼白、弱智的民族。現代社會的發展,一方面科技日新月異,生活蒸蒸日上,另一方面也伴隨著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比如人情冷漠、道德淪喪、惟利是圖、拜金主義等現象,常伴隨在我們身邊。這正是因為我們缺乏“仁者”的精神,時代需要傳統文化的弘揚,社會呼喚“仁愛”精神的迴歸。“仁愛”是構建現代文明社會的基礎。

//

仁是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

現代社會信息暢通,交流廣泛。人們的思想文化多元化,利益追求多元化,價值觀念多元化,社會分層多元化。如何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裡維持人際關係的平衡並走向和諧? 我們認為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可以作為每個社會成員最基本、最樸素的道德追求。“忠恕”、“仁愛”原則可以作為人與人之間的處世之道。中國歷史上的仁人志士都以“天下為己任”、“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註解了“仁者愛人”的原則。

悅讀 | 《弟子規》:人的一生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一個一生盡善而無怨無悔的人,必定是人生意義、生命價值完美的人。現代社會提倡的“為人民服務”、“公僕精神”、“雷鋒精神”、“奉獻精神”,亦是“仁者愛人”人文意蘊的最好註腳。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最起碼的道德規範,沒有容忍他人、理解他人的氣度,便不會產生仁愛之心。互相理解,推己及人,和平共處等是構建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前提。“仁”總是與人生理想聯繫在一起的。它要求我們發掘內心的善性和自身的能力,並加以培養、擴充和發散,從而形成鮮明的主體意識和自我救贖精神,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它能超越具體的物質需求而指向崇高的精神世界。

《弟子規》中“親仁”的部分一共4小段48字,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第1、2小節的內容,接下來我們還將陸續分享《弟子規》的其他內容,請大家關注我們的圖文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