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难道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吹泡泡的大马猴


怕什么?和珅只不过是乾隆的宠臣,并不是权臣。

他虽然受宠几十年,成为乾隆跟前的第一红人,富可敌国。

但是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权臣。他只是乾隆玩弄权术的一个工具罢了。他的一切权势,都是依附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上,乾隆可以给他,也可以随时收回。因为和珅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军权。


我们可以看一看和珅的官职。

和珅的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清朝中央政府的关键要。

完全是一个文官。唯一军职,是步兵统领。主要负责京城的防守、稽查、门禁、缉捕,以及断狱、编查保甲等。这支部队大概有两万多人。它只是半军事组织。数量和战斗力完全不足以造反。


而且,和珅与武将关系非常糟糕。

和珅与大将阿桂势同水火。他高发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又趁机陷害近半数武官。

和珅的主要敌人阿桂和福康安都是长年在外的统兵大将。

可见和珅在军界人脉极差、毫无痕迹。

其实阿桂、福康安与和珅,都是乾隆的宠臣,但是却彼此争斗不休。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这是乾隆的帝王之术。让三个宠臣相互争斗、彼此制约。确保没有一个人可以一家独大。而权力最大的和珅,偏偏没有军权,没有造反的资本。


不得不说,乾隆很高明。

讲到这里,就很清楚了。和珅,只不过是乾隆的一枚棋子,始终被皇帝牢牢的捏在手里。所以嘉庆可以轻轻松松一纸诏书就逼得和珅自尽。因为他别无选择。


上将嗳福斯


和珅在乾隆年间,地位显赫,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贪污的财富可以填满好几个国库。这样一位能臣,背后当然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并且势力极其庞大。嘉庆帝当然害怕了,不过嘉庆帝很聪明,巧妙的化解了这一切。

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珅就是一个大贪官,整日里油嘴滑舌,各种讨好乾隆,背地里却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形象。却往往忽略最初的和珅,他曾经也是个清正廉洁的能臣,出生贫苦,奋发向上。

只可惜他的仕途太顺利了,不会吹灰之力就深受乾隆的喜爱,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和珅却反其道而行之,随着地位和权力的与日俱增,自己的欲望也被无限放大,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最终走在贪污的道路上无法自拔。

嘉庆元年,乾隆实行禅让,将皇位交于嘉庆,自己退居幕后为太上皇。表面上皇位是嘉庆的,但嘉庆却没有多大的权力,凡是军机要事都是由乾隆和和珅等人裁定,因而嘉庆对和珅的权力有所忌惮,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打击和珅。

和珅与嘉庆的对决

和珅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乾隆驾崩,自己的地位也是朝不夕保,所以不仅极力限制嘉庆培养自己的亲信、党羽,还安排自己的亲信在嘉庆身边,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

嘉庆很聪明,城府也很深,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父王乾隆在世一天,他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左右乾隆对嘉庆的旨意,弄不好,有可能失去帝位,于是开始韬光养晦。

嘉庆在政治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交于和珅打理,每当有人上书说和珅种种不好的时候,嘉庆都当着和珅的亲信面,训斥说和珅不好的大臣。和珅知道以后甚是高兴,他认为这位皇帝在将来也是离不开自己的,渐渐的开始信任嘉庆帝,没有了任何防备之心。

嘉庆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足以麻痹和珅,并在暗中联系自己的老师朱珪,为和珅的倒台出谋划策。

乾隆驾崩,和珅倒台

乾隆在禅位的第四年去世了,嘉庆隐忍了四年,知道时机成熟了,一边为自己的父亲举行葬礼,一边联系老师朱珪进京帮忙主政,另一边架空和珅。

和珅独自来到乾隆的灵堂进行祭拜,就在这时,从门外进来许多侍卫,将和珅押走,和珅临走前也不忘大喊:“我是朝廷重臣,手握免死令牌,谁敢动我。”听到这话的嘉庆大怒,暗里指示大臣上奏弹劾和珅,并为和珅罗列二十大罪状。

狱中和珅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感慨不已,并留下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说完,接过赐死的白绫,自缢而死,享年49岁。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和珅的家就被抄个底朝天,并贬谪和珅党羽数千人。从此那个能说会道,欺上瞒下的和珅就此倒台了,满清王朝也迎来了新的时代。至于和珅的是非功过,后人早已为他安排好了!

作者:安夏丨history。关注不迷路哟!


安夏历史君


准确的说,乾隆死后仅仅15天,嘉庆就把和珅给赐死了。

和珅在清朝皇帝面前只是一个奴才,充其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奴才,但是如果皇帝“铁了心”的想要赐死和珅,真的非常的容易。

和珅掌权后培养的势力,有没有用?

和珅确实非常的受宠,并且在朝廷上担任了几十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其中包括内阁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对于和珅的处境,都没有什么作用。

要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他麾下的所有的势力,当然也是这些贪官污吏组成的。一旦和珅出事,这些贪官污吏不但不会帮助和珅,反而会将污水全部泼到和珅身上,与和珅划清界限。

甚至和珅死时,刘墉查出来的20多条罪状,哪来的?当然是这些贪官污吏制造出来的。

和珅有没有真正的铁杆势力?

其实在和珅背后真的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后盾,那就是和珅的亲弟弟和琳。

和珅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但是没有走正路,一直依靠乾隆的信任,崛起的一个贪官、佞臣。

但是和珅的这个亲弟弟和琳,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和琳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相互扶持之下,都迅速崛起。

和珅可是说是走的捷径,但是和琳确实是依靠自己的本领,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实打实的将军。只可惜和琳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受瘴气”而死,和珅失去了一大臂助。

相反,嘉庆是非常高兴,终于不用担心诛杀和珅以后,引起和琳叛乱。

受和珅的连累,本来配享太庙的何琳,所有的功绩都被嘉庆抹杀,连世袭的“一等公爵”都丢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嘉庆皇帝很善于伪装,他在乾隆皇帝还在世的时候对和珅是很恭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和珅。

嘉庆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和珅主动示好,送了嘉庆一枚玉如意。暗示自己的拥立之功,希望嘉庆不要忘记。当时乾隆皇帝尚在人间,为了不得罪和珅,进一步麻痹和珅,嘉庆还做了一首诗来赞扬这个玉如意。

在嘉庆四年的时候,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招和珅进宫为乾隆守灵,作为乾隆皇帝生前的红人,和珅对此没有一丝感到有什么不正常。

和珅进宫后,嘉庆皇帝就软禁了和珅,隔绝了他与外界的联系,这样一来和珅就不能和外面的党羽串通联系了。可以说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当时的和珅已经无力反抗了。

当时嘉庆皇帝处理这个事情也考虑到和珅党羽的问题,为了避免人心浮动,他只处理了和珅,并宣布不再对此事进行后续调查了。如此,和珅已经被处置,皇帝只会处理他和珅一人,与众人无关,这样和珅党羽自然不会再出来兴风作浪。

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和珅才会送玉如意向嘉庆皇帝示好。和珅权势再高,他都是皇帝的奴才,他的一切都是皇帝所赐。一朝君主一朝臣,乾隆的时代结束了,和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那些党羽也是知道这些的。所谓树倒猢狲散,他们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和珅和皇帝作对呢!


静静时光



隐忍了三年的嘉庆,根本不害怕。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嘉庆把一些和和神亲近的一干人等让他们负责先皇丧葬事务,让和珅,福长安日夜守灵,没有命令不得离开。其后请来了自己的老师朱珪,协助自己处理朝政。

正月初四,嘉庆以在川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冒功要赏之事,革除主要负责人和珅,福长安的军机大臣职务。正月初五,下诏廷议和珅的罪行,朝臣和地方官僚揭发和上奏和珅的罪证,开始了倒和运动。

和珅兼任的官职比较多,最高官职做到了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户布,吏布,刑部,理藩院尚书,总管內务府大臣,步军统领等,但权利再大,他无权调动军队。

和珅担任了这么多的职务,只能说他有才能确实深受乾隆宠信, 但他只是宠臣不是权臣,和珅权利再大,他无权调动军队。从和珅领待卫内大臣官职中,能够管理京城内务的八旗步军营和巡捕五营总兵力可达到3万多,但仅仅是管理,没有皇帝的圣旨和珅是调动不了的。

早在雍正时期,为了辅助皇帝处理各种事务,军机处这个清朝特有的机构就产生了, 设有多人任军机大臣。说白了也就是皇帝的智囊团,和珅这个领班军机大臣,也就是大秘书而已。乾隆末期嘉庆初军机大臣是阿桂,和珅,王杰,庆桂,董诰,福长安。阿桂是和珅的死敌福长安是和珅的死党,多位军机大臣相互制约,没有皇帝的圣旨他们是调动不了军队的。由此可以看到嘉庆要对付和珅,他是没有反击能力的。

嘉庆早期的周密谋划以及给和坤突然的打击,和珅根本没有反抗的意识,因为他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只有乞求。这就是宠臣和权臣的区别。

和珅有势力吗?和珅的势力就是乾隆皇帝!和珅利用手中的权力提拔起来的那些大大小小官员,其实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人物,他们是最会看风向的,嘉庆的倒和运动,有的跳出来揭发和珅的罪行,有的当个缩头乌龟屁都不敢放。这些势利小人怎么说呢?!你懂得!

和珅是宠臣,不是权臣。至少在乾隆时期帝国的机构设置以及乾隆的智慧与才干,根本不会出现一人独大的权臣,他终不会翻出皇帝的手掌心。


半醉看夕阳影音


乾隆薨后两天,和珅就被抓进了地牢,三天后抄家,十天后被刺自刎。看这雷厉风行的操作,哪有一点顾及。

别看和珅看上去官职很大,皇帝一句话,就能让他下地狱,清朝时,权利都是集中在皇帝手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乾隆时没有一个在朝大臣敢造反的原因。

和珅虽然做了三年二皇帝,但他没有拉拢大臣,他手下的贪官们看他落难,都恨不得和他撇清关系,离和珅越远越好,来摆脱嫌疑,没人敢跳出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是烧和珅,谁敢跳出来找事?最关键的还是实权在嘉庆手里,他没有顾忌。

如果和珅的弟弟和琳还活着,嘉庆就有所顾忌了,和琳的官职是打仗,打出来的,与福康安又是好友,在军中威望很高,但在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了,也就没办法了。

和珅还牵连了和琳,让他失去了配享太庙的资格,(这一点,我觉着嘉庆不厚道了)这也看出,嘉庆铲除和珅,私仇大于公。

乾隆想退位时,因和珅的劝阻,嘉庆晚了好几年才当上皇帝。

在他当太子时,和珅还给他穿过小鞋,让他差点被废。

乾隆做太上皇时,和珅是二皇帝,嘉庆当了三年的憋屈皇帝。这怎么能不让他恨和珅!

总结:实权都在嘉庆手里,他没有顾忌。他只会考虑,应该先斩哪一个和珅的余党。




超越爱电影


和珅,

乾隆的后勤、财政部长!多次出游江南的财务负责人!乾隆当然知道和珅很贪,但是他需要和珅,没有和珅他就没有办法继续旅游了,继续到江南去玩去找美女了!所以乾隆是非常依赖和珅的,和珅能给他解决很多私欲问题!

但是,乾隆很明白,决不能给兵权,所以,和珅始终是乾隆的红人,让他红他才红,用不到的时候,立马就不红了!

所以,乾隆老的时候,动不了的时候,就不怎么用的到和珅了!

而且,乾隆本身也是在在位六十年的时候,做太上皇了,皇帝禅让给儿子嘉庆了!

他也知道,和珅不能留,是个祸害!他要给儿子一个大礼,就是和珅!他也知道和珅这些年祸害很大,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己!自己可以留,儿子绝对不能留!自己一死就可以让儿子马上干掉和珅,给国家少一点祸害!

赢得一些人心!


鹏程日志


和珅为乾隆重臣。19岁入宫、26岁升任户部侍郎、30岁升任御前大臣兼都统。是乾隆最为信任的一员宠臣。他对皇上唯命是从,对内培植拉拢亲信、结党营私、贪汚受贿。他在任期间,独揽:官员任免、财政、司法、文书等大权。他心狠手辣,先后收受各方巨额贿赂。直到乾隆驾崩后的第三天,才被嘉庆帝罢免治罪。从他家抄出的一部分财产,即折2亿2仟余万两白银了。

和珅在朝几十年,培植了那么多亲信。治他罪,嘉庆就不怕他手下的势力了吗?不怕。因为:

1.嘉庆为乾隆的十五子,也是最小的一个皇子。从小乖巧聪明、扱有心机。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直到乾隆六十年止,他从未出过一点差错,终于取得父皇的信任登上皇位。

2.嘉庆治罪和珅,实际早有准备。他熟知和珅为父皇的宠臣,父皇在世时他一直忍着不轻举妄动。直至父皇死的第三天才动手,那是算准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不怕和珅的亲信反扑。

3.抓捕和珅时,经过精心布置。对他的一批铁杆亲信也同时下手。多数从者见大势已去,反而纷纷倒戈起来揭发和珅,站到皇上一边。

所以和珅倒了,百官和民众都很高兴。当时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


福荣


嘉庆为什么要怕?

嘉庆才是一国之君

乾隆在1796年正月就举行了退位大典,传位于十五阿哥永琰就是嘉庆皇帝。

虽然退位之后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与和珅的手里,但是嘉庆皇帝也是名义上的国君,在法律地位上他也有权处置下臣和珅。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王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嘉庆师出有名

和珅罪名林林总总大多二十款,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五类:对太上皇大不敬、揽权专擅、贪污腐败、延搁军报、泄漏国家机密。


以上罪名条条皆是大罪,要是真按《大清律例》来,判他个满门抄斩都不为过,因此这样看来嘉庆帝最后判和珅上吊自尽已经是很宽容了。

嘉庆处理手段迅速老练,和珅猝不及防

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就命令和珅给太上皇守灵,不得离开灵堂半步,这就相当于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

和珅本来已经意识到太上皇这颗大树一倒,嘉庆皇帝可能会拿自己开刀,但是嘉庆的动作实在太快,和珅还没有来得及做任何的布置就被软禁在了宫里,


这样一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只得任人宰割了。

评价

其实在乾隆、嘉庆、和珅“三足鼎立”的时候,和珅采取的措施就是死死地抱住太上皇的大腿,对嘉庆皇帝则是监视和打压。这一切嘉庆自然看在眼里,长此以往,嘉庆必然怀恨在心。

乾隆在的时候嘉庆还顾忌三分,三方还能维持平静,他要一旦不在了嘉庆于公于私能不“干”他吗?

所以说和珅的悲剧早已注定!


晓史才能明事


和珅出身清朝满洲正红旗,人生最早的崛起点是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的皇家侍卫。

虽说是侍卫,但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职位,清朝皇帝身边的侍卫们可都是有官职在身的,一点都不比朝廷中的文官、武将们地位差,再加上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理,更是无形中拔高了清朝侍卫们的地位。

和珅人生中的成功一半是因为这个起点,另一半是因为他特殊的才华。

而他最厉害的才华就是赚钱以及懂得如何让乾隆皇帝开心。


正是因为如此,和珅才拥有了后来的成就,地位最高的时候,是军机处里的首席军机大臣。

而军机处,就是清朝权力的最高中心,能成为军机处的首席军机大臣,可以想见和珅在最巅峰时期有多么厉害了。

多年的时间中,和珅早已凭借着乾隆的恩宠以及自己庞大的权力在朝廷内外罗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嘉庆皇帝在扳倒他的时候,为何没有丝毫顾虑到他背后的关系网呢?


明清时期皇权的高度集中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嘉庆皇帝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和珅背后的关系。

我觉得提问这个问题的人有点太过于小瞧清朝皇权的集中了。

在历史的很多朝代中,经常有宦官、外戚、权臣、武将专政甚至是废除皇帝的现象存在,这说明了古代很多朝代皇权的不稳定,但是这些情况在明清时期却是基本不存在的。

从明朝开始,皇权就开始高度集中起来了,最为标志性的一个转折点,就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职位,把所有大权尽皆掌握在手中。


而在朱元璋死后,他的子孙后代能为了分担自己的工作量,就设立了内阁。

在内阁刚出现的时候,其权力并不大,只是一个普通的秘书部门。

不过在明朝皇帝的有意放权下,内阁的权力却开始急速膨胀起来,后期所拥有的权力差不多就相当于前朝所存在的宰相,权力十分庞大。

内阁的出现,差不多就意味着明朝皇权集中的松弛,而为了对付这些文臣们,明朝皇帝就开始大量重用起了宦官,给予了他们能和文官集团互相制衡的庞大权力,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使明朝出现了很多权宦。

魏忠贤就是明朝出现的众多权宦之一,在魏忠贤权力最庞大的时候,几乎整个朝廷内外没有不受他控制的地方,就连天启皇帝死了,新皇帝崇祯都是在他的迎接下继承大统的。


不过在崇祯皇帝即位没多久,几乎掌握了朝廷内外所有权势的魏忠贤,却在崇祯皇帝的一声令下,瞬间失去了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权力帝国、丢掉了性命。

在皇权已经有所松弛的明朝末期,皇权都能集中到如此程度,更不用说几乎吸收了所有历史朝代教训并做出改变的清朝,他们皇权的集中才是发展得最为极致的。

清朝的皇权集中是历史最巅峰

因为吸取了历史教训,所以终清一朝,都没有出现过任何能左右朝政的权宦,也没有任何的文臣、武将能动摇到皇帝的权力。

在明朝时期,整个朝廷权力最庞大的部门是内阁,在清朝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最高的权力中心不再是内阁,而是变成了军机处。

而军机处在旁人眼中虽然如同一尊庞然大物一般只能仰望,但是对于所有权力在握的清朝皇帝来说,那些军机大臣却跟现如今的秘书一般无二。


想用他们就用他们,一旦心态发生了变化,那这些军机大臣就只能卷起铺盖走人,根本不可能出现前朝文臣跟皇帝争论的事情。

试问在这种权力如此集中的时代,以和珅那点关系网,又能耐嘉庆皇帝何?

乾隆皇帝在世的时候他还可以扑腾,但是一旦乾隆皇帝去世了,那只要嘉庆皇帝对他产生了不好的想法,那他就基本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他接下来就只能认命地拿着嘉庆皇帝赐予的白绫上吊自杀,平白为嘉庆皇帝作了八亿两白银资产的嫁衣。

所以说这就是嘉庆皇帝赐死和珅时,没有丝毫顾虑和珅背后势力的原因,在清朝皇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和珅背后的关系对其来说根本就构不成任何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