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 应对全球化新挑战—— “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

近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为主题,旨在聚集政产学研各界精英论道全球化,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建言献策,凝聚社会共识。

全球化4.0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积极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受贸易摩擦、经济动荡等因素影响,全球治理面临挑战。新形势下,中国如何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世界如何应对新一轮全球化挑战?更好参与全球治理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政商学界的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了相关议题。

扩大开放 应对全球化新挑战—— “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现场。本网记者 王晓真/摄

完善规则 推进全球化良性发展

商务部原部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CCG名誉主席陈德铭发言称,全球化的进度越来越高,当前的停滞趋缓是对多边规则的挑战,背后是大国关系如何相处。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关系到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各国对改革的去向、自身所得利益和想法很不一致。经过多年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地缘因素发生变化,高科技发展,信息社会到来,WTO所追求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还远未实现,确实很多规则需要修改。但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特别是多边规则讨论非常难,短期内难以实现。

商务部原副部长、CCG顾问陈健认为,全球化既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目前国际贸易体系存在不够开放包容、不够公平合理、不够民主平等、不够普惠平衡等问题,对其调整是完全必要的。全球化4.0的趋势应是逐步向上的过程,应从目前实践最薄弱的地方出发、最需要的地方出发,在坚持既有规则的同时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在完善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要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这是WTO的基本原则,正确理解“不破”“不立”,坚持“一带一路”精神,妥善处理既有规则与新实践的矛盾。用定力坚持正确方向,用包容看待各类分歧,用智慧解决复杂关系,用耐心面对持久的博弈。

巴黎和平论坛总干事贾斯丁·瓦伊斯(Justin Vaïsse)认为,全球化的方向仍旧是维护、改革和扩大。瓦伊斯表示,逆全球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2008年经济危机破坏了全球价值链,服务贸易有所上升和贸易摩擦等。全球化的未来有三个方向:一是维护全球化的机制,更好地监管全球贸易,这是WTO的责任,有关国家和地区要共同抵制单边主义;二是改革,欧盟不赞同单边主义的做法,中欧正进行密切沟通,需要在WTO框架下开展中欧工作小组沟通应对;三是不断扩大推动全球治理。未来,要更加关注环境、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这些方面。首先,保护环境,要真正努力减少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必须把它与贸易联系在一起,并确保协调发展。其次,以和平稳定的环境促进全球化和贸易发展。未来要加强贸易和地缘政治的关系,避免重蹈覆辙,管控好风险,避免更多的贸易战、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威胁。

中国将在全球化进程中继续扩大开放

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全球化4.0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并积极推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开放,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提供重要动力。新一轮全球化需要凝聚更多共识,以扩大开放促进人才和教育的创新,以科技发展带动全球化4.0的进步。中国将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提出更多中国方案。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盛行,全球治理面临新挑战、新形势。中国如何在未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如何应对新一轮的全球化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CCG顾问刘世锦认为,中国下一步的增长来源主要有:低效率部门的改进,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和人力资本提升,消费和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前沿性创新以及绿色发展。中国在国内外面临很多挑战,体制需要向前进,提出新的改革目标,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下一步的关键是把已经提出的改革目标重点进行落实到位。

全球化4.0时代需重视创新力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CCG顾问刘燕华表示,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创新模式。创新包括从创意到形成价值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要是畅通的。基础研究是一步步往下推,最后走向市场,这个周期很长。但这种长周期的研发模式正发生变化。然而,目前这一思维仍然被广泛沿用,它还是起作用的。当前,主导创新竞争模式已从正向创新转向逆向创新。在知识爆发的时期,80%的创新成果由逆向创新产生。未来,中国要用新的理念、模式理解世界创新。创新生态、创新模式、创新软实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巨大挑战。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和更高层次国际化的创新合作一定会为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出贡献。

万科集团创始人、CCG 资深副主席王石也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要加强应对全球化的创新。创新依靠人才,中国在基础研究工作和真正突破性的研究方面还应加大力度。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CCG学术委员会专家薛澜则重点分析了教育的全球化。全球化4.0的重要特点是其多元化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第一,新一轮全球化最核心的一点在于国家不再是全球化的唯一主体,尤其在全球治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是“机制复合体”,同一类国际事务处理有很多相关机制,是交叉甚至是矛盾的,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机制,这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重构提出新挑战。第二,机制复合体的背景下,多元化的交流机制很重要。国家间的交流之外,智库和非政府组织间的交流合作和讨论也很重要。第三,从长远看,要真正实现比较和谐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