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吳階平醫藥創新獎80後獲得者王琳教授

本文來源:中國腫瘤時訊,ID:oncology_doconline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入群”,進入中國腫瘤時訊粉絲群或醫務群,還有福利紅包~

( )

一提到蠶繭,通常人們會想到蠶絲與絲綢,很少將其與醫學聯繫到一起。而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王琳團隊,開創性地發現蠶繭的組成物——絲膠,可用於人體受損的神經、軟組織等多種創傷修復治療,開創了再生醫學研究與應用的新領域。

36歲的王琳,也因此榮獲2018年吳階平醫藥創新獎。作為該獎項首次獲獎的80後,王琳近期接受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的專訪,分享了她及團隊最新研究進展,並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

首位吳階平醫藥創新獎80後獲得者王琳教授|​|再生醫學“新絲路”

結緣再生醫學“激動人心”

很多科幻電影裡都有這樣的情節:主角身體受到嚴重創傷,在先進醫療技術幫助下,患者的創處很快痊癒,傷口也恢復如初……在醫學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再生醫學讓這些美好的科幻遐想,正在逐漸走向現實。

王琳一直從事外人看來深奧的再生醫學研究,多年來並不為人所知。即便如此,每每談到再生醫學的魅力所在,她仍然願意用“激動人心”來形容。

Q:什麼是再生醫學?您是何時與再生醫學結緣的?

王琳: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dicine) 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新興交叉學科。它涵蓋了多個學科的內容,主要宗旨是利用生物學,醫學、工程學等學科原理,研發具有生物活性的組織或器官,用於替代或修復損傷或病變的組織及器官的功能,旨在治療創傷或疾病的學科。

我是大學畢業進入研究生階段時接觸到這門當時的新興學科-再生醫學。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門學科有別於其他傳統學科的特點:多學科融會貫通,彙集了各領域最新進展,與臨床結合特別緊密,能解決重要醫學難題,對挽救危重病人和降低創傷致殘率有重要意義……直到現在,我都覺得這些內容特別激動人心。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自己也從研究生、博士、博士後再到成為一名青年醫學科研工作者,一點點逐步成長和積累,開始了自己在再生醫學領域十餘年的耕耘。

Q:我國再生醫學領域,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王琳:我國的創傷醫學和再生醫學領域,在王正國、付小兵,顧曉松和周琪等多位傑出前輩的帶領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積累,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基礎研究、臨床應用和轉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研究成果很大程度地改變了臨床治療思路,使患者受益。所以可以說,我國的再生醫學,目前在國際上,已經佔據了領先的優勢地位。

敲開絲膠研究、應用及臨床轉化大門

在中國悠久的養蠶史上,人們長期用加熱法處理蠶繭,僅保留製作絲綢的絲素,去除粘連蠶絲的絲膠。絲膠,就成了無人問津的廢料。

在一次與學生討論問題時,王琳發現人們對絲膠的生物學功能認知並不完整,而絲膠的醫學應用屬於幾乎無人涉足的冷門領域,數千年來一直被人們棄置的絲膠,很可能就是她一直在尋找適用於組織修復的生物材料。

Q:您和團隊是如何一步一步,開拓絲膠的醫學應用研究?

王琳:再生醫學生物材料是決定創傷修復成敗的關鍵,科研工作者永遠在尋找更好、更適用於組織修復再生的生物材料,這也是學科發展的重要需求,所以我們也在不斷地尋求和研發這樣的生物材料。

當初我們測試了很多的生物材料,而對絲膠的研究最開始源於對這種材料的好奇:蠶絲是我們國家一種特有的生物資源,人們利用蠶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蠶絲的成分主要包含兩種,絲素和絲膠,其中,絲素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應用,但是絲膠是長久以來被當作繅絲行業的一種廢料所丟棄,而且人們對它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

起初,我們意識到人們對這種生物材料的認知非常有限,但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文獻時,我們注意到過去關於絲膠有限的文獻中,也存在許多謬誤和很不準確的地方,所以我們決定對它開展系統研究。

剛開始,是僅僅希望能夠清楚瞭解它各方面的特性。接下來,隨著我們對它的特性認識得更多,我們意識到這種材料可能適用於組織修復再生;之後,我們進一步通過系統的研究證明了絲膠其實是一種生物相容性相當好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多適用於創傷修復的獨特性質,因此可以作為一種良好的再生醫學材料。

基於上述結果,我們就進一步將它的應用拓展到了不同類型的創傷修復。目前,我們已將絲膠應用逐步拓展到了中樞神經、外周神經、心肌、軟骨、皮膚、骨骼肌的創傷修復以及腫瘤的治療等,並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一點點、逐步根據實驗結果推進的,絲膠是一種性能非常特別的再生醫學材料,我們對它的發掘、研究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Q:目前,絲膠的醫學應用研究進入到臨床試驗階段了嗎?最新進展如何?

王琳:我們長期致力於再生醫學的基礎和轉化研究,近年來,團隊在絲膠生物材料的創新研發及臨床轉化方面,開展了系統性創新工作並取得了重要進展。主要成果包括:

首次成功提取了結構完整並具生物活性的純絲膠;揭示了絲膠的重要生物學特性;率先報道了天然絲膠在創傷修復中的價值,為再生醫學研發了一類性能優越的再生醫學生物材料。

在此基礎上,我們成功研發了一系列性能優越的新型絲膠組織工程產品,針對不同創傷設計了相應修復策略並闡明瞭機制。在臨床前研究中證實其在中樞神經、外周神經、心肌、軟骨、皮膚、骨骼肌的創傷修復以及腫瘤治療中具有良好的修復及治療效果,對治療多種疾病和嚴重創傷意義重大。

迄今團隊已在Advanced 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高質量SCI論文60餘篇,被引用逾千次,其中12篇被選為權威期刊封面文章。已申請國際及國家發明專利20項,已獲批中國發明專利7項,日本發明專利1項,PCT國際發明專利1項。

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臨床轉化,但目前研究還處於臨床前研究的階段,我們希望在實驗室裡把這種材料的特性研究得更透徹,各方面的性能改進得更好,安全性完善得更好,將來進行臨床轉化的時候就能更快一些,走的彎路就能更少一些。

科研需要厚積薄發

對中國多數醫生而言,臨床與科研的關係頗具話題性。當前很多國內醫院強調,醫生在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科研工作,以申請課題、發表論文等指標要求臨床醫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臨床與科研不可得兼的尷尬局面。

作為80後女科學家,王琳時常勉勵自己和團隊,要在還年輕、創造力最好的時候,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一些既有創新性又有應用價值、對人民有用的工作。

Q:您如何看待醫學科研工作?

王琳: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從事原創的科學研究。科研工作的價值,歸根到底要看是否做出了真正有影響力的工作、解決了哪些重要的科學問題;或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能夠用於造福人類。

除了科研任務以外,我還承擔了大量的醫療和教學任務,醫教研三肩挑當然會非常忙,不可避免地犧牲很多休息時間,但是在我們這樣的大型綜合醫院,大部分我的同事們都是這樣的狀態,儘管有時大家會感覺疲憊,十分辛苦,但是每天面對病患的病痛和尚未解決的臨床難題,面對寶貴的生命,身為醫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仍驅使著我們不斷努力進取,不斷求索。

我們希望通過醫學科研的成果能夠提高臨床的診療水平,將來造福更多的患者,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將來能培養更多優秀的醫學科學家。

Q:對於青年醫學科研工作者,有何建議?

王琳:首先,要打好堅實的基礎,要注重培養自己的科研素養,包括實驗技能、基本概念以及對整個領域的瞭解,良好的科學訓練非常重要。其次,要有嚴謹誠信的科學態度,膽大心細,敢於探索創新,創新能力非常重要。最後,科研要有正確的目標,求真務實,不要急於求成,科研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很多積累。另外,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績還要意識到山外有山,要始終保持謙卑、學習的心,不斷進取。

Q:如何理解“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

王琳:其實不僅僅是科學需要女性,女性應該是社會的半邊天。但是現實情況常常讓我們意識到女性的潛能並沒有得到完全發揮,而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女性要成就自己的事業非常不容易,往往需要付出的更多,面臨的壓力更大,受到各種詬病更多,女性自尊自強自立還需要更多的正面榜樣;這一點,我們正在努力,一方面不斷地改善自己,一方面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所在的社會環境,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希望能夠激發女孩們對科研的興趣,鼓勵她們追求卓越,追求真理,實現自我的價值;因為,她們都有可能成長為棟樑之才,也代表了我們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相信行勝於言,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和行動來證明女性能頂半邊天。

首位吳階平醫藥創新獎80後獲得者王琳教授|​|再生醫學“新絲路”

2018年11月17日,2018年度吳階平醫學獎、吳階平醫藥創新獎頒獎典禮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行。作為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得者中首位80後,王琳顯得格外“耀眼”。

時隔近半年,但王琳仍記得,當時得知自己獲獎消息時的“欣喜和意外”。“我理解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沉甸甸的分量,自己獲得這個獎感到特別的幸運,” 面對榮譽,她保持了寧靜、平和的心態,“自己從各方面來說都還很年輕,今後的道路還很長,而科研工作需要像涓涓細流,一點一滴地彙集,不能產生絲毫的浮躁和懈怠,更不能躺在成績上睡大覺。”

2019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推薦評選工作啟動

為了進一步弘揚吳階平院士的高尚醫德和治學精神,鼓勵廣大中青年醫藥工作者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為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於2012年在吳階平醫學獎下設立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吳階平醫藥創新獎主要獎勵年齡在59週歲以下,在醫學、藥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重要創新性成就的優秀中青年醫藥工作者。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每年評選1次,每次評選出4-6位獲獎者。自設獎以來,先後有30位中青年專家獲得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2019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的推薦評選工作已按計劃開始。請登陸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的網站(www.wjpmf.org),點擊“醫學獎項”界面下的“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欄目,下載2019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推薦書,並瞭解《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獎勵條例》等相關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