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兒童叛逆期”,如何與孩子交流?

邵金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叛逆期,在叛逆期孩子大多都非常不聽話,不服管教。這個時候,作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尤為重要。

家長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讓孩子變得叛逆。想要孩子不那麼叛逆,你應該學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和選擇,不要總是跟孩子說這不對那不行。即便你知道他做出的選擇是錯誤的,你也應該溫和的開導他,或者讓他自己去嘗試一下失敗,這樣他不僅能夠自己理解對錯,他們心裡對你的所作所為也會表示感激。

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一定要切記不要大吼大叫宣誓主權,你應該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去跟他分享生活經驗,而不是將自己的姿態擺得高高的,給孩子心理造成壓力。陪伴他的時候讓他感覺內心溫暖了,這個時候再溝通就簡單多了。


海邊小布丁


今天講的是面對孩子叛逆期,與孩子的語言表達這一層面進行分析


最初的時候,孩子的思維非常單純,等到大一些,會有複雜化的發展趨勢,但是他的思維,仍然是不可逆的。所謂不可逆,比如你問孩子“你的姐姐是誰”,他能 回答出來。如果你問“你姐姐的弟弟是誰”,他就無法倒推回來。這就是為什麼前面那個例子,為什麼會有那麼神奇的反差效果。

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導孩子明白事件的邏輯順序,孩子也會更易理解和聽話。


少用複雜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為這些句子要麼孩子聽不懂,要麼孩子有被威脅的感覺,都無法起到好的溝通效果。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譬如不少媽媽愛說的:“你如果不聽話,我就不帶你出去玩兒之類”、“你如果不把飯吃飯,我就不給你吃零食了”。這種句 式,沒有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很容易造成親子溝通的不暢,而且總是負性的說辭,就像是在威脅孩子,反而會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戰媽媽設定的規矩。


 

孩子小的時候,判斷一切的標準非黑即白。


這種思維方式一直會持續到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


父親帶兒子看電影,兒子指著男主角問: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可是電影裡的人物角色,沒有那麼明顯的好壞區分。於是我這朋友就告訴兒子,這個人說不上好,也算不上壞。他兒子顯然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沒過多一會兒,兒子又開始問:那現在,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父親才回過神來。於是,換了個方式,很乾脆地告訴兒子:他是好人。他兒子這才長舒一口氣,滿意了。對孩子來說,他們完全無法理解,這個世界可以有東西既好又壞,既不好又不壞的。要麼是好的,要麼是壞的;要麼是黑的,要麼是白的,這就是孩子們的邏輯。


在孩子的語言能力有了發展以後,我們還會發現,孩子喜歡用“總是”、“決不”、“永遠”之類非常極端和決絕的詞,就是源於他們這個時候慣於單行線的思維模式。


為此,面對孩子含糊其辭是絕對行不通的。若你跟孩子說“不好說”、“都挺好”“你可以這樣一點點那樣一些”之類的話,孩子無法聽懂。所以,能夠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說的東西,就用黑白去說。不能的,就不說。如此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明確的是非觀。


下面是可供參考的家長在孩子叛逆期的語言表達:



多特兒童專注力


所謂叛逆,是因為孩子想做自己,叛逆不是一個需要矯正的錯誤,父母鼓勵孩子勇敢做自己,打開內心世界,尊重孩子的空間和規則!叛逆期分為幾個階段,可怕的兩歲,叛逆的七歲到九歲,叛逆爆發期十三歲。針對於這個幾個主要階段,如何與孩子交流呢?

1,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想要表達意見,用足夠的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適當給予建議和引導。瞭解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行為,鼓勵孩子探索新事物!引導孩子進行社交,學會分享!尊重孩子已經形成的內在規則和秩序感,不要輕易打破,不要頻繁更換生活環境和相處方式!

2,穩定孩子的情緒,換位思考。讓孩子保持愉悅的情緒,換位思考,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培養情緒健康,懂得感恩的孩子!

3,尊重孩子的隱私,給孩子減壓。不要探聽過多關於學校生活,社交方面的事情,給孩子足夠的生活支配空間,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過多的干涉導致孩子對父母抗拒或者產生失望情緒!有足夠隱私空間的孩子內心更強大,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好!

教育孩子,也需要虛心接受孩子的意見和看法,與孩子一起成長!


寶貝成長繪本


孩子叛逆期家長認為很難管教大多是在12歲左右開始的。孩子進去青春期後,孩子自主意識增強,對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依賴家長,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鼓勵和肯定,如果家長總是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和孩子說話,去要求孩子怎麼做,去批評他哪裡做的不好,這樣孩子會感覺自己的自尊心受傷害,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而厭煩,甚至會拒絕與家長溝通,孩子越大,家長這種感受越深刻。

孩子都會有青春期叛逆期,家長要做的就是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孩子遇到問題,不要去替孩子做決定,多給孩子出方法,讓孩子自己思考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果家長經常替孩子做決定,孩子有時候不理解,就會和家長出現隔閡,親子關係緊張。不利於青春期叛逆期平穩度過。很多小學很優秀,初中後很叛逆,大多都是家長不給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造成的。


彩虹家庭教育


其實在早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這塊“叛逆”這個詞有很大的爭議!

我個人也接觸好多從小就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孩子,這些孩子基本上不存在叛逆,他們的父母基本上和孩子的關係是那種亦師亦友的感覺。

孩子存在“叛逆”這種現象一般是由兩個原因:

1父母對孩子包辦的事情太多了,對於孩子有些寵愛過頭。

2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無論是哪種情況,這時候的孩子其實和父母的關係已經不好了。教育一般是先有關係後有教育,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你想,如果你和你愛人或者朋友的關係已經很糟糕了,他們說的話你還會聽嗎?

孩子更是如此,關係不到位,你是沒辦法溝通的,他根本聽不進去。所以最主要的是修復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關係到位了,溝通的問題還是問題嗎?

建立關係最快的方式就是高品質的陪伴,陪伴孩子的時候少看手機吧。一起互動做一些事情,有時候多問問孩子的想法,聽聽孩子的意見。最能和孩子拉近關係就是要麼你成為孩子要麼讓孩子才成為大人。

其實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堅持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共情能力。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父母改變一點點,孩子變化很明顯。

我是小於兒老師,以上個人見解純手打,如有幫助,還希望採納。如果你有任何育兒和家庭問題歡迎交流!


小於兒育兒


叛逆期其實是成長期——孩子一生必經的3次叛逆期

一、2到3歲,從嬰兒過度到幼兒

二、7到9歲,從幼兒過度到少年

三、12到15,進入青春期

典型的特點是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思考和行動,表現出來的行為是與家長對著幹,唱反調,情緒易失控,行為偏激。

這就像大蝦和螃蟹一下每一次退殼,都是一次成長,所以叛逆期恰恰是成長期,是機遇期。

是家長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好時機。

是培養孩子為自己負責的好機會。

是引導孩子合作,培養孩子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好機會。

最好的方法是家長提升溝通能力,學習一些溝通技巧。

比如非暴力溝通,EQ型溝通。三明治回應等。


叢冬旭鼓勵教育


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而且不同的家庭環境、孩子的成長經歷、都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叛逆期的孩子只是想證明自己長大了、所以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些事。在成人的角度有時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就造成了碰撞。沒有誰能徹底的解決這種問題、都是按方拿藥、大道理可能都知道、具體到個體教育就千差萬別了。我的觀點是從小多陪伴孩子的成長、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即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問題、能及時交流溝通、就不會產生多大的問題。缺少溝通交流、一旦遇到問題孩子拒絕和家長交流、問題就很難解決。我現在就正處在兒子初三的青春期、各種問題頻繁出現、讓你焦頭爛額,現在後悔的就是小時候缺少陪伴......

特別是一個孩子的家庭、更是傷透了心!各位好自為之吧、且愛且珍惜!


獨釣寒江雪30540604


怎麼?兒童也有叛逆期啦?兒童要真懂得叛逆那就好了,說明開始具備個性了。可惜這又是心理學家們的想當然,其實不過就是小孩兒常愛犯的小毛病,你往東他往西,你說上頤和園他偏要上游樂園,但是你想過沒有折衷一下逛動物園,不要以大人的興趣點丈量孩子,也別讓孩子的執拗左右了大人,頤和園是大人愛去的地方,遊樂園是孩子愛去的地方但花錢多,但你要告訴他雙方都妥協一下,我琢磨小孩兒不會反對。孩子處在兒童期對事物的認知都是直覺的感性的,他認為他是你的寶貝兒就應當要什麼你就給什麼,這不是叛逆,像青春孩子有了點理性認識又不成熟倒可勉強叫叛逆。關鍵要跟小孩兒平等交流,把你擺在一個和孩子是小夥伴的位置,他就跟你有親近感而不是年齡輩分強弱造成的隔疏感。大信息時代的孩子跟過去閉塞時期的孩子理應不一樣,我們不能沿襲舊的古訓那一套,帶孩子也要思變。


蛩嗚齋主


兒童叛逆,和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關係,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就容易叛逆,我家就是這個情況,父母天天爭吵,要不冷戰,搞得我也想弄點事情讓他們看看,可是我沒有,因為我現在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為了你的孩子,請處理好夫妻雙方和家庭的關係,畢竟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


情感名言雜錄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2—3歲寶寶出現的叛逆行為,被稱為是“寶寶叛逆期”;12-18歲出現人生的第三個叛逆期,即“青春叛逆期”。而6—8歲的孩子,則會出現“兒童叛逆期”。孩子在這幾個階段的叛逆行為,都屬於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那麼,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兒童叛逆期,和孩子更好的交流呢?

一、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理解對方的難處。

與人相處,有一顆同理心很重要。對孩子也是一樣,尊重孩子,換位交流,用同理心理解孩子,在溝通中關係自然就會比較融洽。

二、多渠道溝通。

面對叛逆心較強的孩子,若一味苦口婆心給他講大道理,是很難聽進去的。這就需要父母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改變溝通方式,不要強加自己意願給孩子。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親人而焦急擔憂的角色裡,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麼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在溝通中多觀察,運用恰當合理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多渠道和孩子做溝通。

三、父母要抓住孩子逆反心理的要點。

雖然孩子小,但孩子的叛逆的多一半來源於與父母的代溝。父母要分析原因,瞭解孩子需求,融入孩子的世界,實現良好的交流和溝通。

四、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還只是個孩子,但在他自己眼裡,他已經長大,有自己的主見。所以,這個階段的父母要放開自我,去了解孩子,嚴禁訓斥甚至打罵孩子。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是一種智慧,其中的道理相信多數父母都懂得,但是實踐起來就比較難。為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在孩子這個特殊的成長時期,必須多溝通,多總結,這樣才能獲得融洽的親子關係,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關注公眾號:現代教育中心(ID:neoelite),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同時,這裡還彙集好玩的英語知識、實用的育兒心得、豐富的學習資源,致力於讓父母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