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山位于安徽滁州,传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又称琅邪山。后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山的秀丽。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野芳园,出自“野芳发而幽香”。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醉翁潭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被传唱了千年,今天来到了琅琊山,登上了琅琊寺,逛一逛醉翁亭,也算是来到了课本上的美景地。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原以为醉翁亭就是一个亭子,没有想到,现在的醉翁亭因为历代官员的修补,现在已经是一处古建筑群。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这里是大门,从这里进入醉翁亭。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入内侧面有月亮门,桃李吐蕊,花期正好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醉翁亭名列四大名亭之首。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亭下有古碑刻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坐于亭子中,冥想片刻,似与古人对话,仰天大笑出亭去!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心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亭子后面的曲折院落,幽静古朴,历史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古梅亭,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称赏梅亭。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亭西的一株千年“欧梅”据说为欧阳修亲手所种。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醉翁亭总面积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太湖名石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出意在亭向西拾级而上,有一方池跃入眼帘,池中的石礅上有亭耸然而立,这便是影香亭,亭上一联极为恰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传说当年欧阳修常在这里与友人共饮,曾仿晋人作“曲水流觞”,为后世引为趣谈。后人在“九曲流觞“处建意在亭,并仿欧阳修戏水饮酒作乐,亭似苏州园林建筑,十分古雅。亭下有曲水流觞的沟槽。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冯公祠,冯公祠的楹联是:泉声如听醉翁吟;海日已照琅琊山。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环滁皆山也,滁州因琅琊山而享誉四方。能看到潺潺的溪水在山间流淌,溪边用砖石围出让泉,即《醉翁亭记》里描写的泉水。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山为我国24座文化名山之一。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山地处亚热带北部边缘和暖温带的南端,是南北植被类型的过渡地带。混交的树种繁多,各具特色,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古道,条石铺成,蜿蜓于山腰,由低渐高,平坦而幽深。古道两旁树木参天,枝叶茂盛,形成天然棚盖,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途中经深秀湖,湖上的九曲桥连着湖心亭。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一路山行,来到古琅琊寺。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寺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楼阁错落有,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因为中国历史的曲折离奇,佛教也是天上地下的待遇不同,这里的寺庙也是屡毁屡建。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拾级而上,去无梁殿,路过三天门。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鸟鸣古寺,老树盖顶,杂草出于石缝,人生如意处唯有攀登。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琅琊寺中最大的看点在于无梁殿,红色砖墙砌成,无一木梁,始建于东晋,元代在原址上复建,有趣的是佛教寺庙的殿堂里却供着道教的玉皇大帝,殿堂的五扇拱门上有伊斯兰教风格门券装饰,具有明显的元代宗教建筑特色。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濯缨泉,又称庶子泉,为唐时滁州刺史李幼卿开发,泉面约9平方米,深约3米,泉流出石罅中,清冽见底,味甘可口。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雪鸿洞,天然形成的一处佛殿。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唐诗人韦应物曾在此留诗,但他最有名的一首诗是: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洞内石壁上的刻字,南无释迦牟尼佛。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群殿上下幽深,空山不见人。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寺后的袛园,如同一处特殊的园林。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崖壁的摩崖石刻,心即是佛,南无阿弥陀佛。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醉翁亭记

宋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探幽琅琊山,拜读醉翁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