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營養及保健功效知識

一、營養價值

荔枝是果中佳品,果實心臟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數鱗斑狀突起,呈鮮紅、紫紅、青綠或青白色,假種皮新鮮時呈半透明凝脂狀,多汁,味甘甜。含有豐富的糖分、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是有益人體健康的水果。

營養學研究發現,每100克荔枝果肉含葡萄糖17克(其中5%為蔗糖)、蛋白質1.5克、脂肪1.4克。荔枝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磷、鈣、鐵、枸櫞酸、多量遊離精氨酸和色氨酸。荔枝核含皂甙、鞣質,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原降低。

1.荔枝所含豐富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荔枝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4.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荔枝的營養及保健功效知識

二、保健功效

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道:常食荔枝補腦健身、治療疔腫、開胃益脾。乾製品能補元氣,為產婦及老弱之補品。清代王世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荔枝甘溫而香,通神益智,填精充液、闢臭止痛,茲心營養肝血。果中美品,鮮者尤佳。”可見荔枝果實具有一定的藥效和滋補作用。 醫學研究還表明,荔枝對某些疾病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在流行於民間多用其食療方法治病:

1.荔枝幹50克、海藻、海帶各15克,黃酒適量加水煎,每日一劑,可治頸淋巴結核;

2.荔枝幹果5個、淮山藥15克、蓮子10克、大棗10枚,水煎或煮粥食用,治脾虛洩瀉;

3.荔枝幹10枚、大棗10枚,加水同煎,每日服1~2次,治貧血和產後血虧虛弱症;

4.荔枝35粒、龍眼30粒、蓮子30粒、葡萄80粒、大棗30粒,中等大鴨一隻(不要太肥)、酒、鹽、蔥、姜、味素、清湯各適量。製法:先將淨毛後的鴨從頸部開一小口,掏淨內臟,放開水鍋中汆一下取出,再用涼水衝淨,然後把上述五果及配料、清湯一碗倒進鴨腔內,並用細繩把鴨頸部開口紮緊,用瓷缽盛託,上籠加蓋蒸煮1~2小時,到鴨肉軟爛為度。此食療方名叫“鴨袋五果”,既美味又能養血益智、安神補腎、延年益壽,實為果品療方的一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