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7日上午,市委書記宋朝華率南充市黨政代表團一行來到眉山市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實地考察,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前排右一)等陪同考察。記者 吳小蓉 攝

南充新聞網訊 (特派記者 張德利)初夏時節,廣袤的眉州大地群山堆綠、層林盡染、生機勃發。

5月6日至8日,市委書記宋朝華率南充市黨政代表團赴眉山市學習考察,學習眉山市項目推動、對外開放、創新驅動、生態環境保護、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經驗。一路走來,眉山市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可喜變化,讓南充黨政代表團一行深感震撼、深受啟發。

“此次眉山行,為取眉山經。”宋朝華滿懷深情地講述此次學習考察的三個目的:一是為貫徹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和全省文旅發展大會精神而來;二是為對標先進學習取經而來;三是為加強合作共謀發展而來。3天的時間裡,代表團一行馬不停蹄、學習考察,思考感悟、收穫滿滿,帶回了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好經驗。

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佳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十慶,市政協主席王影聰,市委副書記、天府新區眉山黨工委書記黃劍東分別陪同。南充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險峰,市政協主席吳小可參加考察。

做優“長板” 鋪就綠色發展之路

綠色,是眉山的底色,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9.5%。進入青神縣境內,成片的竹林在雨中更顯翠色。

小小竹編成就了大產業,在這個產業鏈條上產生了巨大的“磁場效應”,數以萬計的農民吃上了“竹編飯”。

代表團一行來到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參觀考察,竹城竹業竹文化靚麗呈現。71歲的國際竹藝大師、竹編藝術城董事長陳雲華現場演示了竹編工藝,但見用鋒利的刀子將一塊竹蔑劃破,再層層剝開,薄如絹、細如絲,讓人為之驚歎。

青神竹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內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竹器具的發展歷程,講述竹在人類發展歷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重點從“器、匠、師、門、法”五個切入點,全面解讀青神竹編。全世界最大的彩色竹編《蔬園》、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等竹編藝術瑰寶,讓大家全方位、立體化感受和體驗青神竹文化。40餘個國家竹編精品展示和國內外著名竹詩詞名家字畫賞析等歷歷在目。近年來,青神縣大力發展竹編、竹紙、竹鋼三大竹產業,竹編藝術品出口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宋朝華說,小小竹編做成了大產業、大品牌、大市場,三次產業融合得好,既富縣、又富民,既是朝陽產業、又是引爆產業。

綠樹蓊鬱、芳草青青、花團錦簇。來到位於彭山區錦江鄉的中法農業科技園,代表團一行考察了已建成的莫奈花園、葡萄莊園、薰衣草園。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整個項目佔地面積12000畝,總投資300億元,建設週期6至8年,打造集生態農業、全域旅遊、國際康養、品牌文創等於一體的鄉村振興創新示範區。

“理念新、規劃好、推進快。”宋朝華對其發展模式和成效給予讚許,當即要求高坪區和項目實施主體單位要密切配合、強化保障,加快推進南充中法農業科技園建設,進一步優化提升園區景觀,豐富園區文化內涵,配套推進法式小鎮建設,確保儘早開園。

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是2019年全省重點項目,項目位於眉山天府新區視高區域和牧馬區域,計劃總投資約30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330萬平方米,將依託日本第一大醫療機構德州會醫療集團、第一大養老機構禮愛株式會社等知名企業,打造精準醫療服務體系和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新體驗基地。建成投運後,預計年產值60億元人民幣,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

代表團一行參觀考察後認為,幾百億的大項目成功落地建設,源於有一個良好的區位優勢、開明開放的投資環境,這就是招大引強的最好例證。

“大家來學習考察,關鍵要學習他們抓對外開放、招大引強的做法。”宋朝華要求,要堅定不移實施好“產業年、項目年、開放年”行動,我們參觀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放思想的過程。要敢於算大賬、算長遠賬、算髮展賬,敢於配套政策,真正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

做強“支撐” 夯實高端產業發展之路

今年以來,眉山市委全面實施“135”總體思路,鎖定“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定位,加快構建“三區協同、競相發展”區域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融入成都、全域開放”開放合作新態勢,將做強產業“支撐”,作為興市富民之舉。

代表團一行來到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考察天府新區眉山片區規劃。大家駐足觀看規劃沙盤,認真聽取眉山天府新區發展定位。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圍繞率先融入成都、承載高端產業,突出“一核兩翼”佈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數字經濟、高端服務等產業及總部經濟。

一年多的時間,成功引進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加州智慧城(森林硅谷)、川港合作示範園等一批重點項目,新簽約項目17個,協議總投資達2505億元。去年整個新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手筆大、魄力大、力度大!”宋朝華現場點評:眉山天府新區堅持了規劃引領、基礎先行、項目為王,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範區,聚集了眾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值得南充學習借鑑。

隨後,代表團一行考察參觀了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園區負責人介紹,項目計劃總投資80億元,用地800畝,將依託聯想全球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建設“兩中心、兩基地、一示範社區”。建成投運後,預計年產值超60億元,帶動就業1萬人以上。

在考察時得知,該項目將引入聯想系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打造新經濟產業園區,打造千億規模高科技產業集群,必將助推眉山產業升級、城市升級、消費升級。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90天,刷新了“眉山速度”。

“看了很震撼!”宋朝華感嘆道:中法、中日、中美、中英等外向型項目進入了眉山天府新區,這是持續加大對外開放、招大引強的生動實踐。

來到正在建設之中的信利(仁壽)高端顯示項目,大家考察了一期車載顯示、手機顯示生產流水線,聽取了相關負責同志關於該項目的建設投資情況。該項目是眉山建區設市以來最大的單個工業投資項目,總投資443億元,建設高端車載及智能終端顯示生產線,項目達產後年產值277億元,年繳稅收21.6億元,解決就業8000人以上。

當地幹部介紹,引進一戶高端產業,帶來一群配套企業。主要源於政府打造載體,水電路訊和標準廠房一步到位,先築巢後引鳳,成為眉山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實路徑。

大家越看越興奮,越看越起勁。觀念相互碰撞,思維豁然開朗:通過靈活的政策、優越的環境和優良的服務,真正讓投資者安全、讓投資者有回報,構建“你發財、我發展的”雙贏格局。

“招引400多億元的單體電子信息項目,這就是招大商、招好商的體現,這就是高端產業、產業高端的體現,這就是思想大解放、政策大配套、環境大優化的結果,值得我們學習。”宋朝華要求,我們要學以致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視野,真正把大項目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

做實“文旅” 走出旅以文興的融合發展之路

文旅融合發展,是此次學習考察的重點,也是貫徹落實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精神的南充行動。

代表們一行來到黑龍灘文化旅遊發展示範區考察,但見寬闊的湖區內島嶼星羅棋佈,碧波萬頃,水天一色,被譽為“西蜀第一海”。

景區秉承“生態發展、環保優先”的理念,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提升保護”的思路,大力發展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老等生態產業。先後引進投資200億元的雲南城投長島旅遊度假區、投資400億元的中鐵黑龍灘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和投資30億元的康養醫療小鎮等重大旅遊產業項目,著力打造休閒康養度假基地、生態綠色環保基地、智慧製造基地。截至目前,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8億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資31億元。

當地負責人介紹,黑龍灘風景區周邊5個場鎮的生活汙水進行了統一收集處理,對周邊農村面源汙染實施了綜合治理。新增了5000畝林地,3500畝生態公園。

宋朝華說,眉山在推進文旅項目當中,先規劃、後實施,先保護、後開發,是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具體體現。這些經驗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

代表團車隊駛入高速洪雅出口,一幅“要想身體好,常往洪雅跑”的形象廣告語格外引人注目。廣告語的背後折射出這裡的良好生態,其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轄區內的瓦屋山與峨眉山並稱“蜀中二絕”,是全球最高、亞洲最大的桌山。日出、雲海、佛光、聖燈以及“三個太陽”形成了瓦屋山獨特的氣象奇觀,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目前,眉山市正全力打造瓦屋山中瑞國際山地旅遊度假示範區。

洪雅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介紹,政府主導規劃,企業主體參與,市場化配置資源。在充分考慮瓦屋山的資源稟賦、承載能力的同時,堅持生態為重、保護先行,聘請國際知名旅遊規劃設計團隊瑞士施泰內爾公司,對瓦屋山保護區核心區外的28平方公里、11個村落整體規劃設計。建成投運後,預計每年吸引遊客達200萬人次以上。

“瓦屋山文旅示範區定位為國際康養、旅遊度假目的地,這個定位很好,可以說,眉山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幹在了實處、走在了前列,給我們作出了示範。”宋朝華高度讚賞眉山文旅融合發展“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推進模式。

8日下午,代表團一行參觀考察了素有“煙雨柳江”之稱的柳江古鎮。這裡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有中西合璧曾家園、川西風情吊腳樓、親水臨河古棧道、百年民居匯老街,還有禪修光明寺、聖母山碑林、千年古樹等特色景點。

大家認為,這裡的歷史文化遺蹟保護得好、傳承得好、利用得好,走出了旅以文興的融合發展之路,為我們下一步建設特色文旅小鎮提供了經驗。

曾在眉山市工作八年多的宋朝華,此次率南充市黨政代表團考察,感受很深、體會頗多。他說,八年眉山路,難忘眉山情。這是我離開眉山三年多時間,第一次回到眉山,也是我擔任南充市委書記以後第一次帶領黨政代表團到市州學習考察的第一站。再次踏上眉山這片深情的土地,倍感親切、倍感溫暖。特別是眉山發展的日新月異讓人震撼,眉山幹部的幹事激情讓人欽佩。眉山市委實施“135戰略”擘畫未來手筆大,打造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魄力大,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力度大。

宋朝華說,眉山是天府新區,眉山是環成都經濟圈的核心部分,眉山是四川的經濟發達地區,眉山是對外開放高地。就南充來講,南充屬於發展滯後的川東北經濟區,是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我們這次到眉山來,就是主動學習、主動融入、主動接受輻射。近年來,眉山堅持走國際視野、世界眼光的開放之路,堅持走項目重大、高端產業的發展之路,堅持走轉型發展、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在很多方面創造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我們要主動學習、學以致用。眉山的現代農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對外開放、招大引強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就南充來講,南充是農業大市、文旅大市,兩市合作空間很大、合作潛力無限,我們都是追夢人,讓我們一起奔跑,共同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宋朝華充滿深情地說,曾是眉山人,永祝眉山好。雖然離開眉山三年多,說真話,我在眉山工作8年多,但我對眉山的感情愈來愈濃,對各位老朋友、新朋友的真情厚誼銘記於心,我將永遠心繫眉山、情繫眉山、感恩眉山。這裡,我衷心祝願眉山發展蒸蒸日上、更快更好!衷心祝願眉山人民生活美滿、幸福安康!

慕新海代表中共眉山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和350萬人民,對南充市黨政代表團來眉山考察指導、傳經送寶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

慕新海說,眉山深入貫徹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省委給眉山“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的新定位,堅定不移招引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合作項目、創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彙集一批高精尖人才、打造一支具有開放理念和水平的幹部隊伍,目前成效初顯。南充是川東北重鎮和四川區域中心城市,是紅色沃土和文化名城,在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特別是在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創造了很多寶貴經驗,值得眉山學習借鑑。

慕新海說,南充和眉山淵源很深、緣分很深、情誼很深,希望兩地常來常往、多來多往,進一步加強互動交流、深化區域協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兩市應有的貢獻。

“差距就是潛力,更是動力。”通過學習考察,代表團成員進一步加深了對自身不足的認識,堅定了抓產業、抓項目、抓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眉山市領導何迎曉、汪樹槐、陳萬忠等分別陪同考察。南充市領導廖倫志、賈德華、伍定、陳大紀、王忠臣、陳科、李在偉、朱華、張根生、沈一凡,市委秘書長李洪君,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