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縣嶺背鎮地名及人口變遷


于都網

引子

嶺背境內有雩山,位於嶺背圩西面。據《太平寰宇記》:相傳昔人祈雨於此山下,故名雩山。嶺背屬半丘陵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溪水自西北往東南流入梅江,境內梅江自東往西南流,最高點大壩大隊鴨婆壟山,海拔710.7米,最低處黃金潭,海拔120米。

嶺背,以地形得名。嶺背圩後山似虎,原名“虎嶺背”,後人認為虎兇不吉,改稱“嶺背”。解放前タ第四區(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水頭鄉,1958年9月將嶺背水頭等地成立水頭公社,同年11月將陽田、大塘公社併入水頭公社,1961年8月劃分為嶺背、水頭、大塘、陽田四個公社,1965年8月大塘、水頭公社併入嶺背公社,1968年10月陽田公社併入嶺背公社。東南坑的禾鐮、銼刀,傳統名牌產品,遠銷南洋群島等地。

于都縣嶺背鎮地名及人口變遷


嶺背鎮地名及人口變遷(一)

嶺背圩 位於縣城西北面梅江北岸黃泥嶺下。後嶺似虎,始名虎嶺背。清咸豐八年孫氏開圩,初名長興圩,後改樂富圩,至民國初期才改稱嶺背圩。農曆一、四、七為圩日。孫氏從龜形遷此。

【嶺背大隊】屬丘陵,多黃泥山丘。以駐地嶺背圩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嶺背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嶺背大隊,1961年屬嶺背公社稱嶺背大隊。

龜形 在嶺背圩北偏東黃泥崗坂上。地形似龜,故名。明代孫氏從寧都遷入,謝氏於清代從仙下觀背遷入,曾氏於民國初年從仙下遷入。

坳子腦 在嶺背圩北偏西山坳上。以地形得名。孫氏於明朝從長灘遷入。

大坪腦

在嶺背圩北偏東黃泥崗坂上。以地形得名。孫氏於明代從圍腳下遷入。

率口排 在嶺背圩北偏東山丘下小溪邊。對門山似鯉魚下水,建村於鯉魚出口處,原名塞口排,後諧音為率口排。孫氏於明朝從寧都遷入,胡氏於清代從胡屋圩遷入。

廟角下 在嶺背圩東面梅江河畔山丘下。因村後有廟得名。明朝鐘氏從安遠遷入。後有孫、鄒氏入居。

胡屋圩 在嶺背圩南偏西梅江河畔黃泥崗上。原是圩場,胡氏開居,於明朝從湖南遷入。

【留坑大隊】地屬山區。西靠雞公山,溪水南流。以駐地留坑片村為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下拔鄉。1958年屬陽田公社元峰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元峰大隊。1872年析出留坑大隊。

王坑 在嶺背圩西北面。王氏開居,王氏遷。林氏於清初從興國遷此。

對門排 在王坑北偏西雞公山下嶺排上,與小東坑兩對面,故名。廖氏從馬安遷此。

小東坑 在王坑北偏西山坑東面嶺腰上。地盤比大東坑小,故名。清初王氏從車頭遷入。

長坑子 在王坑東北面長坑裡。清初鍾氏從小嶺遷此。

雞心嵊 在王坑西北面雞公山嶺腰窩上。清初羅氏從豬欄前遷入。

山塘尾 在王坑東北面坑尾山塘邊。王氏於清末從珏田遷入。

留下安 在王坑西偏北雞公山嶺腰上。原是庵擴建成住家,故名留下安。清末康氏從康屋遷此。

豬欄前 在王坑西北面山坑嶺腳小溪邊。拆掉先前豬欄建村,故名。羅氏於清末從灘下遷此。

旗背嶺 在王坑東北面山坳上。後山如旗得名。清初淩氏從尋烏汀崗遷此。

坳背 在王坑東北面旗背嶺坳上。清初康氏從康屋遷入。

荒田面 在王坑南畫坑溪嶺排上。原是荒田,故名。康氏於解放初期從松木坑、塘子坑遷入。

楊屋 在王坑南偏西山坑嶺腳小溪邊。楊氏於清中從會昌黃竹蔸下遷此開居。

青山腦 在王坑南偏東山腰上。背山鬱郁,故名。清末康氏從油坪遷入。

【蘭龍大隊】地屬山區。村莊分佈在山腰和嶺上。山高路窄。以駐地蘭龍坳命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禾溪鄉。1958年屬陽田公社稱蘭龍大隊,1968年屬嶺背公社稱蘭龍大隊。

蘭龍坳 在嶺背圩西北面蘭龍山腰坳上。1968年張氏從對門嶺遷入。

登雲山 在蘭龍坳北偏西高山腰上。山高入雲得名。原是教堂,建於清朝。1968年改建成住房,張氏從福建遷入。

山腦 在蘭龍坳西北面高山腰上。清中游氏從興國留龍上正坑遷此。後有周、吳氏入居。

中木坑 在蘭龍坳西北面高山腰上。居山坑之中,樹木多而得名。清末王氏從東溪遷此。

北斗山 在蘭龍坳北面山頂上。高山望北斗,故名。王氏於清末從老屋遷此。

蛇腳 在蘭龍坳西北面山坑嶺腳下。後山似蛇,故名。清末李氏開居,李遷。熊氏於1958年從塘溪遷入。

中塅子 在蘭龍坳北偏西兩坑匯合口塅中。清中吳氏從興國草坪遷入。

大背坑 在蘭龍坳西偏北山腰上。以山坑較大得名。清末張氏從興國留龍遷入。

牛頭嶺 在蘭龍坳西偏北山坑嶺腳下小溪邊。後山似牛頭得名。王氏於清末從鴨尾斜遷入。

老屋 在蘭龍坳東北面山坑嶺排上。王氏於明初從福建遷此。

安子下 在蘭龍坳東偏北山窩庵下面。王氏於清中從鴨尾斜遷此建村。庵於清末拆除。

上屋 在蘭龍坳西偏北山坑嶺排上。駐小溪上游得名。王氏於清中從鴨尾斜遷此。後有郭、張、羅氏入居。

對門嶺 在蘭龍坳東偏西坑尾嶺排上。與老屋兩對面,故名。明末張氏從福建遷此。

馬腦 在蘭龍坳東偏南山坑嶺排上。後山形似馬頭得名。王氏於清末從安子下遷入。

獅龍背 在蘭龍坳南偏西山坑嶺排上。後山形似獅,故名。淩氏於清中從旗背嶺遷此。

【大壩大隊】地屬山區。北靠烏仙崬,東依騰雲山,坑溝交錯,山道逶迤。以駐地大壩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上營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大興大隊,1908年屬嶺背公社大壩大隊。

大壩 在嶺背圩東北面山下溪邊。建村於小溪壩邊,地盤較大,故名。謝氏於清朝從水頭大屋遷入。

鴨婆龍 在大壩北偏西高山窩上。地盤小似鴨籠,故名。清朝謝氏從大屋內遷入。

上寮 在大壩北偏西高山上。原系山寮,故名。清朝邱氏從上營雲田崗遷入。

上高嶺背 在大壩東北面山坑嶺腳下。居下高嶺上方得名。清朝邱氏從於都縣城遷入。

嶂坑 在大壩西北面烏仙坑崬腳下。以建村於高山腳下坑裡得名。清朝謝氏從水頭大屋內遷入。

梓木林 在大壩北偏東山腰上。以木梓山得名。清朝邱氏從上營雲田崗遷入。

鳳形下 在大壩北偏東山腰上。後山風凰形,故名。謝氏於清中從大屋內遷此。

杉坑 在大壩北面山腰窩上。因杉樹多得名。謝氏於清中從大屋內遷此。

下高嶺 在大壩東北面騰雲山北麓小溪邊。居上高嶺背下方得名。熊氏於清朝從塘外羅屋遷入,隨後劉、黃氏入居。

銅鑼燕 在大壩北偏西山腰嶺埂上。建村於一丘圓形的田邊,故名銅鑼緣,後寫成銅鑼燕。謝氏於清中從大屋內遷此。

山棚坑 在大壩西北面山腰上。原是深山密林中的山寮,故名。1970年邱氏從馬嶺坑遷此。

小禾溪大隊】東西多山坑屬山區,中南沿溪屬丘陵。以小禾溪片村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禾溪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小禾溪大隊,1968年起屬嶺背公社稱小禾溪大隊。

上村 在嶺背圩北偏西山腳下。居下村廟上方得名。溫氏開居,明末劉氏從興國遷入,後有陳、李、謝、楊、王等氏入居。

嶂面排 在上村北偏東嶂坑後面高山下。清中楊氏和溫氏開居,二氏歿,謝氏於清末從大屋內遷此。

牛欄坑 在上村北偏東山坑嶺腳下。坑中水草豐茂好放牛,故名。清末何氏從梓山遷入。

水ロ 在上村北偏東山坑嶺腳下水口邊。清末何氏從梓山遷此。

陽屋面 在上村東北面山坑嶺腳下。座東向西陽光充足得名。劉氏於清初從上西片遷此。

佰公背 在上村西北面山坑小溪邊。王氏於明中從廣東梅縣石馬遷此。

龍下 在上村西北面山坑小溪邊。左右兩邊田壟,原名壟下,後寫成龍下。王氏於明中從廣東梅縣遷入。

石子前 在上村西北面山坑小溪邊。屋後石頭多得名。明中王氏從廣東梅縣遷入。

大叉ロ 在上村西北面山坑小溪匯合口水庫壩下。歐陽氏於清中從仁風遷此。

賴屋 在上村南偏東溪邊皊腳下。賴氏於明末從廣東遷入。

圳背 在上村南偏東溪邊山腳下。以村前水圳得名。陳氏於明末從福建遷入,李、賴氏隨後入居。

下村廟 在上村南偏東溪邊嶺腳下。以古廟得名。元初劉氏從廣東興寧遷此。後有孫、謝氏入居。

【元峰大隊】地屬山區。屋場分佈在山腰和坑逕嶺腳下。以元峰坊為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下拔鄉。1958年屬陽田公社稱元峰大隊,1968年屬嶺背公社稱元峰大隊。

龜形 在嶺背圩西北面。解放前タ金氏從嶺背圩遷入。

松木坑 在龜形北偏西山坑嶺腳下。因松樹多得名。清初康氏從康屋遷此。後鍾氏入居。

蕉背坑 在龜形西北面山腰窩上。以坑中芭蕉得名。清中廖氏從珏田遷入。後康氏入居。

盧壩 在龜形北面山坑溪壩邊。盧氏開居,盧遷,明朝康氏從康屋遷入。

上山背 在龜形西偏北高山腰。居片村山背上方得名。劉氏從陽田遷此。後有陳氏從半嶂遷入。

康屋 在龜形東面山坑小溪邊。康氏於明中從泰和縣遷此。

下山背 在龜形西偏北山腰上。居片村山背下方得名。清中龔氏從排上遷此。

印丘 在龜形東偏北高山腰上。屋前一丘田圓形似印,故名。陳氏於清中從半嶂遷此。

排上 在龜形西面坑溪排上。龔氏於清中從上營村遷入。

大面 在龜形東偏南高山腰上。以屋背大嶺面得名。黃氏於清末從均坑遷此。

楊梅坑子 在龜形東偏南高山腰上。因楊梅村多得名,清末劉氏從禾溪埠遷此。

馬坳 在龜形西偏南山腰坳上。山形似馬鞍得名。謝氏於清末從上拔遷入。

上拔逕 在龜形南面山坑小溪邊。居下拔上方得名。清末謝氏從謝屋遷入。

均坑 在龜形東偏南高山腰窩裡。梯田大小坳勻,故名。陳氏於清中從半嶂遷此。

臘塔泥 在龜形南偏東山坑小溪邊。因爛泥田多得名。謝氏於清中從興國遷此。

嶺子腦 在龜形東南面山腰上。地勢高而得名。楊氏於清末從楊屋遷此。

【太陰山大隊】地屬丘陵。北有騰雲山,東有青秀山,間隔坑塅,大壩溪水自北南流。以駐地太陰山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上營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太陰山大隊,1968年併入嶺背公社上營大隊,1972年恢復太陰山大隊。

太陰山 在嶺背圩北偏東,騰雲山腳下小溪邊。以騰雲山為名,後諧音太陰山。肖氏於明朝從興國遷入。

水頭石 在太陰山西北面山坑嶺腳下。小溪石頭多得名。清朝邱氏從大屋內遷入。

菜坑 在太陰山東偏北青秀山西麓坑裡。宜種疏菜得名。方氏於清朝從仙下遷入。

椑子樹下 在太陰山東北面山腳下。盛產稗柿而得名。邱氏於清朝從福建耙泥塢遷入。

洋布坑 在太陰山西北面坑口山腳下。因種藍子產土靛染布得名。謝氏於清朝從大屋內遷入。

船形塘 在太陰山西北面溪邊崗坂下。有口船形魚塘,故名。邱氏於清朝從椑子樹下遷

入。

蒲杓

在太陰山東偏北溪邊。後山形似蒲杓得名。方氏於清朝從仙下遷入。

石板丘 在太陰山西南面山腳下。屋基原是一丘石底田,故名。龔氏於清代從銀坑遷入。

黃泥石 在太陰山南偏東山下小溪邊。因黃泥土沙石多而得名。清代王氏從車頭遷入。

光坪 在太陰山南偏東塅邊山腳下。村側有大崗坂,原名崗坪,後寫成光坪。明朝陳氏從上營遷入。

【山田大隊】屬山區地帶。屋場分佈在山坑腳或山腰,溪水東南流。以山田片村為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禾溪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山田大隊,1968年擴社並隊後屬嶺背公社禾溪大隊,1972年恢復山田大隊。

楓樹下 在嶺背圩北偏西。以屋後大楓樹得名。清同治鍾氏從贛縣遷入。

老屋場 在楓樹下北偏西高山腰上。謝氏於清中從水頭遷此。

艾子嵊 在楓樹下北偏西高山腰上。山中有艾得名,清末蔡氏從新屋裡遷入。

西坑子 在楓樹下西北面山坑窩裡。居山田西面,故名。清中韓氏從興國留龍遷此。

老安 在楓樹下西北面山腰上。原有一座庵,故名。鍾氏於清末從楓樹下遷此。

左沙龍 在楓樹下北偏西山坑嶺埂上。以方位得名。蔡氏於清末從新屋內遷入。

水路山 在楓樹下北偏西山坑嶺腰上。後山似手爐,原名手爐山,後諧音成今名。孫氏於清末從興國留龍遷入。

烏石腦 在楓樹下西北面山腰上。以屋側烏色石壁為名。孫氏於清中從興國留龍遷此。

新屋裡 在楓樹下北偏西山坑小溪邊。清中蔡氏從黃金坑遷此。

崗腦 在楓樹下西偏北山丘上。以地形得名。蔡氏於清末從新屋內遷此。

石壁窩 在楓樹下西偏北山腰石壁窩裡。清末李氏從禾溪中街遷入。

豬頭面 在楓樹下東偏北山坑小溪邊。以地形得名。李氏於清中從臺背遷入。

小陂 在楓樹下東偏南山坑小溪邊。以村前小陂為名。清中李氏從禾溪街遷入。

雙半坑 在楓樹下南偏西山腰上。因松樹多而稱松背坑,後諧音成雙半坑。清中李氏從石溪圳遷此。

臺背 在楓樹下南偏東山坑嶺腳下。後山似方臺,故名。清初李氏從禾溪寺前遷此。

秧場排 在楓樹下南偏東山坑嶺排上。村前農田適宜育秧,故名。清初李氏從青水遷此。

茶頭坑子 在楓樹下南偏西坑尾山腰上。因油樹多而得名。清末胡氏從竹子背遷入。

竹子背 在楓樹下南偏東山坑嶺腰上。因竹子多而得名。胡氏於清中從胡屋圩遷此。

銅子下 在楓樹下南偏東山坑嶺腳下。以後山油桐樹為名。民國年間胡氏從竹子背遷入,同居周氏。

【禾溪大隊】地屬丘陵。四面山坑,中部大,溪水東流。以駐地禾溪街為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禾溪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禾溪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稱禾溪大隊。

禾溪街 在嶺背圩北偏西山腳下。古時開過圩場而得名。黃氏於宋末從興國遷入,後有李氏於元朝從福建上杭遷入。

下凌角寨 在禾溪街西北面高山下。居凌角寨下方得名。黃氏於明末從禾溪街遷入。

凌角寨 在禾溪街西北面高山下。後山有隻寨,因山崩裂成凌角形,故名。清初鄧氏從廣東梅縣竹子圍遷此。

崬腳下 在禾溪街北偏西北斗山腳下小溪邊。清初張氏從蘭龍對門嶺遷此。

排腦 在禾溪街北偏西山坑嶺排上。李氏於明初從禾溪街遷入。

石屋背 在禾溪街東偏北塅邊崗坂上。石氏開居,石遷。明初李氏從福建上杭遷此。

大灣內 在禾溪街西偏山腳溪灣內。蔡氏於明中從西郊遷此。

坪南 在禾溪街東偏南溪邊山腳下,居崗坂南面而得名。李氏於1947年從鄭屋遷入。

寺前 在禾溪街西南面溪邊山腳下。因村西有一寺廟得名。明初李氏從禾溪街遷入。

竹圍下 在禾溪街南面坑口邊山腳下。周竹子多而得名。李氏於明代從禾溪街遷入。

桂坑排 在禾溪街南偏東塅邊嶺排上。因桂花得名。明朝李氏從禾溪街遷入。

坑口 在禾溪街南偏東坑口小溪邊。李氏從禾溪街遷入。

溜坂坑 在禾溪街南偏西山坑嶺腰上。此地古人伐木鋸板,木板從山上溜到山下,故名。黃氏於清初從於都縣城遷此。

竹背坑 在禾溪街南偏東山坑嶺腰上。屋前毛竹多而得名。謝氏於清初從禾溪埠遷此。

【下拔大隊】地屬山區。以下拔片村為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下拔鄉,1958年屬陽田公社稱下拔大隊,1968年護社屬嶺背公社稱下拔大隊。

張屋 在嶺背圩西偏北山下小溪邊。張氏從上半嶂遷此。

坪背嶺 在張屋西偏北山坑嶺排上。原名排背嶺,後諧音成今名。清末楊氏從留坑的楊屋遷入。

廟前 在張屋東偏北山坑小溪邊。村後建有廟宇得名。清末賴氏從會昌自鵝遷入。1964年將廟拆除。

劉屋 在張屋西面山坑小溪邊。清中劉氏從陽田的新屋遷此建村。

大坪腦 在張屋東面山溝嶺腳下。屋後有塊坪地勢高而得名。清中李氏從興國遷入。

坳下 在張屋西偏南山坑嶺坳下。清中鍾氏從利村遷此。

圍上 在張屋東南面坑溪邊嶺腳下。以圍牆得名。彭氏於明末從贛縣遷此。

角公坑 在張屋西偏南山坑灣角上。清末劉氏從新屋遷此開居。

長寧下 在張屋西偏南山坑嶺下小溪邊。邱氏從尋烏長林下遷入建村,原名長林下,後諧音變今名。

井丘 在張屋南面山坑小溪邊。門ロー丘田水深如井。故名。彭氏於清初從嶺背遷此。

唐屋 在張屋西偏南山坑嶺腳下。唐氏從泰和到此開居。

銅鑼窩 在張屋南偏西山坑嶺窩上。圓窩似鑼,故名。黃氏於清中從康公嶺遷入。

塅子腦 在張屋南偏西山坑小溪邊。屋下有小田塅,故名。清末黃氏從興國筲箕窩遷此。

白沙嵊 在張屋南偏東于山腰上。系白色泥沙嶺,故名。陳氏於清中從陽田遷此。

橋子頭 在張屋西南面山腰子裡。以山下石橋得名。管氏於清末從楊公壩遷此。

康公嶺 在張屋南偏東于山西麓嶺排上。清中黃氏從興國筲箕窩遷入。

杉山窩 在張屋南偏西高山窩裡。以杉樹多而得名。清中黃氏從康公嶺遷此。

馬跡嵊 在張屋南偏西高山腰上。後山一巨石上有兩個痕跡似馬蹄足印,故名。林氏從小嶺遷此。

【上營大隊】屬丘陵。中部呈塅,餘屬山坑。以上營片村為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上營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上營大隊,1968年併入嶺背公社稱上營大隊。

陳屋 在嶺背圩東北面田塅中。明朝陳氏開居,從興國遷入。

坑尾

在陳屋北偏西坑尾山腳下。清代謝氏從大屋內遷入。

西片山 在陳屋西北面山坑嶺腰上。布上布坑片村之西,故名。清朝謝氏從大屋內遷入。

華屋 在陳屋北偏西山坑嶺腳小溪邊。華氏開居,清代從禾豐遷入。

曾屋 在陳屋西北面山坑嶺下小溪邊。曾氏於清中從禾溪遷入。

黃塘坑 在陳屋北偏西坑尾山腳下。黃泥山坑似塘,故名。肖氏於清代從寒信遷入。

瘦塅坪 在陳屋西北面山坑小溪邊。以土地薄得名。謝氏於清朝從大屋內遷入。

水崇坑 在陳屋北偏西山坑嶺腳下。以水源充足得名。清朝謝氏從大屋內遷入。

雪竹窩

在陳屋西北面山窩上。後山頂有雪竹庵,故名。謝氏於清代從大屋內遷入。

橋子頭 在陳屋西北面嶺腳下兩溪匯合處。建村拱橋邊,故名。謝氏於清朝從大屋內遷入。

朱背坑 在陳屋北偏西山腳下。後山似豬,原名豬背坑,後雅稱今名。邱氏於清代從興國遷入。

洪水坑 在陳屋西北面坑口嶺腳下。傳說從前此地一棵櫟樹被砍倒後流了三天三晚的洪水,故名。謝氏於清代從大屋內遷入。

駝背樹下 在陳屋西偏北坑口小溪邊。以村後駝背樹為名。謝氏於清朝從大屋內遷入。

雲頭崗 在陳屋北偏東塅中崗坂上。邱氏於清代從興國遷入。後有龔氏遷入。

小西坑 在陳屋東北面塅邊山腳下。其西面有小坑而名。邱氏於清代從興國遷入。

青山角 在陳屋西偏北。後山林木青蔥面得名。謝氏於清代從大屋內遷入。

金幹排 在陳屋西面塅邊嶺排上。後山是棺山,各姓人都可葬墳,原稱公棺排,後人認為此名不雅,故改稱金幹排。謝氏於清代從大屋內遷入。

龍頸背 在陳屋東面塅邊山腳下。後山似龍,建村於頸部,故名。韓氏於清代從興國竹壩遷入。

李屋 在陳屋南偏西塅邊小溪旁,李氏開居,於清代從禾溪遷入。

肖屋 在陳屋南偏西塅邊山腳下。肖氏開居,故名。肖遷,宋中謝氏從興國竹壩遷入,仍用其名。

【陽田大隊】于山腳下。地屬山區。溪水南流,以駐地陽田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陽田鄉,1958年屬陽田公社稱陽田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稱陽田大隊。

陽田 在嶺背圩西偏北山腳下小溪邊。原是楊氏開居,稱楊田,楊氏歿,改今名。劉氏於清初從白田遷入。

莊上 在陽田北偏西山坑嶺腳下。自然條件好,開居人家多,故名。清初肖氏從開基腦遷入。

竹背庵 在陽田北偏東山腰上。原是一隻庵位於竹背上方得名。庵建於清中。

開基腦 在陽田西北面山腰上。為當地肖氏開基的地方,故名。肖氏從大塘遷此。

牛欄坑 在陽田東北面山腰上。屋場矮小似牛棚,坑中好放牛,放名。李氏從禾溪遷此。

上半嶂 在陽田西偏北于山北面嶺腰上。居半嶂上方而得名。曾氏從利村遷此。

下半嶂 在陽田西偏南于山之東山腰上。居半嶂下方得名。陳氏於清中從珏田遷入。

水口 在陽田南偏西山腳下水口上。劉氏從陽田遷此。

禾坑 在陽田東偏南山坑嶺腳下。胡氏於清初從禾豐遷此,故名禾坑,

營背 在陽田南偏西溪邊山腳下。以牆得名。陳氏於清末從珏田遷此。

路子山 在陽田西南面于山嶺腰上。陽田去小嶺路經此地,故名路子山。曾氏從上半嶂遷此。

野雞尾 在陽田東偏南坑尾小溪邊。地盤狹小,故名。清中胡氏從年坑遷此。

新廖屋 在陽田南面山坑小溪邊。廖氏於清末從老廖屋遷此。

【禾溪埠大隊】地屬丘陵,多黃泥山丘。以駐地禾溪埠命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嶺背鄉,1958年起屬嶺背公社稱禾溪埠大隊。

禾溪埠 在嶺背圩北面。由大禾溪、小禾溪兩條小溪匯合稱禾溪,自古設有店鋪,故名禾溪埠。謝氏於清末從興國竹壩遷此。

高頭腦 在禾溪埠北偏西塅邊小溪上。地勢高而得名。清中李氏從石溪圳遷入,劉氏從禾溪遷入。

撐皮嶺 在禾溪埠北面塅邊嶺腳下。後山植被都是雜草原名雜皮嶺,後諧音稱今名。明中李氏從石溪圳遷入。

羊角下 在禾溪埠北面山腳下小溪邊。楊氏開居,原名楊角下,楊遷,清初李氏從石溪圳遷入,改稱羊角下。

羊布窩 在禾溪埠東北面山窩裡。楊氏開居,始名楊屋窩。楊氏遷,解放後李氏從石溪圳遷入,改稱羊布窩。

石溪圳 在禾溪埠北偏西溪邊嶺腳下。以村前小溪石圳為名。李氏於明初從興國草坪遷入。

斜都坑 在禾溪埠東北面塅邊嶺腳下。原居謝、朱二氏,稱謝朱坑,二氏皆遷,諧音改斜都坑。現居王氏,於清朝從福建遷入。

於蘭湖 在禾溪埠北偏東塅邊山腳下。後山似牛,村前一口大塘,水碧似湖,原名牛欄湖,後人認為此名不雅而諧音改今名。李氏於清中從福建上杭郭安遷入。

康排 在禾溪埠北面塅邊嶺排上。康氏開居,康遷。李氏於清末從於蘭湖遷入。

銅鼓坑 在禾溪埠東偏北山丘上。地形似鼓得名。謝氏於清代從旗嶺遷入。

旗嶺 在禾溪埠東面嶺腳下。後山似旗得名。謝氏於清代從大屋遷入。

劉屋 在禾溪埠南面塅中。劉氏於清代從安遠遷入。

【謝屋大隊】地屬丘陵。東靠山,餘屬大塅。原以駐地大屋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水頭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大屋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大屋大隊,至1983年因重名經縣政府批准更名為謝屋大隊。

大屋 在嶺背圩東北面田塅中。屋場大居住人家多,故名大屋,亦稱大屋內。謝氏於元朝從本地肖屋遷入。

呂屋坪 在大屋北偏東塅邊崗坂上。呂氏開居,呂氏遷,謝氏於明朝從大屋遷入。

貫背 在大屋西偏北黃泥崗上。原有庵,始名安背。後因地形似罐改名罐背,為書寫方便變今名。謝氏於清代從大屋遷入。

【長富大隊】北靠公嶂屬山坑,餘部屬塅和黃泥山丘。以長富片村為名。特產大合柿。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期屬水頭區嶺背鄉,1958年屬嶺背公社稱長富大隊。

彭屋塘

在嶺背圩西北面田塅中。彭氏開居。彭遷,孫氏於明朝從本地長灘遷入。

勇坑 在彭屋塘北偏西山坑嶺腳下,小型水庫邊。山泉水湧得名湧坑,後書成今名。林氏於清代從安遠遷入。

竹橋坑 在彭屋塘西北面山坑嶺腳下山塘邊。原產毛竹,以竹架小橋得名。鄒氏於清代從螃蟹形遷入。

薛屋 在彭屋塘北偏西坑口嶺排上。薛氏於清代從安遠牛牯石潭遷入。

下街塘 在彭屋塘北偏西山丘下。村前古時有條石階路通往于都城,路邊一口塘,故名。孫氏於明代從獅口村遷入。

白石排 在彭屋塘西偏北北側山排上。後山白石多而得名。孫氏於清代從下街塘遷入。

田塅子 在彭屋塘北面田塅中。孫氏於清末從彭屋塘遷此。

樟木坑 在彭屋塘西偏南山腳下。清末鄒氏從長源遷入。

安子前 在彭屋塘西偏南山丘下。因屋後有佛祖庵得名。鄒氏從明代由陽田遷入。

老屋場 在彭屋塘西南面黃泥嶺腳下。鄒氏於明代從福建最早到此開居,故名老屋場。

螃蟹形 在彭屋塘南偏西黃嶺腳下。後山形似螃蟹,故名。鄒氏於民國年間從陽田遷入。

【小嶺大隊】地屬山區。東屏于山,西屏五斗楹,山道逶迤,以小嶺片村為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下拔鄉,1958年屬陽田公社小嶺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小嶺大隊。

廟前 在嶺背圩西北面山腳下。因村後康仙廟得名。明朝程氏由贛縣遷此。

坑尾 在廟前北偏西坑尾嶺腳下。郭氏清中從庵腳下遷入。

郭屋 在廟前北偏西于山排上。郭氏於清末從庵腳下到此開居。

庵腳下 在廟前西偏北于山腳下小溪邊。因後山有庵得名。清中郭氏從車頭遷入。

石頭排 在廟前西面山坑嶺排上。因石頭多而得名。朱氏於明末從興國竹壩遷此。

坳腦 在廟前西南面山坑嶺坳上。清中劉氏從陽田遷入。

馬頭石 在廟前南偏東山埂下小溪邊。田中有一巨石似馬頭,故名。清末鍾氏從西郊紅峰遷此。

黃金坪 在廟前東南面山腰上。以美好願望為名。鍾氏清末從金溪遷此。

陳婆坑

在廟前西南面山坑嶺腰上。開基祖婆姓陳,故名。清中林氏從興國遷此。

寮下 在廟前南偏西山腰嶺窩裡。原是田寮發展成小山村,故名。清中鍾氏從金溪遷此。

下塅子 在廟前南偏東山腰窩裡。居上塅子下方得名。清中陳氏從珏田遷此。

倒吊楹 在廟前南偏西高山窩上。高山懸崖如倒吊,故名。鍾氏清末從坑尾遷此。

【水頭大隊】地屬丘陵。東依山。南臨梅江,地勢較平坦。以駐地水頭圩命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水頭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水頭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稱水頭大隊。

水頭圩 在嶺背圩東偏北河墈上。原系圩場,故名,三、六、九圩期。清代謝氏從大屋遷入。

石壁頭

在水頭圩北偏東石壁嶺窩裡。謝氏於清朝從大屋遷入。

木禾坑 在水頭圩東北面山坑嶺腳下。附近有條老鼠坑,此地取名木禾坑以對付老鼠。清代謝氏從水頭圩遷入。

豬婆坑 在水頭圩北偏西黃泥崗下。村後山丘似豬,故名。清代謝氏從新屋遷入。

圍內 在水頭圩北面塅邊崗坂下。建村前築過土,故名。清朝謝氏從大屋遷此。

下烏崗 在水頭圩西北面小河邊黃泥崗上。相傳此地有個康公因漲大水被衝下河裡,而得名下烏江,後諧音改今名。清代謝氏從大屋遷入。

潭口 在水頭圩北偏東嶺排上。村前梅江河中有個深潭而得名。謝氏於清朝從大屋遷入。

上屋 在水頭圩東面塅邊山腳下。原有廟,居水頭圩上方,始名上廟老,因此名不雅,1954年改稱上屋。清代謝氏從大屋遷入。

【蛤蟆石大隊】系丘陵地區。南臨梅江,地勢較平坦,餘屬山坑。以駐地蛤蟆石命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蛤蟆石鄉,1958年屬水頭公社稱蛤蟆石大隊,1968年擴社後屬嶺背公社稱蛤蟆石大隊。

蛤蟆石 在嶺背圩東偏南。村前梅江邊有二巨石似蛤蟆得名。謝氏於清代從燕溪遷入。

土地坑 在蛤蟆石北偏西坑尾嶺腳下。謝氏於清代從車頭坳背遷入。

連塘坑 在蛤蟆石北偏西山坑嶺腳小溪邊。因村前有三口塘相連,故名。清朝謝氏從車頭坳背遷入。

鵝婆崬 在蛤蟆石北偏東坑尾嶺腳下。山似鵝,故名。劉氏於清代從小不溪遷入。

老陳坑 在蛤蟆石北偏西山坑嶺腳下。陳氏開居,陳遷。謝氏於清代從水頭遷入。

半坑 在蛤蟆石北偏西小溪邊。居長坑中部,故名半坑。清朝謝氏從車頭背遷入。

呂布壩 在蛤蟆石南偏西梅江河壩上。傳說三國呂布在此扎過兵營,故名。清代謝氏從水頭遷入。

【大窩大隊】地屬丘陵。多黃泥山丘,梅江疆其東南。因土丘窩多得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金溪鄉,1958年屬嶺背公社稱大窩大隊。

老屋場 在嶺背圩西偏南排子上。孫氏於清代從長灘遷入。

山子背 在老屋場北偏西七公嶂山腰上。孫氏於清朝從長灘遷入。

下禾坑 在老屋場北偏西山坑小溪邊。居陽田禾坑下方得名。明代孫氏從長灘遷入。

大坪腦

在老屋場北偏東塅中黃泥崗坂上。因崗坂大而得名。明朝孫氏從長灘遷此。

黃木坑 在老屋場北偏西塅邊山腳下。因黃檀樹多而得名。孫氏於明末從長灘遷入。

秀塅 在老屋場西北面黃泥崗坂上。因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產量高得名。清代孫氏從長灘遷入。

野鴨塘 在老屋場北偏東嶺排上。村前有口塘,地形似鴨,故名。明朝孫氏從長灘遷入。

馬腦 在老屋場東北面山丘排上。後山似馬頭得名。明朝孫氏從福建寧化遷入。

搖籃湖 在老屋場東偏北嶺排上。地形似搖露,與梅江相望,故名。清朝胡氏從湖屋遷入。

馬條石 在老屋場西偏南。產麻條石得名。鄒氏於清朝光緒從楊梅塘遷入。

竹坑 在老屋場東偏南小坑溪邊。盛產竹手得名。清代歐氏從會昌遷入。

楊梅塘 在老屋場南面山丘上。地形似盆,始名圓古盆,盆小不利發展,後以楊梅樹為名。明朝孫氏從長灘遷入。

佛前排 在老屋場南偏東嶺排上。以村後佛祖閣得名。明朝孫氏從長灘遷入。

長灘 在老屋場南偏東梅江河邊。以長河灘為名。明朝孫氏從福建寧化遷入。

錄田大隊】地屬丘陵。溪水北注梅江。駐下岔口。沿用錄田高級社之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東坑鄉,1958年屬大塘公社稱錄田大隊,1968年併入嶺背公社大塘大隊,1972年恢復錄田大隊。

下岔口 在嶺背圩東偏南,位上岔口下方。故名。鍾氏於清中從上岔口遷此。

錄村壩 在下岔口北面梅江壩上。原名流村壩,後改今名。胡氏於清中從嶺背胡屋圩遷此。

九曲灣 在下岔口北偏東嶺排上。門ロ有條九個灣曲的水圳,故名。清末孫氏從嶺背率口遷此。

長窩內 在下岔口西偏北山窩裡。屋基原是一口塘,始名塘窩裡,後諧音變今名。清未孫氏從圍腳遷此。

大坪 在下岔口東偏南大崗坂坪上。清中謝氏從水頭新屋裡遷此。

石背 在下岔口西南面黃泥崗上。屋後有塊大石壁得名。清中肖氏從車頭龍溪壩遷此。

【金溪大隊】北靠于山屬山區,餘屬丘陵。以駐地金溪廟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金溪鄉,1958年屬嶺背公社稱金溪大隊。

金溪廟 在嶺背圩西偏南金溪河邊山腳下。原有座于山古廟,故名金溪廟。相傳文天祥避難到此,曾寫過一幅對聯,文曰:法令赫赫風雲雷雨可證,威靈耿耿日月星辰同明。該廟於1975年被拆,隨即新建大隊部。

蛇形 在金溪廟西偏北于山腳下小溪邊。後山似蛇,故名。明朝鐘氏從小嶺坳腦遷入。

圍光 在金溪廟南面坑口小溪邊。地形似船,原名船形,後來周圍做起了房子改名圍光。明末陳氏從梓山壩腦遷入。

牛角灣 在金溪廟南偏西黃泥崗下溪灣邊。地形似牛角,故名。明朝陳氏從東坑中村遷入。

寨下 在金溪廟西南面坑口山腳下。後山有寨得名。明朝鐘氏從小嶺坳腦遷入。

長排 在金溪廟南偏東黃泥嶺排上。因山排長而得名。清代楊氏從福建遷入。

黃坑子 在金溪廟南偏西黃泥崗下,原是樹林有泉水稱泉坑子。後無樹木無泉水了而名旱坑子,1968年以黃泥嶺取名黃坑子。明朝鐘氏從小嶺坳腦遷入。

【金星大隊】地屬丘廢。北靠山,西臨金溪小河,南瀕梅江,駐高公祠。取紅星高照,金光閃閃之意命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金溪鄉,1958年屬嶺背公社稱金星大隊。

高公祠 在嶺背圩西南面。以高公廟為名。鍾氏於清朝從金溪遷入。後有邱氏、肖氏入居。

石塘坑 在高公祠北偏西山腰上。村側石壁坑,坑口小,築成魚塘,故名。孫氏於清代

從長灘遷入。

杉木坑 在高公祠北偏東山坑嶺腳下。因杉木多而得名。馮氏於明朝從福建遷入。

高塘坑 在高公祠西北面山坑嶺腳下。屋背有口塘,地勢高,故名。清朝易氏從西郊遷入。

深田壟 在高公祠西北面坑口山腳下。深泥田多而得名。鄒氏於民國初年從陽田遷入。

茄子坳 在高公祠北偏東黃泥排上。村後坳下盛產茄子得名。明代羅氏從福建遷入。清代陳氏從安遠,張氏從東坑遷入。

曹屋 在高公祠西北面黃泥嶺腳下。曹氏於明代從信豐遷此開居。

羊塘坑 在高公祠東面黃泥嶺下。山窩水草豐茂,好放羊,故名。李氏於清朝從禾溪埠遷入。

彭屋 在高公祠東偏南黃泥崗上。彭氏於清代從福建遷此。

刁屋 在高公祠東南面黃泥崗上。刁氏開居,故名。刁氏遷。彭氏於清代從福建遷入。

布坑大隊】地屬丘陵。北瀕梅江,地勢較平緩,餘屬山坑。以布坑片村為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大塘鄉,1958年屬嶺背公社稱布坑大隊,1968年併入燕溪大隊,1972年恢復布坑大隊。

塘田 在嶺背圩東偏南。村前田間有三口塘,故名。清初肖氏從銀坑狗頸遷此。

呂壩 在塘田北偏西梅江壩上。與呂布壩相望,故名呂壩。元朝肖氏從狗頸遷入。

上岔口 在塘田西偏北塅邊山腳下。有三條坑交叉成山字形。居下盆口上方,故名。清初鍾氏從狗頸遷此。

沙子塘 在塘田北偏西山坑嶺腳下。因村前有口積蓄沙子的塘而得名。元朝肖氏從狗頸遷入。

老屋場 在塘田西偏北山坑小溪邊。劉氏於清初從塘外老廟前遷入。

網岔 在塘田東偏北梅江岸上山窩裡。後山似網,村前小溪岔入梅江,故名。清初謝氏從燕溪遷入。

石雲坑 在塘田東南面山坑嶺腳下。原名殺人坑,含義不妥,後諧音改今名。孫氏清初

從峽山河子口遷此。

雷公坑 在塘田南偏東山坑嶺腳下。傳說後山是馬精被雷擊過,故名。清初張氏從大塘劉坑遷此。

冷井 在塘田西南面山坑嶺腳下小溪邊。以村側冷水井為名。清末鍾氏從上岔口遷此。

蕉子塘 在塘田南偏東山坑崬腳下。原名醮祖堂,後諧音改今名。清中孫氏從石雲坑遷此。

【東坑大隊】地屬丘陵。東南屬山坑。西北靠梅江,地勢較平坦。以駐地東坑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東坑鄉,1958年屬大塘公社稱東坑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稱東坑大隊。

東坑 在嶺背圩南面嶺腳下。居西坑之東,故名。明初張氏從福建上杭遷此。

中村 在東坑北面梅江邊崗坂上。居中村坊之中部,故名。明初李氏從吉水國村後山街遷此。

寨下 在東坑北偏東靠遷梅江嶺腳下。後山有寨得名。明初李氏從馬安遷此。

端坑 在東坑北偏東山坑窩裡。明初李氏從馬安遷此。

園坪 在東坑北偏西梅江壩上塅邊。以村前圓坪為名。後寫成園坪。明朝曾氏從梓山壩腦遷入。

山寮 在東坑西北面山丘下。原是山寮,故名。明中李氏從中村遷此。

壩腦 在東坑西北面梅江壩上。明初張氏從南坑遷此。

圳背 在東坑西偏北溪邊嶺腳下。以門口水圳得名。李氏於明中從中村遷此。

西坑 在東坑西偏南山坑小溪邊。居東坑西面得名。明中李氏從中村遷此。

南坑 在東坑南偏西山坑嶺腳下。居東坑之南,故名。張氏於元朝從福建上杭遷入。

蛇形 在東坑西南面山崗上。後山似蛇,故名。李氏於明中從羅江高灘遷此。

【燕溪大隊】地屬丘陵。北臨梅江,地勢平緩為塅,餘屬山坑。以駐地燕子窩門ロ有小溪得名。解放前タ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大塘鄉,1958年屬大塘公社稱燕溪大隊,1968年擴社,屬嶺背公社稱燕溪大隊。

燕子窩 在嶺背圩東偏南河邊。地勢中間較低,呈圓形似燕窩。明中謝氏從贛縣信豐江遷此。

郭楊李 在燕子窩東偏南塅邊山丘下。西漢時郭氏和李氏開居,東晉時楊氏入居,故名郭楊李。現居謝氏,於清末從老屋遷入。

楓樹下 在燕子窩西南面山坑嶺腳下。因楓樹多而得名。清初謝氏從燕子窩遷此。

老屋內 在燕子窩南偏東塅邊山腳下。地形似風凰,原名秋鳳排,後來以原屋基建房改稱老屋內。清初謝氏從燕子窩遷此。

排子腦 在燕子窩南偏西山坑嶺排上。清中謝氏從燕子窩遷此。

中間屋 在燕子窩東南面塅邊山腳下。居連塘片村中部得名。清初謝氏從燕子窩遷此。

石連塘 在燕子窩南偏西山坑石壁嶺下。一連有幾口塘,故名。肖氏於元末從布坑大隊沙子塘遷入。

牛牯圾 在燕子窩東南面山坑嶺腳下。因地勢窄而得名。楊氏於清末從郭楊李遷入。

【大塘大隊】地屬丘陵。四周系山坑,中部屬塅,溪水北流。以駐地大塘坑命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大塘鄉,1958年屬大塘公社湖溪大隊,1968年屬嶺背公社稱大塘大隊。

大塘坑 以村後10畝寬的大塘得名。清初肖氏從安遠月形祠遷此。

蕉子河 在大塘北偏東梅江河邊山腳下。河邊有一石壁巖,衝成河潭,始名礁子潭,因沙沖積沒有潭了而名蕉子灘。後改今名。清末彭氏從禾豐遷此。

排腦 在大塘坑西北面嶺排上。清初謝氏從水頭遷此。後有堯氏從福建遷入。

蕉子坑 在大塘坑北偏西蕉子河坑裡。清末謝氏從水頭遷此。

柑樹下 在大塘坑西偏北山腳下。原有大柑樹而得名。清中梅氏從於都東門遷此。

圍崗崬 在大塘坑西北面塅中崗坂上。四周農田圍繞,故名。1975年建碾米廠、油廠。

葉屋 在大塘坑西北面塅邊嶺腳下。葉氏清末從塘外遷此。

大屋內 在大塘坑西偏北塅邊嶺腳下。清初謝氏從車頭桃坑遷此。

眾家嶺 在大塘坑東偏南山腰上,該山為肖家眾嶺,故名。肖氏於1954年從大塘遷入。

龍屋 在大塘坑西偏南田壟中溪邊。始名壟屋,後書成龍屋。清中劉氏從西郊下窯遷此。

扶子樹下 在大塘坑西偏南塅邊山腳下。後山有苦竹子,始名苦竹樹下,苦字不妥,後諧音改今名。清末肖氏從大塘遷此。

留坑 在大塘坑西南面坑口嶺腳下,坑中溪水長流,始名流坑,後音改今名。清代彭氏從吉村遷入。

烏仙崬下 在大塘坑西南面塅邊嶺腳下。後山建有仙廟,故名。清中謝氏從水頭遷此。

桐子樹下 在大塘坑西南面山坑小溪邊。因原有一棵大桐樹而得名。清初劉氏從西郊下窯遷此。

石珠安 在大塘坑西南面山坑嶺腳下。原有一座石頭做的廟,故名。清中謝氏從車溪遷此。

坑尾 在大塘坑西南面坑尾山腳下。清初李氏從福建武平遷此。

【灘下大隊】地屬丘陵。梅江繞其東、南、西三面,金溪河穿其東北入梅江。屬灘下坊,故名。解放前夕屬水頭區博愛鄉,解放初屬水頭區金溪鄉,1958年屬嶺背公社稱灘下大隊。

老圩 在嶺背圩西南面。古代開過圩場,相傳於北算此圩開設最早,清咸豐7年被燒燬,建村後稱之老圩。明末孫氏從圳口遷入。

山子下 在老圩西北面山腳下。明朝張氏從福建遷入。

白高陂 在老圩北偏西。楊氏於民國年間從留坑遷入。

圳口 在老圩東偏北黃泥崗坂下。孫氏於明中從廣西遷入。

黃金井 在老圩南偏西山裡,以井出酒的傳說得名,馮氏於明朝從福建遷入。

下村 在老圩西南面崗坂上,居黃金潭下方,故名。明朝羅氏從福建遷入。

崗子腦 在老圩南偏東黃泥崗上。清初羅氏從下村遷入。

黃金源 在老圩南偏東梅江岸上。村前潭中魚多值錢,故取名黃金潭。清代李氏從高灘遷入。陳氏從任田,王氏從長嶺遷入。

【塘外大隊】地屬丘陵。東西北三面屬山坑,中南屬塅,溪水北流。駐老廟前。居塘內大隊外方,故名。解放前夕屬梓山區敦孝鄉,解放初屬梓山區中佃鄉,1958年屬大塘公社稱塘外大隊,1968年與塘內合併,屬嶺背公社稱塘溪大隊,1972年恢復塘外大隊。

老廟前 在嶺背東南面。因村後有古廟得名。清末李氏從福建上杭遷此。

黃塘排 在老廟前西北面黃泥嶺排上,村前有口大塘而得名。1955年何氏從長逕遷入。

嶺子下 在老廟前西北面嶺腳下。清中張氏從東坑遷此。

江屋 在老廟前北偏東塅邊山腳下。管氏開居,始名管屋。管氏遷。清中葉氏從大塘遷入。

長逕 在老廟前西北面坑口嶺腳下。因坑長而得名。清末杜氏從西郊烏豬埠遷此。

羅屋 在老廟前北偏西田塅中。羅氏開居。今居熊氏於清中從梓山羅屋龍遷此。

坳上 在老廟前西北面山坳上。熊氏於清末從西郊東溪遷此。

新屋下 在老廟前西偏北坑口山腳下。清末葉氏從大塘遷此。

大坪腦 在老廟前西偏北崗坪上。以地形得名。清中李氏從禾溪埠遷此。

排子腦 在老廟前東偏北塅邊嶺排上。清末彭氏從大塘留坑遷此。

老虎坑 在老廟前西偏南山坑嶺腳下。因古時有老虎出沒而得名。杜氏於民國初年從西郊烏豬埠遷入。

【塘內大隊】系丘陵地帶。西北地勢較平緩,餘屬山坑。駐下西片。深水田,稻田養魚多居塘外大隊內方而得名。解放前タ屬梓山區教孝鄉,解放初屬梓山區中佃鄉,1958年屬大塘公社稱塘內大隊,1968年與塘外合,屬嶺背公社塘溪大隊,1972年分隊仍屬嶺背公社稱塘內大隊。

下西片 在嶺背圩東南面。居上西片下方得名。清中方氏從仙下方屋遷此。

逕子腦 在下西片北偏東塅邊山腳下。村後是坑逕,故名。清初王氏從萬安縣遷此。解

放初期彭氏從塘外遷入。

山下 在下西片北面塅邊山腳下。清初謝氏從車頭朱坑遷此。

川心店 在下西片北偏西塅中心,開過雜貨店得名。清中謝氏從車頭朱坑遷此。

上連塘

在下西片西北面塅邊山腳下。相傳屋前塘邊一座廟,因地震下沉形成塘。並和上塘相連,故名上連塘,明中鍾氏從馬安遷此。

銅鑼坪 在下西片東北面塅邊銅樂山下坪上,故名銅鑼坪。劉氏於明末從塘貫下屋遷入。

兩頭坑 在下西片西偏北坑口山腳下。兩邊是坑,故名。清初鄒氏從仙下鄒坑遷此。

水口背 在下西片東偏北坑口山腳下。居田心水口後背得名。清中劉氏從萬安遷此。

荔瓜圾 在下西片東面山坑嶺腳下。地盤狹小形似荔瓜得名。清初周氏從仙下遷此。

上西片 在下西片南面山坑嶺腳下。居東片之西,下西片之上方而得名,清代彭氏從

仙下吉村遷入。

東片

在下西片東偏南上西片東面嶺腳下。清初肖氏遷此。

Peng塘 在下西片南面山坑嶺腳下。地勢低似Peng子,故名。清末葉氏從大塘葉屋遷此。

【片村】

蘭龍 地屬山區。含蘭龍坳、牛頭嶺、上屋、大背坑、蛇腳,山腦、北斗山、中子、下搬等自然村。青山如龍而得名。居張、王、郭、羅、遊、周、吳等姓人,以王氏最早從本地老屋發展到此。

鴨尾斜 屬山區。含老屋、新屋下、對門嶺、安子下、下波子、馬腦、龍下、伯公背,跨及小禾溪大隊範圍。居王,張等姓人。王氏最早於明代從福建到老屋開居。

西竹 屬山區。北靠興國九山,含水口、嶂面排、牛欄坑、楊屋面等。楊氏最早在楊屋面開居。後有鄒、謝、何、劉、丘相繼入居。

小禾溪 屬丘陵地帶。有小溪,地域比大禾溪小,故名。劉氏最早於元朝到下村開居。

山背 屬山區,居九腦山之東山腰上,故名。居劉、陳、龔、謝等姓人,劉氏最早從陽田遷入上山背開居。

山田 地屬山區。山腰梯田多得名。居鍾、李、蔡、孫,林,韓、謝等姓人,鍾氏最早於同治年間建村楓樹下。

大禾溪 地域跨及整個禾溪大隊。地屬丘陵。有條小溪。地域比小禾溪大而得名。黃氏最早於宋代建村禾溪街,元朝李氏從吉水遷入。

九子嶺 屬山區。以一老翁在此開居生九子的傳說得名。含坪背嶺、角公坑、唐屋、劉屋、坳下、溪背等6個自然村。居劉陳、嚴、曾、楊、鍾、唐、謝等氏。

下拔 屬於山區。山高摩雲,始名霞拔,後簡書成今名。原來包括下拔坊、元峰坊、留坑坊、陽田坊。今之下拔僅指廟前、大坪、張屋、新屋、井丘、圍上、長寧下、楓樹壩等8個自然村。居張邱、彭、李、賴等姓人。彭氏最早建村圍上。

上布坑 地屬山坑。坑長如布得名。包括坑尾、華屋、曾屋、瘦塅坪、西片山等5個自然村。居華、謝、曾等姓人。建村於清代。

上營 地屬丘陵。含小西坑、雲頭崗,青山角、陳屋、李屋、龍頸背、肖屋等村。居陳、李、肖、謝、龔、韓等氏。陳氏最早於明代從興國到此建村陳屋。

半嶂 居於山半山腰得名。包括上半嶂、下半嶂、于山、開基腦等4個自然村。居

肖、陳、曾等姓人,最早是肖氏在開基腦建村。

玉田 屬山區。含柏樹下、下新屋、楓樹背、寮背、老廖背、新廖背等。居陳、廖等姓人。以下新屋建村最早。

長富 地屬丘陵。取永遠富裕之意為名。包括螃蟹形、彭屋塘、安子前、白石排、大坪腦等。居孫、林、鄒等姓人。最早宋代鄒氏開居安子前。據說岳飛曾到此剿過秦公。

小嶺 地域包括整個小嶺大隊。在於山西面,山嶺起伏故名。居郭、程、鍾、陳、林、劉、朱等姓人。程氏最早於明朝從贛縣到此開居,首建廟前村。

金溪 地屬丘陵。有一小溪。傳說宋官至此下轎,觀流水似金沙漂布而名金溪,曾列為于都十大景之一。地域包括金溪廟、圍光、曹屋、長排、牛角灣、深田壟、高塘等。居鍾、陳、楊、鄒、曹等姓人。宋代在金溪河邊建一廟,相傳文天祥避難到此曾寫過一幅對聯。

中村坊 地屬丘陵。靠梅江岸邊,建村在塅中,故名。含中村、園坪、山寮、壩腦、圳背等。最早是郭氏於西漢時到此開居。

東南坑 屬山坑故名。包括東坑、南坑。鄒氏最早於元朝初期到此開居,後有張、朱等姓入居。

連塘 屬丘陵地帶。因幾口塘相連而得名。含中間屋、老屋內、郭楊李等。居郭、謝、肖等姓人。郭氏建村最早。

天井湖 地屬丘陵。四周山坑,中部低而平。溪水長流,水漲似湖,故名。跨排腦、葉屋、柑樹下、圍崗腦、大屋內、龍屋、留坑、坑尾等8個自然村。居謝、葉、胡、梅、彭等姓人。謝氏清初首建大屋內。

【林點】

寨背 位於蛤蟆石北面山坑裡。古代建過山寨,故名。

青龍山 位於嶺背圩南面山坑裡。山形如龍,草木青蔥得名。1968年住戶遷移,公社辦林場。(注:本篇內容來源於1985年版《江西省于都縣地名志》)

于都機場定了,為你鄉鎮建飛機場投一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