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於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引子

黃龍,以地形得名。因四面黃泥嶺多,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山脊似龍,故名。解放前夕屬於都縣第三區(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屬於都縣梓山區黃龍鄉。1958年9月成立黃龍公社,1961年分為黃龍、朱田公社,1965年3月兩社複合為黃龍公社,1968年10月於陽公社併入黃龍公社,1972年11月重分為黃龍、於陽公社。因與大餘縣黃龍公社重名,於1983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黃龍公社更名為黃麟公社。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黃麟地名及人口變遷

老村 位於縣城東面30公里山坳上。以建村年代得名。明末鄒氏由上關遷入。

【下關大隊】從前為收繳鹽稅,在此設立第二關卡。取名下關。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境內有一山埂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形成兩條大山坑。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黃龍鄉。人民公社化時屬黃龍公社下關大隊,1968年併入黃龍大隊,1972年恢復下關大隊。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廟前 在老村南偏西崗坂上楊公廟前。1958年公社在此建了敬老院。

灣背 在廟前北偏東山灣處。清朝陳氏由會昌麻州遷入。

吊樓 在廟前北偏西山排上。地勢較高,形似吊樓,故名。解放前夕鄒氏由上關遷入。

袁屋子 在廟前東北面山坑口田邊。袁氏開居,袁氏外遷。屬公社農科所駐地。

和尚排 在廟前北偏西山排上。曾住過和尚,故名。明末陳氏由會昌麻州遷入。

新屋 在廟前東北面田塅邊。清朝鄒氏由老屋場遷入。

尚書坑 在廟前西偏北山坑尾。相傳古時此地是失去勞動能力的和尚住處,故名。解放前夕鄒氏由上關遷入。

莊上 在廟前西偏南坑壟中。宜種莊稼,故名。清末袁氏由瑞金萬田遷入。

石壁塢 在廟前東南面山腳下。該地有一石壁,故名。清朝曾氏由寬田遷入。

賴屋面 在廟前南偏東山腳下小溪邊。原系賴氏開居,故名。明末賴氏遷,鄒氏由會昌西江遷入。另居有曾氏。

排上 在廟前南偏西山坑排上。明末鄒氏由上關遷入。

筲箕窩 在廟前西南面山窩裡。地形似宵箕,故名。清朝曾氏由寬田遷入。

大坑 在廟前西南面大山坑裡。解放前夕曾氏由湖山高排遷入。

黃坑 在廟前南偏西黃泥坑中。明末鄒氏由上關遷入。

半仙塅 在廟前南偏西山腳下。相傳該地原系劉家田塅,後賣於鄒氏。田價五百(即半千)。故名半千後改稱半仙塅。解放前夕鄒氏由壩上遷入。

塘墈腦 在廟前南偏西山坑嶺腳下。村建在水塘上,故名。明末鄒氏由上關遷入。

杉山下 在廟前南偏西山坑嶺腳下。村後山原有很多杉樹,故名。清朝潘氏由湖山遷入。

正子背 在廟前南偏西山坑尾。相傳曾、黃兩姓從前爭過該村後山,原名“爭山背”,後改稱正子背。明朝黃氏由興國遷入。

萬金坑 在廟前南偏西山坑尾。從前該地油茶樹較多,每年產油萬斤,原名萬斤坑。後改稱萬金坑。明朝張氏由福建遷入。

青山寨 在廟前南偏西山腰上。樹木茂盛,青蔥綠油。故名。解放前夕潘氏由杉山下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黃龍大隊】以駐地黃龍圩得名。境內山坡起伏,山坑縱橫。黃龍河與於瑞公路自東向西北蜿蜒而下。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黃龍鄉。1958年屬黃龍公社稱黃龍大隊。

黃龍圩 在老村北偏西。原是鄒家油茶山。明朝鄒氏嫁女時將此山相贈,作女兒“梳髮用油”始名搽腦嶺。後因該地四面黃泥山多,又開了圩場。故名黃龍圩。圩期為農曆一、四、七日。明中鄒氏由上關遷入。還有曾、楊、劉等姓。

高塅 在黃龍圩北偏東山坑中,小田塅邊,地勢較高,故名。明末鄒氏由石榴花遷入。

屋背坑 在黃龍圩北偏東高屋背山坑嶺腳下。明末鄒由上關遷入。

河子背 在黃龍圩北偏東山坑小河邊。清中鄒氏由興國遷入。

暗山 在黃龍圩北偏東山坑尾。因林木成蔭得名。民國年間鄒氏由石榴花遷入。

瘦塅 在黃龍圩北偏東坑排上。因村前田土地貧瘠而得名。明末鄒氏由上關遷入。

箬山 在黃龍圩東北面山坑尾。因箬竹子多得名。明末鄒氏由石花遷入。

茶山腦 在黃龍圩北偏東暗山坑口小溪邊。因油茶山較多而得名。清末鄒氏由石花遷入。

鹿子坑 在黃龍圩北偏東小溪邊。相傳該地從前養過鹿,故名。明朝鄒氏由石榴花遷入。另居有舒姓。

楓樹坑 在黃龍圩北偏東山坑尾。原有很多楓樹得名。明朝鄒氏由上關遷入。

舒屋子 在黃龍圩北偏西河上嶺腳下。以姓氏得名。清朝舒氏由西郊公社水南遷入。

石榴花 在黃龍圩北偏西小河旁。以美好願望得名。明朝鄒氏由上關遷入。

鴉鵲塘 在黃龍圩東北面山坑塘邊。因山坑ㄚ叉形,山口有塘,原名ㄚ叉塘,後諧音變今名。明朝鄒氏由上關遷入。

紅米坑 在黃龍圩北偏西山坑尾。因宜種紅米稻得名。明朝鄒氏由上關遷入。

旱排 在黃龍圩西偏北坑排上。缺水易旱,故名。明末鄒氏由上關遷入。

社公前 在黃龍圩西偏北山坑中。村建於社公廟前,故名。明末曾氏由贛縣梅溪遷入。

羅屋 在黃龍圩東北面河邊山腳下。原居羅姓,故名。明朝鄒氏由上關遷入。

蛇坑子 在黃龍圩西偏北山坑尾。以地形得名。清朝蘭氏由寬田上堡遷入。

塘背 在黃龍圩東面河邊田上。因村後大魚塘得名。清初鍾氏由會昌西江蓮塘遷入。

松杉下 在黃龍圩西偏南嶺腳下。因松杉多得名。清中吳見宇由廣東遷入。

鍾屋 在黃龍圩東偏南山腳下。以姓氏得名。明末鈍氏由會昌西江蓮塘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和睦大隊】以駐地和睦得名。境內山坑多,平地少,群山重疊,人煙稀散,多數村莊建在山坑嶺腳下小溪邊。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楊屋鄉。1958年屬黃龍公社稱楊屋大隊,1979年稱和睦大隊。

和睦 在老村北面山坑中部小溪坳上。原居雜姓。仍能團結和好,故名。清朝鐘氏由小溪公社遷入。

坑尾 在和睦北偏西山坑尾。清朝鄒氏由上關烏石咀遷入。

崗子腦 在和睦北偏東黃泥崗下。因地勢較高得名。清末曾氏由會昌西江遷人。

坪山 在和睦北偏西山坑裡。建房處原是一塊大坪,故名。清朝肖氏由車溪龍頸壩遷入。

鉤坑 在和睦北偏東山坑尾。地形灣曲似鉤,故名。清朝鄒氏由禾豐遷入。

團龍山 在和睦西北面山腰上。四面山的龍脈圍繞該村,故名。清朝謝氏由車溪朱坑遷入。

中坪 在和睦北偏西山坑嶺腳下。因地勢較平得名。清朝曾氏由車溪段屋老虎坑遷入。

大灣 在和睦北偏東小溪邊山灣上。清末鄒氏由禾豐遷入。

竹壩 在和睦北偏西山坑尾小溪邊。因溪壩上毛竹多得名。清朝王氏由梓山王屋遷入。

坳下 在和睦西北面山坳下。清朝王氏由山王屋遷入。

臘樹下 在和睦東北面小溪邊。因很多臘樹(冬青樹)得名。清初郭氏由車溪曲逕遷入。

下臘樹下 在和睦東偏北山坑口小溪邊。位臘樹下下方,故名。清初郭氏由車溪曲逕遷入。

逕頭山 在和睦南偏東山坑上。系縣皮膚病患者住處。57年建立。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楊屋大隊】因駐楊屋得名。境內山坡起伏,山坑縱橫,黃龍河與於瑞公路貫穿其中。村莊分佈在山坑嶺腳下和小河邊。解放前夕屬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楊屋鄉,公社化時屬黃龍公社稱楊屋大隊。

楊屋 在老村北偏西山坑小河邊。原系楊氏開居,故名。明末曾氏由吉水遷入。

大坪腦 在楊屋北偏西山坑小溪邊。屋基原是一塊大坪,故名。居肖氏。

梅機坑 在楊屋北偏西山坑尾。明末肖氏由車溪龍頸壩遷入。

禾尚莊 在楊屋西北面山坑尾。此地原有一庵,曰和尚庵。明末劉氏由吉水遷此,改名禾尚莊。還居有郭氏。

下屋子 在楊屋西北面山坑小溪邊。因地勢較低得名。明末郭氏由吉水遷入。

嶺子腦 在楊屋西北面山腰上。因地勢較高得名。明末曾氏由吉水遷入。

謝屋 在楊屋西偏北山坑口小河邊。以姓氏得名。明末謝氏遷,曾氏由吉水遷入。

八十地 在楊屋東北面山腳下小溪邊。因原有很多墳墓(俗稱地),故名。明末曾氏由吉水遷入。

窯灶口 在楊屋西偏南河邊山腳下。以地形得名。明末羅氏由吉水遷入。

大龍坑 在楊屋東偏南山坑口灣內。山巒起伏如龍,故名。明朝陳氏由廣東興寧遷入。

金鴨面 在楊屋南偏東山坑口河邊。村後山形似鴨,故名,明中劉氏由於都城關鎮遷入。

麻餈塘 在楊屋南偏西,村前二口塘,塘周圍種芝麻,故名。明末曾竹亭由梓山固院遷入。

龍下 在楊屋南偏東河邊山腳下。位大龍之下,故名。明末陳氏由龍上遷入。

龍上 在楊屋東南面河邊。位大龍之上,故名。明中陳氏由廣東興寧雞婆窩遷入。

駁龍 在楊屋東南面河邊山腳下。後山接大龍坑龍脈,故名。清中劉氏由梓山劉屋遷入。

屋場排 在楊屋東南面河排上。明末陳氏由龍下遷入。

石坑尾 在楊屋南偏西山坑尾。清末林氏由梓山花橋河坑遷入。

興名坑 在楊屋南偏東山坑嶺腳下。從前盛產木材,住戶變成富翁,聞名周圍,始名“成名坑”。後衰敗,又名“窮名坑”。解放後,人們盼望興旺發達,故改名“興名坑”。元末黃氏由廣東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逕尾大隊】因境內逕尾村較聞名,故名。境內有一條主要小溪自北向南再往東流,大部分村莊建在山坑。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寬田區太南鄉。1958年轉黃龍公社,稱逕尾大隊。1968年併入太南大隊,1972年分開,恢復逕尾大隊。

學堂下 在老村東面處。曾辦過學校故名。清中謝圭重由流天腦遷入。

下嶺排 在學堂下西北面山排下小溪邊嶺排上。民國初期袁光階由本地竹篙圩遷入。

老庵場 在學堂下西北面高山腰。是座較古老的庵場,故名。解放初期鄒國柱由上關遷入。

楓樹排 在學堂下西北面山排腳下。因村前楓樹多得名。清末袁上某由瑞金萬田中坳遷入。

逕尾 在學堂下北偏西坑尾小溪邊。清中袁觀葦由竹篙圩遷入。

下坑 在學堂下北偏東山坑小溪邊。位上坑下方,故名。民國初期袁上環由瑞金萬田圳背遷入。

庵子腦 在學堂下西北面山腰上。四面環山,原系庵場,地勢較高,故名。民國初期袁觀於由寬田龍泉遷入。

楊海排 在學堂下東北面山排上。楊梅樹多,故名。清末袁氏由竹篙圩遷入。

中Peng 在學堂下北偏西山腳下小溪邊。位山坑中部,故名。清初佔有子由會昌西江遷入。

老虎坑 在學堂下北面山坑尾。因地形似虎得名。民國初期袁氏由老庵場遷入。

庵坑 在學堂下西北面山坑尾。因坑內庵場得名。清末林氏由廣東梅縣遷入。

燕子窩 在學堂下東偏北山窩口。地形似燕子,故名。清初劉飛嶽由會昌小密瓦子坪遷入。

四工坑 在學堂下西偏北山坑尾。坑中田少,四天可蒔完田,故名。民國初期楊繼村由沙心獨公子遷入。

清明坑 在學堂下西偏北山坑口。清末袁氏由瑞金萬田龍下遷入。

竹篙圩 在學堂下東偏北田塅邊。曾設過圩場,地形似竹篙而得名。清中袁永新由瑞金萬田龍下遷入。

九工排 在學堂下西面山排下。以數據得名。清中袁觀由瑞金龍下遷入。

中庵 在學堂下西偏南山腰上。傳說該山原有三十六庵,此庵位中,故名。民國初期楊繼春由寬田龍泉遷入。

坳腦 在學堂下東南面山坳上。清中袁永贊由瑞金萬田龍下遷入。

黃背 在學堂下南偏西山排下田塅邊。原系黃氏開居,故名。民國初期袁國砍由腦遷入,仍稱原名。

排子腦 在學堂下南面山排上。民國初期袁氏由坳腦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上關大隊】從前為了收繳鹽稅,在該地設立了第一關卡,故稱上關。大隊以此為名。屬丘陵地區山坑少,平地大堰較多,黃麟河流經南部邊境。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寬田區上關鄉。人民公社化時期屬黃龍公社稱上關大隊。

廟下 在老村東面。位觀音廟下方,故名。元末鄒氏第八郎由瑞金武陽梅遷入。

坳下 在廟下北偏東小溪邊。因地處山坳邊得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新屋下 在廟下北偏東。以建村年代得名。民國末期朱氏由寬田龍泉遷入。

大坪腦 在廟下北偏東山排上。因建村處原系大坪得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石腦 在廟下北偏東石山下,地勢較高,因此得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新安腦 在廟下東北面山腰上。當地有36只庵,該庵後建,故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馬耳 在廟下東北面山坑裡。以地形得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寨下 在廟下西北面山腳下。村後山頂圍過寨子,故名。解放前夕鄒氏由廟下遷入。

塘坑 在廟下北面坑口山腳下。因村前有一大塘而得名。明末鄒大用由廟下遷入。

烏石咀 在廟下東北面烏石山咀上。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嶺背 在廟下東偏北黃泥嶺背。明末胡氏由福建長汀遷入。

白石坑 在廟下東偏南山坑中。因該地白石多得名。清末鍾氏由上賴遷入。

下嶺背 在廟下東偏南黃泥崗上。位嶺背下方,故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蜂子腦 在廟下東南面紅旗崗下田塅邊。從前此地養過蜜蜂故名。明末胡氏由福建長汀遷入。

觀音潭 在廟下東偏南,河灣邊。原建有觀音廟,廟前河下有潭,故名。解放前夕鍾氏由上賴遷入。

張天窩 在廟下東南面大山窩裡。山窩朝天,故名張天窩。當地人還為其編了一隻迷語:“遠看一隻,近看一隻窩,比青雲小,比天大得多”。清中廖氏由贛縣遷入。

簸箕腦 在廟下東南面大塅中。地形圓似簸箕,故名。明末鄒氏由廟下遷入。

上賴 在廟下東南面河邊山腳下。位簸箕腦上方,原系賴氏開居,故名。明末鍾氏由瑞金武陽梅遷入。

社腦 在廟下南偏東河壩邊。屋場四周較低,漲水時猶如蛇頭漂浮水面,故名蛇腦。明末鍾氏由瑞金武陽凌田遷入。

圳下 在廟下東南面河邊上。村中間有一大水圳,故名。明末劉氏由贛縣田村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太南大隊】以駐地太南得名。境內河流交叉,山坡起伏,大部分村莊建在沿河兩岸。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寬田區太南鄉,公社化時屬黃龍公社稱太南大隊。

太南 在老村東面大塅中。元末陳氏由廣東汕頭遷入。

姜坑子 在太南北偏東小河邊山坑口。山形似姜,故名。清初袁氏由瑞金萬田遷入。

碰塘 在太南北面山坑口。原有一口塘似,故名。清初鄭氏由福建遷入。

嶺背 在太南北偏東。村後是一座較大的山嶺,故名。清中佔氏由會昌西江孕龍大壩頭遷入。

烏逕 在太南西偏南山坑逕裡。從前樹木茂密,陽光不足,一片烏黑,故名。清中肖氏由楓樹下遷入。

圓燈下 在太南東南面河流三叉口。後山形似燈籠,故名。清中肖氏由楓樹下遷入。

楓樹下 在太南東偏南河灣邊。因楓樹多得名。明中肖氏由安遠遷入。

城埠 在太南南偏西河邊。該地系陳氏埠頭,故名陳埠,後改城埠。清末陳氏由安遠遷入。

過路潭 在太南東南面小河邊。村前大路下河中有水潭,故名。清初劉氏由瑞金九堡遷入。

大壩 在太南東南面山腳下河壩邊。淩氏於清初從瑞金武陽梅遷入。

山工壩 在太南西南面山腳下河壩邊。村前堤壩似山,故名。清初賴氏由福建遷入。

松山下 在太南南偏西小河邊。後山松樹茂密而得名。清初陳氏由廣東遷入。

李屋 在太南南偏西河灣處。原系李氏開居,故名。後李氏外遷。清中陳氏由會昌西江孕龍遷入。

下坑子 在太南南偏西河邊。位山坑下側,故名。原佔氏開居,佔氏遷。1976年房折。建有大隊林場。

標背 在太南東南面山腰窩上。位太南嶺背,故名。系公社林場。

安背 在太南南偏西山坳上。原建有庵,故名。現屬麻瘋所,住麻瘋病患者。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嶺下大隊】以嶺下村莊得名。地處山區,貢水蜿蜒東南邊境,多數村莊建在貢水兩岸。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黃龍鄉。1958年轉朱田公社稱嶺下大隊,1968年屬黃龍公社燕潭大隊,1979年恢復嶺下大隊。

梁篷腦 在老村西面貢水河邊。相傳門前河下有一巨石橫貫,船至此必須起貨過駁,在河岸上搭了個篷,故名。清朝李氏由羅場三門灘遷入。

龍潭山 在梁篷腦西北面山腰上。村旁溪中有一深潭,俗稱龍潭,故名。清朝易氏由寬田渡橋尾遷入。

倒嶺背 在梁篷腦西北面山腰上。位龍潭山背,故名。清朝李氏由梓山遷入。

羅野潭 在梁篷腦東北面河邊山灣裡。清初溫氏由瑞金雲石山遷入。

嶂腦 在梁篷腦北偏西山腰上。清中溫氏於陽大嶺遷入。

彭坑尾 在梁篷腦西偏北山坑尾。原系彭氏開居。故名。後彭氏外遷。清代易氏由寬田石遷入,還居黃氏。

姜坑子 在梁篷腦西偏北山坑尾。以地形得名。清代易氏由梓山上焦遷入。

龍門頭 在梁篷腦西偏南坑口河岸邊。相傳此地屬龍形,有一石圾,船筏王此必須起貨才能通行,故名龍門頭。清代李氏由梓山白竹園遷入。

嶺下 在梁篷腦西南河邊嶺腳下。清代劉氏由嶺背陽田遷入。

下屋坪 在梁篷腦西南面山坑中。位水路坑下方,故名。清代何氏由朱田遷入。

水路坑 在梁篷腦西南面山坑溪邊。因水源充足得名。清代何氏由朱田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公館大隊】以原駐地公館得名。地處丘陵。大部分村莊建在沿河兩岸,部分村莊建在山坑尾和半山腰。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寬田區洽江鄉。1958年轉黃龍公社稱公館大隊。1968年與井塘大隊合併,1972年分開,1983年屬黃麟公社均稱公館大隊。

中心排 在老村東面山排。居上與下村之間,故名。清初謝氏由逕尾留田腦遷入。

仙背 在中心排北偏西山腰上。仙天子後背,故名。駐大隊林場。

團龍 在中心排北偏西山腰上。按山勢龍脈稱“活龍”,後被洪水衝崩山埂,稱“斷龍”,為了吉祥改稱“團龍”。清末王氏由梓山王屋遷入。

花羅崗 在中心排北偏東山腰上。相傳此地出過富翁,原名“萬籮崗”,其子孫不肖,將萬籮財產花光故名。民國初期黃氏由大肚丘遷入。

桐木坑 在中心排北偏西山坑尾。因桐樹多得名。清中肖氏由下關老村遷入。

石榴坪 地中心排北偏西山腰上。因有石椔樹得名。清末王氏由梓山王屋遷入。

長柏坑 在中心排西北面山坑尾。長有很多菖蒲,原名菖蒲坑,後改名長柏坑,松柏長壽之意。清末王氏由梓山王屋遷入。

新下 在中心排北偏西山坑尾。原系佛堂,在佛堂邊新搭寮作住家,故名。清中黃氏由下關遷入。

叉口 在中心排西北面三叉口。清末王氏由梓山王尾遷入。

稈堆山 在中心排東北面山下。村前山似稈堆,故名。解放前夕佔氏由桃園木遷入。

盤龍珠 在中心排西偏北河邊。村後山似盤龍,村建在龍口,如盤龍含珠,故名。清中餘氏由福建寧化遷入。

下村 在中心排西北面河邊。位中村下方,故名。清中謝氏由逕尾留田腦遷入。

鹽湖腦 別名上塅。在中心排東北面山下路邊。村前有一個溫泉,曾出產過食鹽,名鹽湖,該村位鹽腦,故名。清末肖氏由瑞金萬田青壩遷入。

桃園木 在中心排東偏北路邊。從前桃樹甚多,故名。清初佔氏由會昌西江孕龍遷入。

大肚丘 在中心排西面河邊路旁。以地形得名。清中黃氏由寬田龍泉遷入。

鎖匙潭 在中心排東偏南山下河邊。後山鎖匙形,村前有口潭,故名。清中賴氏由太南遷入。

燕上 在中心排東偏南山灣河緣上,諧音你燕上。解放前夕謝氏由逕尾留田腦遷入。

排腦 在中心排東偏南坑口排上。清末謝氏由中心排遷入。

公館 在中心排南面河邊路旁。從前河面狹窄,始名“峽江”,後開設圩場,設有茶館店,故名。清末賴氏由太南遷入。

白石塘 在中心排南偏西小溪邊。因村前塘中白石頭得名。清末鍾氏由上關社腦遷入。

龍石 在中心排東南面河流三叉口上。後山似龍,村居龍頭咀上,始名龍石咀,後簡稱龍石。清末餘氏由於陽大嶺遷入。

芭蕉杞 在中心排南偏東山下路旁。以植物得名。清末熊氏由寬田遷入。

馬蹄逕 在中心排南偏東山坑路旁。因坑逕地形馬蹄故名。清末廖氏由會昌小密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燕潭大隊】以燕潭片村得名。屬山區地帶,貢水流經大隊西北邊沿,多數村莊建在山坑嶺腳下,局部村莊建在河岸邊,水運方便。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黃龍鄉。1958年轉朱田公社稱燕潭大隊,1968年屬黃龍公社稱燕潭大隊。1983年改為黃麟公社稱燕潭大隊。

下河 在老村西面貢水河岸。相傳從前河下有一石坎阻礙通航,船伕必須下河推船而過,故名。清中李氏由禾豐三陂遷入。

海螺形 在下河東北面河邊山腳下。村後山形似海螺,故名。清中謝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竹頭坑子 在下河東北面山坑小溪邊。因山坑竹子多得名。民國初期王氏由梓山聯豐遷入。

上壩子 在下河東北面河岸壩上。清中謝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坳腦 在下河東北面山坳上。清中謝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大塅 在下河東偏北山坑溪邊。村前是田,故名。清中謝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佛子角 在下河東面山坑尾。原有廟,稱佛寺閣,後諧音改今名。解放初期潘氏由下關遷入。

箬山 在下河東南面山坑裡。四面環山,盛產箬葉,故名。清中馬氏由梓山山塘馬屋遷入。

廖屋場 在下河南偏西河岸山下。原系廖氏開居,故名。廖氏遷,清代李氏由羅坳三門遷入。

老屋下 在下河南偏西河岸上。建村較早,故名。清中謝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燒炭山 在下河南偏東山坑尾。從前以燒炭為業,故名。清末劉氏由梓山固院遷入。

早禾排 在下河南偏西河排上。因缺水易旱,宜種早禾,故名。清中謝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白竹塘 在下河東南面坑尾。因塘邊長有白竹得名。清末劉氏由湖山遷入。

洋子石 在下河東南面山坑尾,因該地小石子多得名。民國初期鍾氏由羅西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羅西大隊】以羅西片村得名。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黃泥山坡連綿起伏。大多數村子座落在山坑嶺腳小溪邊。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寬田區上幹鄉。1958年屬黃龍公社稱羅西大隊,1968年併入上關大隊,1972年恢復原羅西大隊,1983年改為黃麟公社稱羅西大隊。

秋公坑 在老村東偏南山坑小溪邊。明末張伏源由福建寧化遷入。始名“伏源坑”,後改稱今名。

石潭子 在秋公坑西北面山窩裡。以村前石壁水潭得名。民國初期練氏由昂盆遷入。

官埠頭 在秋公坑東偏北路旁。從前設了有官鎮守的埠頭,故名。明末鄒氏由會昌周田遷入。

棗樹面 在秋公坑北面溪邊路旁。原有大紅棗樹,故名。清末練氏由標腦遷入。

社排 在秋公坑東北面河排上路旁。因地形似蛇,始名“蛇排”,後改社排。清初鍾氏由會昌洛口遷入。

布須坑 在秋公坑西偏北山坑裡。清中鄒氏由上關遷入。

昂hen 在秋公坑東北面山排上。清末練氏由腦遷入。

圓嶺下 在秋公坑南偏西圓嶺山下。清末練氏由腦遷入。

崬子腦 在秋公坑西偏南山腰上,地勢較高,故名。清末鄒氏由下關廟前遷入。

大坑 在秋公坑西偏南山坑尾。清末鄒氏由上關烏石咀遷入。

Zhai下 在秋公坑南偏東山坑中,位Zhai腦下方,故名。清末練氏由標腦遷入。

Zhai腦 在秋公坑南面山坑尾。因地勢高得名。清末練氏由廣東興寧巖前龍歸洞遷入。

【井塘大隊】因井塘村名較聞名,故名井塘大隊。屬丘陵地區。西北部小山坡連綿起伏,東南部群山巍峨,村莊建在山腳下、小溪旁。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寬田區洽江鄉。1958年轉黃龍公社稱井塘大隊,1968年併入公館大隊,1972年分開,1983年屬黃麟公社稱井塘大隊。

窯子前 在老村東南面黃泥崗邊。從前燒過窯,故名。民國初期袁氏由瑞金萬田遷入。

新屋 在窯子前北偏西山坑口。以建村年代得名。清中謝佑光由寬田石峉遷入。

井塘 在窯子前東北面黃泥坳。村前有口塘出泉水,塘邊有口井,故名井塘。清末鍾經祿由蛇頭螺遷入。

牛皮腰 在窯子前東偏北小溪邊。山形似牛,村子建在“山腰”上,故名。清中鍾氏由老屋遷入。

蛇頭嵊 在窯子前東偏北山下溪邊。後山似蛇頭,故名。清中鍾氏由興國竹壩遷入。

新屋 在窯子前東面山下溪邊。以建村年代得名。清中鍾氏由蛇頭嵊遷入。

竹山下 在窯子前西南面竹山下溪邊。清末劉氏由湖山遷入。

秧坑 在窯子前南偏東山坑嶺腳下。因土地肥沃,宜育秧苗得名。清末劉氏由湖山遷入。

塘坑子 在窯子前西偏南山窩裡。地形圓似塘,故名。清中鍾氏由上關上賴遷入。

牛牯塘 在窯子前西南面溪邊山下。村前有口塘好放魚,始名魚塘。因住人不發,認為此名不妥,而以後山似牛,改今名。清中鍾氏由瑞金壬田遷入。

關坑 在窯子前南偏西山坑中。因村前山崗橫攔似關口,故名。清中鍾氏由上關社腦遷入。

樟樹窩 在窯子前西南面山排邊窩裡因樟樹多得名。清中鍾氏由飯杓山遷入。

張家灣 在窯子前東南面山灣裡。原系張氏開居,故名。張氏外遷。清末嚴氏由於陽桃溪遷入。

茶園 在窯子前南偏東山坑中,周圍油茶樹多,故名。明中謝氏由福建上杭遷入。

下排子 在窯子前西南面山排上。清末鍾氏由飯杓山遷入。

水竹坑 在窯子前西南面坑中溪邊。小山竹多,故名。清中鍾會章由飯杓山遷入。

楊梅樹下 在窯子前東南面坑排上。楊梅樹多,故名。清初曾姓由下子遷入。

下塅子 在窯子前東南面山坑嶺腳下。清初曾氏由福建上杭遷入。

下寮子 在窯子前南偏東山坑尾。位半庵子下方,故名。清末嚴氏由於陽下堡遷入。

牛皮嶺背 在窯子前西南面山坑尾小溪邊。村後山形似牛,故名。清中鍾氏由飯山遷入。

團寮 在窯子前南偏西山坑尾。原系山寮,四面群山環繞,故名。清末鍾氏由上關社腦遷入。

飯杓山 在窯子前西南面山窩裡。山窩形似飯杓,故名。清初鍾青泰由瑞金萬田爛泥壟遷入。

蕉山 在窯子前西南面坑尾高山下。原很多芭蕉,故名。系大隊林場駐地。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湖山大隊】以湖山片村命名。屬山區地帶。四面群山環繞。大部分村莊建在山坑嶺腳小溪邊。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黃龍鄉。1958年轉黃龍公社稱湖山大隊,1968年併入黃龍大隊。1972年又分為湖山大隊。1983年屬黃麟公社稱湖山大隊。

祠堂下 在老村南偏東小溪邊。系劉姓祠堂,故名。清中劉氏由會昌高排遷入。

下逕 在祠堂下北偏西水庫邊。位上逕之下,故名。清中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上逕 在祠堂下北偏西坑逕溪邊。清中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下灣 在祠堂下北偏西山灣上。清中劉姓由祠堂下遷入。蘇區時駐過中央財政部制幣廠。

新屋下 在祠堂下西面山排上。以建村年代得名。清中張氏由福建上杭遷入。

禾羅坑 在祠堂下東偏南山坑灣上。地形似籮,故名。清中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崬子腦 在祠堂下東面山上。曾氏1979年由會昌白鵝九嶺遷入。

高排 在祠堂下西偏南山排上。清初劉氏由廣東遷入。

南排 在祠堂下西南面山排上。以方位得名。清中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牛牯崬 在祠堂下南偏西山上。以地形得名。清末李氏由會昌白鵝石圾山遷入。

黃泥山 在祠堂下南偏西黃泥山下。清中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茶園山 在祠堂下南偏西山窩上。盛產油茶,故名。清末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山寮下 在祠堂下南偏西山崬上。原系山寮,故名。

駝背嶂 在祠堂下南偏西。靠近駝背嶂山頂,故名。清末劉氏由祠堂下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流坑大隊】以駐地流坑口得名。境內群山連綿,小溪橫貫,貢水蜿蜒境東。大部分村莊建在山坑嶺腳下小溪邊和貢水河岸,少數村莊建在山腰上。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朱田鄉,公社化時屬朱田公社稱流坑大隊,1968年屬黃龍公社稱流坑大隊。

流坑口 在老村西南面貢水河邊。溪水長流,故名。明末邱氏由廣東省堯平遷入。

大燕 在流坑口北偏西貢水河岸。地形似燕子而得名。民國時期劉氏由陳坑遷入。

山寮子 在流坑口西北面山坑尾。原系山寮,故名。民國年間劉氏由陳坑遷入。

陳坑 在流坑口西偏北山腰上。原系陳姓開居,故名。清中陳姓外遷,劉氏由禾豐廟堂坑遷入。

下沙角 在流坑口西北面貢水河岸。地形似墨斗。始名“墨斗角”,因沙石多,故改名下沙角。清中郭氏由萬安遷入。

于田腦 在流坑口西偏南山腳下。此處農田較缺水,故名。清末尤氏由於陽洋坑遷入。

烏石下 在流坑口西偏南山上。村後有一巨石,常有烏鴉棲息,故名。清末賴氏由禾豐遷入。

新屋下 在流坑口南偏西坑口山下。以建村年代得名。明末邱氏由廣東堯平遷入。

石角下 在流坑口南偏東貢水河岸石壁邊。明末邱氏由廣東堯平遷入。

龍獅山 在流坑口南偏西山窩口。後龍山形似獅子,故名。邱氏1980年由新屋下遷入。

潭上 在流坑口南偏東貢水河畔。村前河中有一深潭,故名。清中肖氏由會昌白鵝遷入。

牛欄下 在流坑口南偏東山坑口貢水邊。地勢低窪。從前水草豐茂,當地人常在此牧牛,慣稱牛欄下。清末林氏由會昌白鵝遷入。

山門山 在流坑口南偏西山腰上。有三條山坑,俗稱三條坑門,故名山門山。民國年間肖氏由會昌白鵝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朱田大隊】以駐地朱田得名。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東部山高坑多,溪水源遠長流,西部靠近貢水,南部與會昌白鵝相切。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朱田鄉。1958年屬朱田公社稱朱田大隊。1968年屬黃龍公社稱朱田大隊。

朱田 在老村西南面貢水河邊。建村處原系朱家良田,故名。清中何氏由福建遷入。

豬棚山 在朱田北面山坑尾。該村原規模小似豬棚,故名。解放初期郭氏由本地流坑遷入。

寨頭 在朱田北偏西貢水邊。因地勢高,故名頭,後諧音改今名。清末李氏由寬田桐樹坪遷入。

坪地 在朱田北偏東山坑尾。原系行人休息之坪地,故名。清郭氏由會昌白鵝遷入。

龍勾咀 在朱田東北面山腰上。山形似龍勾,故名。林氏1976年由年田尾遷入。

下面 在朱田北偏東貢水邊。位朱田下方得名。謝氏1945年由燕潭遷入。

大崗背 在朱田東北面山坑黃泥崗下。清末劉氏從於陽遷入。

野豬坑 在朱田東北面山坑尾。因曾有野豬出沒,故名。1971年林氏由年田尾遷入。

階子腦 在朱田北偏東貢水邊石階路坳上。清末何氏由福建遷入。

李不 在朱田東偏北山坑尾。以姓氏得名。清末李氏由寬田桐樹坪遷入。

小崗背 在朱田東北面山坑中。屋場比大崗背小,故名。清末劉氏由湖山遷入。

老廟前 在朱田北偏東河邊山下古廟前面。清末林氏從會昌白鵝遷入。

年田壩 在朱田東偏北山坑口小河邊。土地是嚴氏開墾的,始名嚴田壩,嚴氏遷走,林氏遷入,改今名。清初林氏由廣東遷入。

嶺腳下 在朱田東偏南山嶺腳下。清中何氏由福建遷入。

年田尾 在朱田東面年田壩坑尾小溪邊。清初林氏由年田壩遷入。

大禾坑 在朱田東偏南山坑尾。宜種大禾,故名。清初林氏由廣東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車頭壩大隊】駐車頭壩得名。屬山區地帶。四面高山峻嶺,村莊建在山坑嶺腳下和半山。解放前夕屬梓山區自強鄉,解放初期屬梓山區上焦鄉,1958年屬朱田公社稱車頭壩大隊,1968年屬黃龍公社稱流坑大隊,1979年至今稱車頭壩大隊。

車頭壩 在老村西南面小溪三叉口。清初尤氏由廣東遷入。相傳村後原有一條小河,後來改道村前,村後成了石壩,故名。

龍子坑 在車頭壩北偏西龍下山坑尾。清中謝氏由安遠遷入。

龍下山 在車頭壩東北面嶺腳下小溪邊。位龍子坑山下,故名。清末邱氏由於陽遷入。

大坑裡 在車頭壩西北面大山坑裡。清末丁氏由禾豐銅鑼窩遷入。大橋背 在車頭壩東北面山下小溪拱橋邊。清初黃氏由福建遷入。大箬山 在車頭壩西北面山窩裡。箬竹多,故名。清中林氏由會昌梓坑白沙遷入。

荒田排 在車頭壩北面山排下。原系荒地,故名。清中易氏由梓山上蕉遷入。

上羊頭山 在車頭壩西偏北山腰上。位羊頭山上方得名。民國年間賴氏由禾豐堯塘遷入。

臘樹下 在車頭壩西偏北山下小溪邊。原有臘樹,故名。明中練氏由廣東遷入。

下羊頭山 在車頭壩西面高山下。地形似羊頭,故名。清末賴氏由禾豐遷入。

南木坑 在車頭壩偏西山坑中。長有很多楠木樹,故名。清中蘭氏由梓山蘭屋遷入。

下梅子排 在車頭壩南偏東山排上。梅子樹較多,故名。宋中鄧氏由廣東遷入。

上梅子排 在車頭壩南偏東山腰上。位梅子排上方,故名。清中蘭氏由梓山蘭屋遷入。

贛州于都縣黃麟鄉地名及人口變遷

片村

洋孔 包括石庵、下庵、下屋子等村。明末郭氏由吉安遷入。

燕潭 包括花橋、大、佛子角、洋子石、白竹塘等村。謝氏居多。清初由興國竹壩遷入,還居有王、潘、馬等姓。該地河下有一口潭,原名塢潭,後以地形改今名。

齊江 因靠近貢水,故名。包括早禾排、廖屋場、老屋下等村。清中李氏由禾豐山陂遷入,還居有謝氏。

羅西 原是羅氏開居,地處井塘西面,故名。在羅西大隊境內。黃泥山坡連綿起伏。含社排、昂仚、棗樹面、圓嶺下、標下、標腦、大坑等村。張、鄒兩姓明代遷入,後有練、鍾等姓相繼遷入。

上埠 地處黃龍河上游,有渡口,故名。包括張家灣、下坡子、下寮子、楊梅樹下等村。清初嚴氏從於陽桃溪遷入,後有曾氏遷入。

湖山 因山林資源豐富,盛產油茶,始名富山,後諧音山。包括老屋、祠堂下、南排、高排等村。劉姓明末由會昌高排遷入。後有潘、張兩姓相繼遷入。

流坑 包括龍獅山、龍下山、龍子坑、大橋背、荒田排、車頭壩、羊頭山等村莊。邱氏居多,明末由廣東堯平遷入。另還居有黃、尤等姓。相傳當地古代曾有土匪搶劫,只留下該坑未搶,始名留坑,後諧音流坑。

(注:本篇內容來源於1985年版《江西省于都縣地名志》;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