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病:氣虛宜補,血虛宜養,血氣喜溫而惡寒

氣血病的治療原則,主要在於調和氣血,應遵循中醫氣血理論,審機論治,以恢復氣血生理功能為目的。氣血和調,百病可愈。歷代醫家在實踐中創立了不少治則與方法,迄今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氣血病:氣虛宜補,血虛宜養,血氣喜溫而惡寒

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

《內經》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這既是中醫學治療疾病的原則,也是氣血病的治療原則。

氣血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以充盈、流暢、平衡為基本條件的,一旦氣血受損,則流暢失暢,平衡失衡,虛實寒熱的病變隨之而生。

氣虛宜補

肺主一身之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補氣當以補脾肺氣為主,尤以培補中氣為重,方如補中益氣湯。

血虛宜養

血虛與陰虧常互為因果,故補血方中常配以補陰之品,以加強療效;血虛甚者,當宗“氣為血帥”之旨,輔以補氣之品,以收補氣生血之功,方如當歸補血湯。

氣滯為實

治以理氣行氣為主,因氣滯總以七情鬱結居多,故而理氣之劑每佐疏肝之品,方如柴胡疏肝飲。

血實為瘀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血實者宜決之。”治療總以祛瘀為要,方如血府逐瘀湯。氣有餘便是火,多由肝鬱氣滯日久而致,故而氣火之證,仍當以疏肝調氣為先,佐以清洩,方如越鞠丸。

血熱證以出血和熱象為其特徵,治宜清熱涼血,然血得寒宜凝,得溫則行,故寒涼之劑中病即止,不可過劑,方如清營湯。

氣不足便是寒,多由氣虛日久,傷及陽分而致,治宜補氣溫陽,方如保元湯。血寒證多系寒邪侵襲,或素體陽虛,虛寒內生,導致氣血流行失暢,臨床以疼痛為特徵,治宜溫經散寒,方如少腹逐瘀湯。

氣血病:氣虛宜補,血虛宜養,血氣喜溫而惡寒

血氣喜溫而惡寒

《素問·調經論》謂:“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血猶如水,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氣屬陽,其性動,其欲推動各臟腑功能與津液、精、血的代謝輸布,也須得溫而動。故元·王好古在《湯液本草》中謂:“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營衛得行,常有天命矣。”

寒邪凝滯主痛

凝滯即凝結,阻滯不通之意,人身氣血所以能運行不息,暢通無阻,全賴陽氣的溫煦和推動,若寒邪入侵機體,或過服寒涼入胃,陽氣受損,溫煦推動功能減弱,使經脈氣血阻滯,則變生氣滯、痰濁、內溼、瘀血等,而百病乃生,並可引起諸多疼痛,如頭痛、身痛、關節痺痛、脘腹疼痛等,故《素問·痺論》謂:“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清·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中謂:“凡痛必須溫散。

治療氣血凝滯不暢病證:首選辛溫之品,氣溫之品能散寒解鬱,味辛之品能散能行,辛溫之藥能調達氣機,行血祛瘀,恢復氣血暢通,故清·李中梓在《本草通玄》烏藥一項中指出:“大抵辛溫香竄,為散氣神藥,故百病咸宜。”金元醫學家朱丹溪治氣不舒暢,每用木香調達之,瘀血為患,韭汁最妙。

氣血病:氣虛宜補,血虛宜養,血氣喜溫而惡寒

根據氣血病寒熱虛實情況,辨證選用辛溫之藥調暢氣血,恢復氣血正常功能,往往有畫龍點睛之功。唯辛溫之品,久服易洩元氣,用藥以量小為宜,若配以補氣、清熱藥,則能防止其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