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不但導致嘔吐,還有精神神經症狀,很多兒科醫生都誤診,

小兒嘔吐的症狀非常常見,有時孩子發生嘔吐在家精心護理,注意孩子飲食,就自行停止嘔吐,但是也有些嘔吐頻繁的,非到醫院處理不可,其中有些嘔吐疾病,雖然不是很常見,但是絕大多數兒科醫生誤診為“急性胃炎”,因為它急性起病,主要症狀是嘔吐,沒有發燒,確實按照急性胃炎給予補液對症治療就好轉,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可以遇到同樣症狀來醫院就診的兒童。其實它屬於一種疾病叫做——週期性嘔吐綜合徵,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今天柯大夫與各位分享一下。

此病不但導致嘔吐,還有精神神經症狀,很多兒科醫生都誤診,

週期性嘔吐綜合徵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

1、週期性嘔吐綜合是屬於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沒有實質性胃腸道病變。但是嚴重可以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輕症就嘔吐,嚴重伴有精神神經症狀。不但孩子受罪,家長也因為孩子經常嘔吐發作就醫,各地就診,搞得心神不安。

2、此病的臨床特點:以學齡兒童或者學齡前兒童為主,但也有幼兒。主要症狀為反覆發作的嘔吐,既有周期性特點,比如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發作一次,嘔吐持續3天左右。在兩次發病的間歇期孩子健康入常,沒有任何嘔吐和其他症狀。

3、具有遺傳相關性的疾病,往往顯示以母系遺傳方式為主。

一例2歲寶寶嘔吐病例分享

前幾天,兒童住院部的一個3歲兒童,因為生後不久就嘔吐,確診為食道裂孔疝,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治療後,孩子還是嘔吐症狀,沒有改善,進行第二次手術,但是孩子嘔吐症狀還是沒是沒有消失,但是嘔吐表現的不是進食後嘔吐,其實表現非常有周期性,每2個月一次,每次嘔吐嚴重無法進食,住院補液護胃治療,就好轉。醫生還是考慮胃食道裂孔疝後胃食道反流導致,但我問到家裡是否有人偏頭痛病史,開始家長說沒有,最好孩子媽媽說自己經常勞累了就頭痛休息一天就好,還要孩子的外婆就是有明顯偏頭痛。

所以從以上病史信息來看,這個孩子嘔吐不單單是胃食道反流導致的嘔吐,而是一種具有非常有規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週期性嘔吐綜合徵。

同時近年研究認為此病的家族史可能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在一些病例報道有多個家庭成員有類似病史。在這些家族性病例中,顯示以母系遺傳方式為主。這個孩子的母親和孩子外婆就是偏頭痛病史,經常發作,週期發作嘔吐。

此病不但導致嘔吐,還有精神神經症狀,很多兒科醫生都誤診,

這種病例不能忽視的細節

1、嘔吐症狀,發作頻繁,伴有劇烈噁心,間歇期無症狀,可持續數週到數月,嘔吐時總是沒有發燒症狀。

2、嘔吐的症狀發作和停止,往往突然開始,停止也是突然停止。

3、除了嘔吐特點外,還有頭痛頭暈等精神神經症狀,往往伴隨嘔吐症狀。

4、嘔吐發生時往往伴有面色蒼白、厭食、疲倦、流涎,嘔吐進食少後出現虛弱,體力不支。

5、孩子發病往往有誘因:比如勞累,精神緊張、學習壓力,受到刺耳的聲音、強烈的眩光誘發導致。

此病不但導致嘔吐,還有精神神經症狀,很多兒科醫生都誤診,

其實週期性嘔吐綜合徵的發病率不少,不再被認為是罕見病,大約每100,000人口中的發病率為3.2。但是很多兒科醫生對此病缺乏認識,同時基本上是孩子發作是在兒科急診就診,遇到每個不同接診醫生,大多數按照急性胃炎進行診治。

如果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同時對於這個疾病認識比較深,臨床上遇到嘔吐孩子,往往會追問一下孩子是否有類似症狀,同時反覆發作,是否有家族人員是否有類似症狀,如果有的話,就要警惕是否為週期性嘔吐綜合徵,雖然在急性期處理差不多,讓家長懂得這是一種什麼樣疾病,有助於家長懂得預防和宣教。

此病不但導致嘔吐,還有精神神經症狀,很多兒科醫生都誤診,

1、迴避誘因:孩子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導致誘發、情緒激動不安,過度運動和勞累,學習熬夜導致睡眠不足。

2、平時飲食需要容易消化富有營養食物,要規律,避免暴飲暴食,迴避牛奶、奶酪、巧克力、飲料零食等等。

3、一旦有症狀,最好讓孩子休息,在安靜同時無光的房間裡,有利於病情康復。

4、嘔吐嚴重影響進食導致水和電解質缺乏,需要補液對症治療,為了避免嚴重嘔吐導致的消化道出現,食管炎,可以考慮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

5、作為預防性療法的首選一線療法,5歲以下的兒童,使用賽庚啶;≥5歲的兒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考慮使用阿米替林。

此病不但導致嘔吐,還有精神神經症狀,很多兒科醫生都誤診,

其實任何一種疾病,如果懂得發病規律和疾病特點,就能很好識別不來,也就很簡單。

把複雜的兒科臨床問題通過科普變得通俗易懂,請關注 ,起加入兒科科普的大家庭,家長有相關話題和問題可以留言探討,柯大夫在空餘時間會針對典型問題給予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