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今日霜降,中老年先別忙著養生!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精彩生活·快樂健康

今天,是24節氣中的霜降,也是秋天最後的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要來了。此時正是秋冬交匯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大自然在提醒我們,要開始準備過冬了!

Shuang Jiang

霜降來了

2019年10月24日

農曆九月廿六

我們都知道,這個時節白天晚上的溫差很大,自古以來“老年難過冬”的說法就有流傳!

“老年難過冬”在以前是因為冬季氣溫低,取暖難,而現在是因為氣溫低,溫差大,中老年人就易發心血管病急症!

據數據顯示,冬天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要比夏天高出41%。

因此,中醫專家指出,中老年在霜降養生時,最重視的應該是防寒保暖!不然中風、血栓都來了。

霜降不防寒,中風、心梗、血栓全來了!

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現在很多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而霜降節氣時,不僅氣溫低,還時常颳大風,極容易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栓的形成。

千萬別小看了秋冬天,這時的低溫對咱們中老年人,可有著不小的威脅!

它不僅會增加心臟負荷,引發心絞痛、心梗、猝死等疾病,還提高了腦溢血和腦血栓發作的機會。

因此,不想要被這些疾病找上門,大家就一定要注意保暖!

防寒小貼士

中老年人冬天出門時,最好戴個帽子,披上圍巾,避免頭部和頸部受寒,引起頭部血管收縮和痙攣;

每晚用熱水泡腳20分鐘,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脈。

霜降一碗粥,暖胃健脾防風寒!

俗話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除了要重視人體外部防寒保暖外,在霜降的時候,咱們還可以補一補身體,讓我們的全身從裡到外都暖起來!

根據中醫養生觀點,秋要平補,同時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以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品,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尤以栗子和羊肉為佳。

板栗粥

食材:

熟栗子10顆(去殼、剝內皮),大米少許。

做法:

將米粥煮開後,放入切成小塊的栗子,至粥熟即可。

功效:

板栗具有健脾養胃的功能;有一定的補腎作用,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對人體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強作用;同時也有一定的抵禦風寒作用。

而且羊肉熱量高,容易吸收,是秋冬禦寒和進補最適合的食材了。

霜降防溼邪:祛溼健脾,別秋凍

秋天雨水多,老年人極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同時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

這個時間節點後不再適合“秋凍”,應該多吃蓮子、薏米、蓮藕、山藥等祛溼健脾的食物。

霜降防秋燥:多吃水果,滋陰潤肺

霜降時節天氣漸涼,秋燥明顯,易出現口乾、唇乾、咽乾、便秘、皮膚乾燥等現象,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

霜降防秋鬱:唱歌跳舞,保持好心情

天氣漸冷,秋風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

而霜降防秋鬱首先要生活規律不要隨意打破,保持好心情;

其次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24日:今日霜降,中老年先别忙着养生!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