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循环回路"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前段时间,跟圈子里的高知妈妈们小聚,花茶几杯下肚,又到了炫娃狂魔们展示成果时候了。岑雨妈妈拿出手机:"来听听我姑娘念的诗。"随着播放器秒钟跳动,一个动听的童声传出来。

"星星们高挂空中, 千万年一动不动, 彼此在遥遥相望......."海涅的《星星们高挂在天空》。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对小学一年级来说会不会很超纲?"一位妈妈问到。她的宝宝还在上中班。

"如果你看过考纲就不会这么说了"岑雨妈妈补充道:"我让她每天早晨七点会起来读半个小时诗歌或英文。"

"每天都读吗?"我关心的是一个6岁的娃如何能坚持

让我看看,岑雨妈打开一个应用软件,嗯,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坚持了80天,会越来越简单的。

听了太多妈妈们抱怨孩子根本无法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故事,小岑雨简直是"别人家的娃"。"她就没有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问岑雨妈妈

"怎么会,谁也不会那么自律,关键是要一套好方法!"原来岑雨妈妈又把带团队的方法用在了娃身上,看起来还挺有效。我们往往希望孩子能建立好的生活习惯,从每天早晨喝水,到每晚练琴。但是这样的坚持,不但娃做不到,怕是连我们自己都很困难。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自律"

在美国管理研究院(IM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看来:"自控是不变,自律则是改变。"

让娃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在他的时间表上,添上那么一项。

对于朋友的女儿岑雨而言,本来能睡到七点半的美好早晨,要硬塞进去一项并不那么有趣的事情:读书。这就要求她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或者妈妈首先要调动意志力,把她从床上拎起来。看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难做到。

看看我们朋友圈里那些疯狂的打卡吧,如果大家能自律,还要那些截图干啥。为啥坚持一件事儿就这么难。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这跟人类的脑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神经科学里三脑理论把人脑的模型分为爬行脑(原始本能脑)、哺乳动物脑(情绪脑)和新脑(理性脑)三部分。拿健身来举例虽然理性脑认为坚持一件事儿很好,但是在辛苦工作一天后,情绪脑往往告诉我们:太累啦,不想动。在我们努力自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用理性脑控制情绪脑,这需要动用大量的注意力。

然而,注意力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只是专注于一件事情,或许还没那么难。一旦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了起来,自律坚持就很难了。对于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大脑来讲,更是难上加难。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好习惯的"循环回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

虽然坚持每天早晨起来跑步,或者每晚睡前阅读并不那么容易,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坚持睡前刷牙很困难吗?坚持每天早晨喝咖啡很困难吗?为什么这些事情不需要理性脑动用大量注意力来控制情绪脑呢?答案是习惯。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在对"习惯"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了坚持的秘密。那就是建立一个好习惯的"循环回路",让它像车轮一样自己运转起来,这样就不用消耗注意力了。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电脑,习惯无疑就是将"早晨读书半小时"这个程序设计成了开机启动后台运行,不用占那么多CUP的资源。

为了准备校际足球赛,翔宇爸爸给他制定了一个为期四个月的体能提升计划:每天晨起在小区跑道跑四圈,每次计时,完成后就在客厅的黑板上打卡。计划期初执行的很顺利,但是到第三周,翔宇就会以身体不适、学习到太晚起不来等理由,逃避跑步。为此爸爸给他做了调整,如果早晨没有跑,可以在晚上补齐。最后打卡记录显示,在四个月120多天中,翔宇坚持了100天跑步。翔宇爸爸告诉我,现在娃已经养成了每天早晨运动的习惯。

在这个例子中,包含着"循环回路"中的四个要素,为足球赛提升体能是启动因素,行动是跑步

随着坚持每次翔宇都耗时更少、黑板打卡,都是非常好的反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也是整个计划被坚持下来的原因。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帮孩子建立好习惯可以这样做

实际上,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宝爸宝妈需要很多次运用这一模型,来帮助孩子建立各种各样的好习惯,也就是让孩子自己动起来。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一模型"启动"好习惯呢?

● 什么目标能让娃坚持?

建立一个习惯,关键在于让孩子有一想起来,就要马上行动的目标感。那些比较宏大抽象的目标,或许更容易被成年人理解。但孩子却相反。比如大宝就很难明白每天"刷牙"是如何保护牙齿的。

但是如果我们帮娃把目标解释成,如果你每天坚持刷牙打钩,每月到牙医那里,就能获得一张"免拔牙卡",他就能明确到底是在坚持啥,不是吗?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 坚持的行动尽量简单

在晨起跑步或者读书的例子中,建立的习惯动作都是非常简单的,比如背诗、读英语,而不是随便看什么书。小区跑四圈,而不是笼统的运动。步骤越少,对娃来说越容易坚持,也越容易形成长久的习惯。尽管有些事情本身很复杂,没办法被简化,爸爸妈妈也可以抽取核心的点来帮助孩子简化行动。比如预习第二天功课,是一件很复杂的行动。但是我们可以把行动变为简单的:列出明天最难的部分。

如何帮娃养成好习惯?科学家:尝试建立好习惯的

● 插入有效线索:一.....就......

在培养孩子一个新的习惯中,最好将新的习惯,放在旧的习惯之后。然后建立一个触发装置。宁月妈给小宁月,制定了睡前弹一个小时琴的计划,放在她喝牛奶之后。这个线索是:一喝牛奶,就去弹琴。这样不用提醒,娃也知道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 布置合适的环境,降低行动成本

最后宝爸宝妈也要认识到,坚持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要尽量降低娃的行动成本,事情要简单再简单,坚持的环境也要便捷。如果娃每天早晨起床,必须要挪开玩具,打开柜子,从箱子里找出自己的书,这样早起看书就成了复杂的行动。

而如果有一个读书区,孩子起床后可以坐在舒服的小沙发里看书,这样坚持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项成功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努力。但其实习惯的养成并不需要持续不断地付出自知力,帮娃启动这样的"循环回路",一旦度过最初的阶段,就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意志力,而习惯成自然了。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