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後為什麼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政?

忘憂清樂閣主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姜太公是周武王的老丈人。如果周公旦篡位,江山還是老姬家的;如果姜太公篡位,江山就是老呂家的了。姜太公能力太強,他如果輔助周成王,想要篡位,就算周武王再世也無法阻止。因此周武王將姜太公分封到齊國,且讓姜太公立刻啟程去齊國主政,非王詔不得返都。周武王滅商後就病重在床,周朝大政實際是周公旦與召公奭在主持,此兩人皆武王親弟弟。

周公旦是周武王最器重的一個弟弟,當年大哥伯邑考被商紂王制成人牲分食給眾諸侯,周武王與周公旦都是親眼所見的。周武王在反商過程中,心理壓力極大,經常做惡夢(估計是夢見自己兵敗,下場跟大哥伯邑考一樣),周公旦每天都給周武王解夢,並將解夢的說辭發展成一套道德理論。周武王死前讓周公旦輔政,就是深知周公旦的執政能力強,道德水平高,不僅會將周朝治理得興旺發達,還可以保證他不會奪周成王的位。

《淮南子·齊俗訓》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尚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

從以上週公旦和姜太公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兩人的治國理念是不同的。周公旦是宗法血緣關係治國,姜太公以賢人尚功治國。姜太公的治國理論在現在看來是高於周公旦的,但是在周武王看來,周公旦的宗法血緣關係治國更可以保證兒子周成王的君位穩當。姜太公如果發現周成王不可輔,說不定會直接廢掉周成王,自立為王,畢竟姜太公舉賢而尚功,天下雖大唯賢者居之。周公旦不會那樣想,他會根據嫡子繼承製確保周成王的王位無憂,那怕周成王是一位昏君也不會廢他。退一萬步講,周成王時昏君,周公旦廢了周成王,他也會選擇周成王的賢子繼承君位。

姜太公出生於羌族,周王朝髮根於周族,兩族的關係並非良好。商朝之時,周族得到商人的技術支持(青銅冶煉技術),於是周人替商朝捕捉羌人用於祭祀。商朝十分喜歡祭祀祖先與上天,祭祀品除了牛、羊、豬外,還包括人,而人主要從戰俘與奴隸中來。周族長期抓捕羌人用於商朝祭祀,因此兩族關係不好。如果姜太公主政,再利用羌人的勢力顛覆周朝,那麼武王滅周的故事將重演。這也是周武王不用姜太公輔助的原因之一。


大秦鐵鷹劍士


殷商末年,商紂王暴虐殘忍、殺害忠良、禍害百姓,引起天怒人怨。西陲小國周國,經歷幾代人用心經營,文王勤政愛才、善施仁德,為其子武王伐紂滅商奠定了基礎。

大約公元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賢良,其心胸廣闊、眼光長遠,周國日益強盛。

約公元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此戰稱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臺,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滅商後的第三年,周武王由於積勞成疾、溘然長逝。臨終時武王遺命,讓其四弟周公旦即周公,輔佐他的兒子姬誦,史稱“周公輔成王”。周公輔佐成王是一段歷史佳話,後來漢武帝託孤時,就曾拿出此事表達自己的意圖。“周公輔成王”已成為輔助幼主的象徵。

姜子牙作為周文王的得力軍師,在“牧野之戰”作為武王的總指揮,為其出謀劃策,助力武王伐紂,其才能智謀並不在周公旦之下,為何周武王臨終卻讓周公輔助幼主?一直令人疑惑,人們飯後茶餘也總會聊起。

姜太公偏任人唯賢,周公傾向血緣至親

根據《淮南子》記載,姜太公問周公旦:“準備如何治理魯國?”周公旦:“尊敬尊長,親近親人。” 姜太公:“那魯國以後要衰弱了”。周公旦問:“你又如何治理齊國?”姜太公:“保舉有賢之人,獎賞有功之人。”周公旦:“那齊國以後肯定會有君王被篡殺。”從這兩人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們治國方式是不同的。

姜子牙治國理念必然會導致,隨著時間推移君王病逝,這個天下會變成別人的天下,後來“田氏篡齊”就是很好的證明。周公的治國方式,哪怕國家衰弱,但政權最後還是在自己親人手裡。周公的治國理念深得周武王之心,與其基本一致,畢竟周武王還是希望把政權牢牢控制在自家人手裡的。姜太公和周公都是武王最為得力的助手,而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這一點與姜太公不同,因此,無論軍國大事,還是其他的疑難小事,武王總是與周公商討。

功高蓋主,忌憚姜太公權勢

周武王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姜太公在父親在位時就統領兵權擔任軍師,深得人心,勢力也逐漸強大,萬一將來他擁兵自立,對周朝來說算是一個威脅。姜太公是西周建立的功臣,於國家於父王和自己都有功,所以將姜太公分封至靠近海邊的齊國之地,也能讓他頤養天年。

西周宗法治國、等級劃分明確

西周建國以宗法制度為國家核心制度,同宗親兄弟輔政符合宗法制度要求,“用人以親”也是政策之一。親親尊尊是西周的組織綱領,遠親、外戚、異姓、功臣都排在至親後邊。姜太公是軍師也是周成王外公,屬於功臣也屬於外戚。在宗法制度中排後,他不可能由外戚越過親叔叔上位輔政,這與宗法制度不合。同時姜子牙屬於外姓人,儘管是伐紂之戰中的大功臣,但的確是外姓人。總不能把權力交給一個不姓姬的外人吧?姜太公也就被排除到了最高權力以外的位置。

周公自身有德有才有威望

周文王姬昌還在世時,周公非常孝順,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姬發即位,姬旦也經常佐助輔弼,處理很多政務,奠定了周朝基業。在當時周公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

相傳他制禮作樂,制定和完善宗法制、分封制等各種制度,使西周奴隸制獲得進一步的鞏固。“制禮作樂”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中央、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這就是禮樂制度,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漢初大思想家賈誼評價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已成佳話,後世親人之間的權力爭奪,完全與“周公輔成王”相悖。漢代海昏侯、唐朝玄武門之變、宋代斧聲燭影、明朝朱棣奪權等,雖是“用人以親”,但卻多了為爭權奪位,親人之間相殘的權謀、血腥和殺戮。


奕天讀歷史


首先,姜子牙輔助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周武王分封諸侯,姜子牙的封地是齊國,周公的封地是魯國。

周武王滅商朝建立周朝時,姜子牙的年齡已經很大,周武王認為他年老,不想讓她過於操勞,所以就讓姜子牙去封地安享晚年。

其次,姜子牙很用用兵,當時姜子牙的封地齊國,齊國位置很重要,當時那裡還有商朝的屬國,讓姜子牙鎮守那裡,可以安定周朝的東方。

最後,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在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也是立下很大功勞,他和姜子牙一個太公、一個周公,都是周武王最得力的助手。

周公旦不僅能力強,而且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年齡上也要比姜子牙小,同時周武王在滅商數年後就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周公旦不僅是他的弟弟,而且一直在周朝都城輔助周武王。

所以,周武王駕崩後,主要是周公輔政。

而姜子牙被稱為太公,在周武王執政時,又稱他為“師尚父”,可見當時姜子牙的地位之尊貴。同時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最高之官,有參政主軍的權利。

姜子牙雖然不是周武王去世後主要的輔政大臣,但姜子牙封齊建國後,多數時間是在周都做太師輔佐周成王和周康王,同時他的兒子齊丁公也沒有在齊國而是留在周都統領王宮內軍隊。

周成王時期發生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監之亂,這時的姜子牙輔助周公旦,有時坐鎮周都、運籌帷幄,有時帶兵征討,姜子牙又為周朝立下大功。

後來周成王去世,周成王又把太子託孤於姜子牙父子,姜子牙之後和大臣們一起尊太子姬釗繼位,是為周康王。在周康王六年時,姜子牙在周都去世,他的兒子齊丁公繼續輔助周康王。


其實周成王是姜子牙的外孫,而周康王就是姜子牙的重外孫,所以姜子牙和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不僅有君臣關係,而且還是有親戚關係的。


中孚鑑


這個問題不妨用《封神》原著來答一答。封神雖然是後人加工的神話故事,但如果與正史(比如《史記》)相參照,多少還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簡單說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親疏有別

周公是誰?武王的親弟弟!姜太公是誰?姜子牙,外姓人,儘管是伐紂之戰中功勞最大的功臣,但的確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國號名諱:

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勳勞於天下,成王時為大宰。武王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號為“魯”。

太公呂望起自渭水,為文、武兩朝帝師,號為師尚父,輔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國營丘,為齊侯。

2、年紀有差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歲封完神後功成身退。武王向來都稱姜子牙為“相父”,這一年42歲(或51歲),可見姬發都沒姜尚大,更別說周公了。可見,在兩人年紀對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經是個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腦袋被門夾了,否則武王就不會用姜尚輔政。

3、折騰不起

武王伐紂功成於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後,前1043年,姬發就駕崩了。此時姜子牙已就封國。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過,姜尚的這條路充滿了艱辛:本身他年紀已大,加之林深難行,視野所及,盡是狼蟲虎豹與原始森林。西岐(今寶雞岐山縣)到營丘(今山東臨淄)有多遠,地圖可以查到。因此姜尚的赴國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兩年。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營丘,他還要馬上面臨三個問題:一是萊人爭國;二是修繕城池;三是送子就國。這一番折騰下來後,差不多也得兩三年光陰。

現在聽說天子駕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趕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還沒奔著喪,就先把自己奔沒了。

4、武王駕崩甚速

大人物都沒想過“上天之子”的自己也會死。惟其如此,才不會過早安排身後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時候,已經什麼都來不及了。武王一直覺得自己還能活幾十年,孰料他竟然會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彌留之際,恐怕他的心裡嫉妒姜尚活得更長佔了上風。

5、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輔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即使恐懼流言,仍能平二監之亂。賈誼評價他說: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鐵一般的執政才能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兄弟兩人畢竟在一起相處了40餘年光陰,周公已經用無數次機會充分證明了自己。

姬發又怎麼可能有這麼好一弟弟而棄之不用!


王事情


周武王,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9年。被尊崇為古代明君。

武王伐紂,周公輔政是中國歷史上被千古傳誦的美談。

滅商三年後,周武王積勞成疾,溘然長逝,遺命弟弟周公旦輔佐兒子誦,史稱周公輔成王。

周武王為什麼選擇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佐成王?

作為明君,如何選擇輔政大臣也一定會深謀遠慮,有著政治家的戰略眼光。

從最高統治者的角度來講,應該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可靠與制衡

歷代帝王選擇輔佐幼帝的大臣首先考慮的是其忠誠度,可靠性。選擇自家兄弟自然要比外人更為可靠,即便做最壞的打算,就算周公有不臣之心,取代成王,江山也還在自家人手裡。

周武王非常瞭解弟弟周公旦,深知他不是貪戀權位之人,眾所周知,周公旦一生只對風水和相術痴迷,但是姜子牙卻不同,七十歲高齡仍然想著建功立業,權力之心比較重,兩者相比較的話,周公還是最適合的人選。


姜太公雖然也對周王室忠心耿耿,但畢竟是外姓之人。可靠性自然大打折扣。

我們從歷代幼主的輔政大臣都可以看到,輔政大臣裡一定會有自家宗族有著血緣關係的近親。並且輔佐幼帝,不僅要管國事,也還要處理家事,周公顯然是更好的人選。

制衡考量

姜太公雖然為周朝立下汗馬功勞,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公,但終究是外姓人員,從武王的分封就能看出這種端倪,姜太公功勞最大,卻被封在偏遠的齊地,齊地周圍經常發生暴亂,商紂王的兒子還起兵反叛過,把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卻分封在魯地,這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比齊國之地好的多,這裡就可以看出周武王開始在防範姜子牙了,這樣就不會把國家大權交給姜子牙來掌管。



之所以選擇周公而沒有選擇姜太公,周武王自然有他的想法,姜太公早年統領兵權,因此深得人心,勢力也逐漸強大,周武王頗為忌憚姜太公的權勢,擔心他會擁兵自立,姜太公與他的關係,又不能除掉他,於是把姜太公封在偏遠的齊地,讓他遠離政治中心。

二、才能威望。

周公,姜尚,都和周武王並肩作戰,周武王非常清楚兩人的特長,選擇自己弟弟,可以說是任人唯賢,人盡其用。

具體說說他們的特點。

姜尚

周、姜二公都是文武全才,但是姜太公的的特點更多的是在軍事上,姜子牙一直以來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軍師,擅長具體的軍事謀略,戰役指揮。從我們現代的軍事理論上來講的話,既是帥才,也是將才。姜子牙被歷代皇帝和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他所編著的軍事著作《六韜》為後世的中國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諸葛亮所學習和借鑑。

國家治理上,姜太公在其封地上也把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這種治理只是地區性的治理。在全局及整個周國宏觀治理上,則需要更強的思想,理論,及一套完善的治理體系。


周公

武王姬發和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十來個嫡出兒子中最聰明能幹,德才兼備的兩個兒子。在周文王時代作為他的左膀右臂輔佐他治理封地,並發展壯大,最終到可以與殷商一絕雌雄。在一起長大的兄弟,自然是非常瞭解自己弟弟的人品和才華。

來看看周公政績

在周王朝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在他的帶領下,周朝二次克殷,統一東方,建立以成周為中心的軍事政治中心,在周公的輔佐下,周王朝從開始建國的立足未穩,危機四伏。到周公還政時,江山穩固,從上到下井井有條。



他被尊為儒學奠基人,為周王朝800年的基業,以及為後世長達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礎。是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所以周公在治理國家方面的能力以及威望要高於姜太公。可見選擇以周公輔佐成王是一個成功的選擇,體現了周武王的政治遠見和戰略眼光。

三現實考慮 ——年齡

有人說沒安排姜子牙輔政的原因是因為姜子牙太老了,但是事實上那時候姜子牙還非常健康,而且他活到了周成王都去世了。

這種觀點是馬後炮,誰能預測姜子牙的年齡?

當時的生活環境人平均壽命三十多些,姜子牙高壽屬於極小概率事情,周武王決絕對不會拿姜子牙的長壽來賭江山的穩固。

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的時候,他已經72歲了,在古代那個時候已經是非常高壽的老人了,然後又輔佐文王和武王兩代君主,年齡至少也有八十有餘了,這樣的老人隨時都有可能西去,如果輔政的話,萬一不測,周成王還小,又得動搖國本,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況且周武王一生尊敬姜子牙,尊姜子牙為相父,周武王也希望姜子牙能夠安享晚年,以報輔政之恩。

周公旦不僅能力強,而且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年齡上很有優勢。

後來事實證明,周武王的選擇是相當正確的,選擇周公和召公來輔佐幼子,後來周公也在周成王二十歲的時候,把朝政大權還給周成王,也算是完成了哥哥臨終前的囑託。


歷史逸事


牧野之戰後,西周建立,周武王封邦建國,將古國之後、殷商遺民、宗室子弟以及開國功臣都封了土地建立小國,緊緊的圍繞在周王室周圍,以保周王室國祚綿長。但是周武王自己卻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去世了,而太子姬誦尚且年幼,能不能讓天下的諸侯國都臣服還是個未知數,因此周武王給姬誦留了四個輔政大臣,這就是著名的“周初四聖”。

周初四聖即為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以及太史佚,根據《史佚書》的記載:

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常立於後,是史佚也。與周公為道,大公為充,召公為弼,同列而總謂之四聖。

《大戴禮記·保傅》中的記載和《史佚書》是相同的,不過在畢姓族譜中的記載,則沒有太史佚,而有畢公高。因此實際上這五個人都是周武王留給兒子姬誦的。

周公旦站在周成王的前面引路,太公望和召公奭一左一右護衛著周成王,而太史佚和畢公高站在周成王的後面負責提醒周成王遺忘的事情,這幾個人幫助周成王穩定天下。在這些人中,周公旦居於主導地位,即是領導。

這種領導地位既是他卓越的才能所致,也是他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身份所致。我們知道西周時期開始設立宗法制,其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而這個是父系社會下以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族制度。而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是武王的岳父、成王的外公,說到底只能算是外戚,召公也是周王室的宗族,畢公是周公旦的弟弟,只有太史佚是真正的外族。

在這些輔政大臣中,周公旦地位最高,太公望次之,論才能,兩人可能不相上下,但是論血緣,周公旦是真正的周王室子弟,而姜太公只是外戚,自然不可能居於領導地位。我們簡單打個比方,在一個大家族中,如果家主去世,留下的繼承人年幼,那麼幼主的叔叔們就會在大事上給侄子拿主意,而幼主的外公則只能給點建議,到底是外人,不可能真正插手外孫家的事情。

所以周公旦為主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但是周公旦攝政也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周武王雖然將國家大事都交給了周公旦,但也只是讓他輔政,而不是攝政,因此在周公旦決定“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的時候還是遇到了阻力。

這個阻力最開始來源於周公旦的三哥和五弟。周武王封邦建國的時候,將帝辛的兒子武庚也進行了分封,在殷商原來的地方劃了三分之一給武庚,另三分之二給了三弟管叔和五弟蔡叔,管叔和蔡叔的任務就是監視武庚,但是這三個人卻在成王繼位後勾結在一起了。原因就是管叔作為哥哥不滿周公旦攝政,他散佈謠言說周公旦想要取代成王。

謠言一出,同為輔政大臣的召公奭很是不滿,周公旦為了說服召公奭是頗費了一些心思的,首先作了一篇《君奭》來表明自己的心跡,不過召公奭依舊覺得不妥,周公旦只好拿出過去歷史上出現的事蹟來,說:

“湯時有伊尹,假於皇天;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假於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般:率維茲有陳,保乂有殷”。

意在表明自己只是為了國家的安穩,之後是會歸政的,召公奭這才答應了下來。之後周公旦又向姜太公等人解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後,周公旦正式攝政,然後迎來了“三監之亂”。即管叔、蔡叔和武庚聯合起來作亂,這個叛亂對西周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平定不下來,那麼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諸侯都會興兵作亂,周王朝就會面臨瓦解,好在周公旦輔佐成王平定了叛亂,也向天下諸侯展示了周王室的力量,既解決了三監之亂,又安定了天下諸侯之心。

之後,周公旦和召公奭“劃陝而治”: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

經過周公旦七年的努力,西周的發展已經步上正軌,各項典章制度也已經制定出來,而成王已經到了親政的年紀,周公旦“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就了一段佳話。

周公旦是西周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說西周賴以生存的各項典章禮儀都是在周公的主持下制訂出來的,而他不貪戀權勢、果斷還政的事蹟更是傳唱不衰。周公旦的乾脆利落為他贏得了幾千年的好名聲,周公吐哺而天下歸心。

但在幾百年之後的魯國,即周公旦兒子伯禽的封國,同樣有一人想效仿周公旦攝政,即魯隱公。魯隱公只是魯惠公的庶長子,魯惠公的嫡子年幼,因此有魯隱公暫時做魯國的國君,等到公子允長大後歸政。但是隨著公子允的長大,魯隱公遲遲沒有歸政的意思,在公子揮的挑撥下,公子允殺死了魯隱公而登基,是為魯桓公。


蕭曉四姑娘


姜子牙,小說《封神演義》裡的大咖!滿天神佛都是他封的。但是,真實歷史卻完全不是一回事。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一說名尚),號飛熊。古人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此姜子牙的名字實際上應該叫呂望或者呂尚,而不是姜望或者姜尚,至於姜子牙這個名字出於何處,本人沒有查到相關史料,不好隨便亂說。太公這個稱號倒的確是呂望的,但是並不是“姜太公”而且“太公望”,呂望被周文王拜為太師之後,被尊稱為“太公望”。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姜子牙、姜尚、姜太公這樣的說法。



呂望的確是周文王、周武王時期重要的大臣之一,也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首席“智囊”。周武王滅商,呂望功不可沒,這也是周武王後來尊稱其為“師尚父”的原因之一。但是,呂望僅僅是文臣而已,而且他是周初少有的、不是帶著資產加盟的股東之一。周初所封的諸侯基本上都是周王室姬姓子弟和一些投靠周文王、周武王的商封諸侯。但呂望不是,他是夏商時期的沒落貴族之後,到商末時已經淪為了白丁,甚至還不如後來的劉備!他之所以能夠被封為諸侯,完全是因為“功勞”。而這也註定了呂望不可能成為周公旦那樣的人物!



眾所周知,無論是商周,還是後來的封建王朝,血緣始終是維繫王朝的重要紐帶,外姓權臣一直都是統治者最為忌憚的。同姓權臣雖然也會遭到忌憚,但是終究不會威脅到王朝本身,其只對君主個人的地位產生威脅。而周初分封的諸侯絕大多數都是姬姓子弟,呂望不是姬姓,這就註定了他會受到姬姓子弟的忌憚和防範。周武王可以用他、重用他,甚至尊稱他為“師尚父”,但是絕對不可能把年幼的兒子周成王交到呂望手裡!周公旦就算是取周成王代之,周天子依然是姬姓!但是,呂望一旦生出野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商初的名臣伊尹便是最深刻的教訓,伊尹是商湯手下的異姓重臣,商湯滅夏,伊尹功不可沒。但是,後來將商王太甲流放的恰恰就是這位伊尹!權臣流亡商王,無論是出於忠心還是野心,都不是王朝之福!這或許就是周武王最終選擇了周公旦而不是呂望的原因所在!



從呂望的封地也能看得出,周王室的姬姓子弟們對這位“大功臣”並不十分放心。呂望被封在了齊地,而齊地並不是故商的腹地,而是原來東夷部落的地盤。換句話說,周天子給呂望的是一塊靠海的“蠻荒之地”!即便如此,周王室還是不放心,看看齊國周圍,燕國、晉國、魯國,都是姬姓封國。說白了,呂望的封地不僅是“蠻荒之地”,而且還處於周王室姬姓子弟的環繞、監視之中,這和周初的所謂“三監”幾乎如出一轍。不僅如此,呂望被封為齊侯之後,並沒有能夠像其他諸侯一樣之國,而是由兒子接管了齊國,呂望本人被留在了鎬京,名義上是重用,可實際上與“監視”無異。呂望之上有了周公旦,其作用已經不大了,從後來的史料記錄來看,呂望也的確沒有太多發揮空間。因此,將呂望留在鎬京,最大的作用就是“監視”!當然,順帶著也可以讓他發揮發揮參謀的作用。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明白為什麼最終輔政的是周公旦而不是呂望了吧?說白了,周文王、周武王重用呂望不假,但是對他卻並不完全信任。他們真正信任的還是自家的姬姓子弟,又怎麼可能讓呂望成為第二個伊尹呢?雖然伊尹離現在的我們已經非常遙遠,但相對於周文王、周武王無非明清與現代的距離,在歷史長河中,這點距離可以忽略不計,周文王、周武王對伊尹之事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又怎麼可能讓呂望成為第二個伊尹?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姜太公和周王室的關係,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研究成果,嚴禁抄襲剽竊。

姜太公呂尚,祖上是山東東海人士,堯舜之時曾經做過“四嶽”,就是堯舜朝廷的四大重臣。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呂國(河南南陽),本姓姜,炎帝后裔也。夏商之時,呂國封國後裔繁衍,很多就成了庶民百姓,就以封國為姓。姜太公原本姓名為呂望。周文王得呂尚為國師,因為呂望原為姜姓,故稱其為“姜太公”。

姜太公博學,曾經去往殷商朝歌求官,帝辛(殷紂王)不用。姜太公都老了六十歲了,窮困而且鬱郁不得志,遂前往西岐為用、垂釣於姜水之上。西伯昌將要出去打獵,占卜的結果:“所獲得的的不是真龍也不是螭龍,不是老虎也不是棕熊。所獲得的是天下首輔,成王霸之業者也。”

《竹書紀年》:“帝辛三十一年,西伯治兵於畢,得呂尚以為師。”

《史記?齊太公世家》:“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chi,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西伯獵,果遇太公望於渭之陽……立為師。”

周文王得姜太公是帝辛(殷紂王)三十一年,假如,當時呂尚是60歲;周武王伐紂是帝辛五十二年,呂尚也已經八十多歲了。武王伐紂後,封呂尚於齊地營丘(淄博),姜太公率數十人就藩國。晚上寄宿在客店,客店主人說:“我聽說得到藩國不容易,失去藩國卻很容易。客人睡覺很安心呀,大概是去就藩國的吧?”

姜太公聽了之後,連夜開拔趕往齊地,黎明的時候就到達了營丘。營丘的邊上有個小國叫萊夷,萊侯乘著殷紂王之亂,周朝剛剛平定天下,還顧及不到邊遠的地方,就乘機而來要和姜太公搶奪齊國營丘。由於,姜太公提前到達營丘,已經接手了齊國的防務,做好了防備萊人搶國的準備,痛擊了萊夷的侵犯,穩定了邊遠地區的秩序。姜太公就藩齊國修行德政,遵循當地的風俗,簡化繁瑣的禮儀,大力發展工商業,獲取魚鹽之利益,周邊的人民很多歸化了齊國,齊國日漸強大。

周武王伐紂分封諸侯於天下,第二年的時候,周武王就生病了。《尚書•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周武王為什麼封姜太公為齊國公,而不是在周王室繼續留任呢?

【第一】武王伐紂滅殷是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已經八十多歲了,畢竟年事已高不適合繼續輔佐周王室,分封齊國公治理東夷,拱衛周王室更合適。

【第二】參與滅亡殷商的有八百多個諸侯,封疆裂土拱衛周王室,是周武王考慮的重大問題,分封眾多的各路諸侯功臣,既要公平合理適度,還要有戰略格局。

【第三】周武王封姜太公為齊國公,給與他很高的榮譽和實惠,齊地沃野千里諸侯眾多,東夷之屬不歸王化,必須有高明之人治理,姜太公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第四】周武王有沒有害怕姜太公謀權篡位?應該沒有如此狹隘,姜太公輔佐兩朝周王居功至偉,但他不是實力派人物,自身的勢力並不強大,周王室人丁興旺能人輩出,用不著防備對周王室很忠心的姜太公。

周武王分封八百多諸侯,周王以下分封“公、侯、伯、子、男”,公爵是一等爵位分封的很少,食邑百里;侯爵是二等爵位分封也不多,食邑八十里;伯爵是三等爵位分封百餘個,食邑六十里;絕大部分封為四、五等的子爵、男爵,食邑五十里以下。公爵多為中央官員,侯爵、伯爵多為地方官員,歸周王室直接管轄,子爵、男爵為豪強,歸侯爵、伯爵間接管轄。姜太公封齊國公,和周公、召公同列,地位相當顯赫。

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病故駕崩,成王姬誦即位年十四,周武王遺詔:周公旦和召公奭shi輔政周成王。公叔旦采邑於周(岐山),召公奭封於薊燕(北京),采邑於召(岐山南)。周武王駕崩,周初天下形勢突變,殷商遺民、淮夷、萊夷等部異動,成王誦年幼,需要強有力的人攝政,周公旦攝政召公奭為輔政。管叔蔡叔以周公旦攝政為藉口,鼓動殷商武庚叛亂,周公旦以成王之名讓召公使齊,授姜太公征伐之權拱衛周王室。

周武王封姜太公為齊國公,是深謀遠慮的戰略部署,周公旦輔政賜姜太公征伐之權,就是發揮這個戰略部署,為周王室解除後顧之憂,周王室和姜太公的合作信任,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時的黃河向北流注渤海,黃河以東、大海以西、平原以南、商丘以北,幾乎整個山東地區,姜太公擁有了征伐之權,姜太公滅了萊夷等五侯九伯14國,姜太公的子孫後裔滅40多國,齊國壯大為大國。

《史記••齊太公世家》:“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都營丘。”

姜太公的後裔之屬,以他的姓名、名字為姓者有四:姜、呂、望、尚。以國名地名為姓者十五: 齊、丁、崔、聶、丘(邱)、高、盧、柴、年、恆、慶、賀、谷、欒、查(楂)。姜太公後裔歷史名人不可勝數。2000年6月,韓國卸任總統盧泰愚,到山東尋根問祖,盧泰愚在盧莊村祭掃了盧王墓,植下了紀念樹,在赴青島途中又參拜了姜太公廟及衣冠冢。 香港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其實他姓“查”(zha)不姓金,他的原名叫“查良鏞”。

我是冷清先生,為您推送不一樣的歷史真相,如果您喜歡敬請關注“冷清先生”頭條號,謝謝!








冷清先生


題主關於不用太公輔政而用用周的原因,有許多網友己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從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兩公身份不同

周公旦是皇弟,西周建國以宗法制度為國家核心制度。同宗親兄弟輔政符合宗法制度要求,"用人以親"是政策。親親尊尊是西周的組織綱領,疏親和外戚或異姓功臣都排在至親大後邊。姜太公是軍師,也是成王外公,屬外戚,在宗法制度中排後,不可能由外戚越至親叔叔上位輔政,這與宗法制度不合。



二、兩公特長不同

周公旦善理政務及治民,僅從《逸周書》所記平定三監之亂後,周公所定殷舊地新政規定看,周公日確實為內政管理高手。那一套詳細嚴宻的監督控制新規,把頑民地區的管理系統網格化,宻不透風。再從分封諸侯時給各國所定"僵索"看,沒有超群管理能力是提不出的。為什麼前幾年把周總理比之周公,道理也在此。



而姜太公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見長,軍事才能突出,治理民政則遜周公旦之細嚴。太公治齊,遵齊舊俗,簡周公繁禮,3個月完成新國治理述職周天子;而魯國治理全照周公旦條條框框,用3年完成而述職。只因喪禮規定3年細則,一直等到全部驗收後才述職。姜太公治齊則遵舊俗,不再重新規定,宜粗不宜細。兩公方法不同,齊魯民風民俗差異很大。

三、目標任務不同

封太公於齊,利用太公的軍事優勢,便於臨近守住東夷各地反周勢力,太公在山東建八神主,名義上尊舊俗,實際上借代天子祭祀之名實施對諸侯國的監控。後來武庚及三監作亂,太公就近發兵,與周公滅薄姑(今淄博)、奄(今曲阜)擁商勢力就方便得多。




周公旦總攬輔政時,兄弟們也有怨氣。三監造謠周公篡權,起兵反周。一飯三吐哺,也未獲同門兄弟擁護。如果用姜太公,說法就更多了。周武王這種安排是非常恰當的。《封神演義》神化姜太公,人們對周公旦瞭解不多。周公制禮樂一套文化建設對周代是大貢獻。對中華文化也是大貢獻。孔子學說,大部分源於周公文化。

四、至於武王所說太公年紀大等理由分封至國,不過託詞而已,太公就國途中並不開心,行動遲緩,聽到萊人入侵才急忙趕路。


左說春秋


武王伐紂,周公輔政是中國歷史上被千古傳誦的美談。相傳殷商末年,商紂王帝辛暴虐殘忍,殘害忠良,戕害百姓,引來天怒人怨。西陲小國周國,經歷十幾代人用心經營,文王武王父子相繼東征,積累了深厚的實力一舉滅商。滅商第二年,周武王積勞成疾,溘然長逝,遺命弟弟周公旦輔佐兒子誦,史稱周公輔成王。


周武王滅商離不開重臣姜太公呂望的出謀劃策,精心籌劃,而牧野之戰,一日滅商,更是離不開呂望的身先士卒,臨陣衝殺,那麼武王去世前為什麼要任命弟弟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政呢?

姜太公釣魚圖


姜太公呂望和周公旦兩個人的身份有很大的不同,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親弟弟,因為封邑在周邑因而被尊稱為“周公”,姜太公姓姜,呂氏,名望,被周武王稱為“師尚父”。


歷史學家認為,周族的核心姬姓一族原本起源於黃土高原,因為氣候變化才遷徙到渭河流域,和當地的土著居民姜姓融合,武王發和周公旦都娶了姜太公的女兒,這就是兩族融合的表現。由此來看,姜太公屬於外戚,是既要拉攏信任也要提防的人物,相比起親弟弟周公來講要疏遠一些。


周武王為了籌劃滅商這個幾乎不可能的偉大事業耗盡了一生的精力,在滅商之前周武王一直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出現了多次的失眠和惡夢,這個時候一直都是弟弟周公旦陪在他身邊,對他進行開導。在武王滅商後,武王又一次失眠惡夢,周公前往慰問,武王便交給他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在新都城修建明堂祭祀祖先,這實際上就是有傳位給周公的意思。

周公像


周族歷來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常有例外,如文王的父親季歷為第三子,故而武王傳位周公雖然不合宗法制度,卻也是政局不穩之下的英明舉措,但周公為了維護宗法制度斷然拒絕了,而是選擇輔佐武王的幼子成王,自己攝政,“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所以,武王的本意是傳位給周公,周公輔政其實是周公自己的選擇。

周成王


事實證明武王選擇周公是正確而英明的。週一日滅商,是因為精銳部隊在牧野之戰中迅速擊垮了商朝大軍,商紂王自焚身亡,而商朝殘餘勢力仍然強大,尤其是東夷部族,完全不認同周朝的統治。周公攝政後,武王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懷不滿,煽動商朝殘餘勢力和東夷部族造反,周公大舉東征三年才徹底平息了局面,周滅商的大業才算是徹底完成,周公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尚書》

《逸周書》

楊寬:《西周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