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或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司機們要失業了嗎?

10 月 18 日,據滴滴出行副總裁葉傑平透露,今年底用戶可在上海特定區域打到滴滴無人駕駛出租車。預計自動駕駛車輛將達 30 輛,訂單距離可超過 10 公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2021 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 70.3 億美元。

無人駕駛技術這麼成熟了嗎?司機們要失業了嗎?

滴滴或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司機們要失業了嗎?

雖然滴滴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現了他們的無人車,但理性分析如下:

1.滴滴前些年做自動駕駛動靜不大,自動駕駛團隊其實剛成立不久,前幾個月還在大量挖人,仍需要繼續技術儲備。

類似今年的華為,風風火火進入汽車行業。可以說,滴滴在網約車平臺已經一家獨大,能做的工作就是不斷優化調度算法,優化路徑,提升乘客乘車安全,滴滴在入局自動駕駛之前可以說是純粹的一家軟件起家的公司,現在到達一個瓶頸,要繼續發展,繼續盈利,繼續跟上時代先鋒,跟車一直打交道的滴滴必然要做轉型。

滴滴自動駕駛團隊目前共有300餘人,150多名工程師,北京硅谷各一半,還有100多人是路測團隊司機等。

自動駕駛團隊是滴滴最牛逼的團隊之一,CTO親自負責。

外企文化,不加班,薪酬給力和滴滴其他部門不一樣的待遇。

滴滴或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司機們要失業了嗎?

滴滴組織架構調整,重心調整,後期的成本挖掘,降低減少司機成本,只能從無人車進發了。前幾年,無人駕駛技術還遠遠不成熟,滴滴的精力或資金鍊也不允許其花重金在無人駕駛上,都知道無人駕駛是一個燒錢的項目,前期投入巨大,短期很難看到回報。現在這個時期籠絡人才,開始入局無人駕駛,不算太晚,不過做自動駕駛出租車載客的,需要技術成熟,風險大,民眾能接受,道阻且長。

目前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示的無人駕駛車,以及演示的功能,更像是一輛demo車。

2.儘管滴滴拿到上海市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固定線路的載人運行出租車服務意義不大。

在今年9月上海嘉定舉行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公佈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 ,這次拿到牌照的有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此次牌照與以往的測試性牌照不同, 最大的區別是可以具備載人情況下的自動駕駛。以下是不同級別的牌照差別。

商用車牌照(載人測試和商業化運營)>汽車示範應用牌照(允許功能化的載人應用)>測試牌照(僅做測試,不允許載人)

預計自動駕駛車輛將達 30 輛,訂單距離可超過 10 公里

滴滴或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司機們要失業了嗎?

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

短距離的載客運行,意義不大,都是固定路線。

傳感器的核心配置為3個Velodyne的激光雷達(1個64線機械式激光雷達、兩個16線激光雷達)和7個攝像頭

光激光雷達成本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元,“成本可觀”。

即使正式運營,也需要安全員的存在。

前些日子,Waymo發郵件稱要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車,剛成立的滴滴目前還不具備這個魄力。不取消安全員,盈利尚早。

三級駕照老司機發生的事故

這個視頻就是在嘉定區公開智能網聯道路人為開車發生的一起事故,駕駛員三級駕照,三年內未出任何事故,視頻可以看到,機動車突然橫向闖出,駕駛員來不及反應,車上傳感器系統也未給予提醒或緊急剎車,欣慰的只是邊緣碰撞,未造成大的傷害。無人車對此場景,cover難度巨大,對傳感器的要求極高。

3.宣傳造勢莫當真。

看互聯網企業,百度、華為,初創企業,Momenta、圖森、地平線,有的大量挖人,有的大量融資。自動駕駛的香餑餑,目測就快要落地了,某些固定場景,簡單場景下(港口、礦區、機場、物流園區),已初現苗頭。

這幾家公司的落地場景稍與滴滴不同,滴滴肯定還是圍繞自動駕駛出租車來做的,其最大的難點痛點在城市道路,有行人的地方,有非機動車的地方都是潛在的危險因素,另外城市道路,若沒有V2X通信加持,平常不起眼的紅綠燈僅靠視覺去識別難度巨大,100%的準確率,但城市道路的紅綠燈數量多,全部安裝V2X不現實,所以相比港口、礦區等簡單場景城市道路難度很大。

滴滴或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司機們要失業了嗎?

所以滴滴說今年年底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並不太看好。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