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紅

談談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紅

大家都知道,企業的內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折現,這裡面有幾個重要問題,企業到底能經營多長時間,誰也說不準,每年企業能賺多少錢,誰也說不準。

而且未來的錢,換算成現在的錢,是需要折現的。因為現在到手的錢還可以再投資出去,比如買興業銀行的理財,到未來就能賺很多錢。

這個折現率該是多少,我們以後再說,假設折現率是百分之7,那十年後的20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100元。因為你用100元投資,假設每年複利是百分之7,那10年以後就是200元。

通過上面的事實,我們發現,未來的錢是不如現在的錢值錢的,而且未來存在著大量的未知因素,時間越長,風險越大。

所以股民們非常看重股息,畢竟群鳥再林,不如一鳥在手,抓到手裡的才是真的。

所以很多人對企業的估值,就簡化成了,企業內在價值等於未來股息的折現。而且認為,股息率越高,越有價值。

這樣對嗎?

~~~

我們設想兩個企業,一個是封閉期是20年的封閉基金,稱之為A,一個是有一定技術領先的某重資產類型的企業,稱之為B,我們也假設B能活20年。它們每年都能增長百分之15。

第一種情況:兩個企業都不分紅。

20年後,A封閉基金清盤,把手裡面的股票債券之類的都賣掉。

這時我們會發現,它的清算價值非常高,基本沒有折價,投資者的收益率就是每年百分之15。

20年後,B重資產型的企業,它清算的時候,基本都是廠房,設備,以及一些老舊的專利,流動資金很少,也就是說,B企業把賺到的錢都買成了這些很難變現的東西。它的清算價值很低,可能就值2折。這時它實際帶給股東的價值,就是增長15的2折,也就是說,實際增長只是百分之三。

~~~

第二種情況:兩個企業把每年的盈利完全分紅。

A,企業把每年百分之15的盈利都分給你,後面的年份就看你自己的再投資能力。20年後還給你本金。

B,企業把每年百分之15的盈利都分給你,後面的年份就看你自己的再投資能力。20年後,淨資產已經趨於0。

~~~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兩點。

清算價值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關鍵是看企業流動性資產的情況,流動性資產越多,越能保值。有效資產越多越能保值。

重資產行業也並不是完全價值毀滅的,它只是毀滅了那些無效資產。

我們以後還會開專題講有效資產和無效資產。

~~~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信任度的問題。

很多低信用的企業,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大股東會轉移資產,比如併購一些企業,而這些企業的實控人就是這個大股東,高價併購,就把利益輸送出去了。當然還有很多利益輸送方式。

當然還有,我們是不知道企業能經營多長時間的,上面說的20年只是假設。

這樣也就導致,提前分紅,讓股東能感覺到更穩妥一些。

~~~

還有一些情況是,企業的發展階段問題。

企業在高速成長期,一般就不需要高分紅,因為留存收益,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再投資回報,等企業成長到穩定期再加大分紅。

~~~

所以我們現在只能說,每年多分紅,一般不是壞事,但也並不絕對。

需要看你對企業的瞭解程度,你對企業的信任程度,企業的資產情況,企業所處的發展期等各方面綜合因素來判斷。

並不是分紅越多越好。[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