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經濟學家丹.艾瑞里教授,他在麻省理工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一杯普通的啤酒加了幾滴意大利香醋,起了個名,叫

特釀

他把這幾瓶特釀和幾瓶普通的啤酒放在一起,邀請一組人來進行品嚐,結果大部分的學生都對這個特釀評價更高

然而在第二組實驗當中,實驗人員事先就告訴他們,所謂的特釀,就是啤酒裡面摻了幾點香醋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這組學生的表現,截然不同,紛紛表示這個特釀難喝的要命,這個實驗結果上的顯著差異引出了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預期效應

它指的是什麼呢?

主觀期望能明顯改變對事物的判斷,人們的喜好有時候並不是根據事情的體驗來的,而是預先已經設定好了的答案

你聽到,是你想聽到的,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比如某部電影登上了豆掰的年度榜單,你看完卻沒什麼感覺,那你可能會覺得,影片的哲理太深,不是一遍兩遍就能看的懂得,

如果你去米其林餐廳,點了一桌子特別好看的菜,結果你既沒解饞又沒吃飽,你可能會說,這個菜品真是精緻考究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極力避免言行的前後不一,始終要保持邏輯上的自洽,即使有時候覺得自己錯了,但是也要暗示自己,說服自己,甚至強迫自己,自圓其說

預期可以來自已有的認知,他人的評價,權威的意見,公眾的輿論等等

一旦被自己所接受,那你後續的行為和態度就不能輕易偏離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證明自己當初的選擇始終是對的,如今也在繼續做著對的事情

你一定聽說過塞子心態和空杯心態

塞子心態指的是人的思想就像一個塞子,符合自己認知思想的觀點,才能通過,不符合的,一概不通過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而空杯心態是人的思想如同一個清空的杯子,可以容納各種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能力即使新觀點和自己原有的觀點衝突,也能保留下來,思考以後在做結論

想一想,你在看我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是塞子心態還是空杯心態呢?

把預期效應應用在商業中有三種,

品牌塑造更好的預期

我們都知道,在全球市場上,可口可樂的份額一直領先百事可樂多年,一直穩居第一,很多用戶在接受調研的時候也明確表示自己更喜歡可口可樂,但是有人做了一個有趣的盲測實驗,

就是讓你各喝一瓶可口可樂和一瓶百事可樂,然後不告訴你品牌的情況下,讓你選擇哪個味道更好,大多數人的人選擇了百事可樂,

而在告訴你前提的情況下,卻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後來經過研究發現,其實大多數人選擇可口可樂並不是因為口感如何,當他喝下的時候,會激發大腦裡的特定區域,這個區域包括記憶聯想高級認知等等等

形成了一種積極的心理預期,這個時候,口感變得就沒那麼重要了

產地構建莫名的預期

某種商品的原產地信息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它的喜好

比如一句話,住俄國的房子,請英國的管家,開德國車,吃中國菜,娶日本老婆,找法國情人

,當然了老婆不可以是商品,

但是雲南白藥可以是,

青島啤酒可以是,

鄂爾多斯羊絨衫更可以是,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我知道一家做花的,他們宣稱所有的花都產自厄瓜多爾,到現在我還沒弄明白厄瓜多爾的花和咱們的花到底有啥區別

價格錨定效果預期

如果消費者難以對產品的體驗做出判斷,就會想當然的認為,價格越貴的,效果越好

舉個例子,五十塊錢的感冒藥比五塊錢的感冒藥更管用嗎?

兩百多的咖啡豆比一百多的咖啡豆更好嗎?

偶爾對自己好一點花五十剪個頭,結果給你剪成郭冬臨,你會不會也覺得自己是郭富城呢?

江湖有個傳說,當年雲南白藥剛出產的時候賣兩塊錢,結果沒人要,後來把價格調到20塊錢一支,結果供不應求,從三千萬,飆升到一個億

這是為什麼呢?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哪個更好喝呢?今天我們來聊聊你的“味蕾”

因為人們不相信,兩塊錢的藥膏能治疾病,但是二十塊錢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