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教“爱告状”的娃无状可告

李玫瑾教授:教“爱告状”的娃无状可告


有的孩子喜爱“告状”。爱“告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为渲泄紧张情绪而“告状”。有的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

这实际上是孩子渲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孩子把成人作为诉说的对象,说完后会心满意足。

2、 “告状”说明孩子有了一定辩别是非的能力。但孩子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即使这些缺点与别人的一样也不容易发现。

所以,孩子喜欢告别人的状,以示别人不好而自己好。

3、 孩子“告状”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时常手足无措,他们便“告状”,以求成人帮助解决问题。

当孩子“告状”时,成人应做出什么反应呢?

1、 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当孩子“告状”时,成人不应以“去,我忙着呢!”或简单地应一句:“知道了。”

这样的方法去对待,这对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感委屈。

成人应耐心倾听,并从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

2、 弄清事实,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人应弄清孩子“告状”的原因,适当安慰孩子,但不应完全相信自己孩子的话,

更不应找别的孩子的家长争吵,应鼓励、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出事情的过程,

想想是谁的错,该怎样解决问题。

3、 通过“告状”,了解自己孩子的缺点。孩子"告状"时说的别人的缺点,很可能也是他自身的缺点。

成人应留心,并启发孩子:“这样做不对,你应该怎样呢?”以帮助自己的孩子从中吸取教训。


李玫瑾教授:教“爱告状”的娃无状可告

4、不要养成孩子爱“告状”的习惯。孩子“告状”是难免的,但遇到大事、小事都“告状”的孩子就让人头疼了。

当孩子“告状”时,应尽量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还会助长孩子只看别人的缺点,不看别人的优点,搬弄是非等坏习惯。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育儿,不仅是在做父母,更是父母自身的反思、成长和学习。

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我们需要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给孩子下命令、提要求。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一起更好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