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前兩天,一篇《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刷爆了“汽車人”的朋友圈。

不止李斌,2019年,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造車新勢力,汽車行業,似乎用一個“難”字形容並不為過。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據中汽協數據統計,延續了去年7月份以來的下降態勢,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今年1-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好消息是,9月份產銷量降幅比1-8月分別收窄0.7個百分點。

同樣的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7.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9%和20.8%。但是經歷了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結束高速增長連續3個月下降,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9.9%和34.2%,消費動能仍處於不足狀態。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汽車行業太難了,蔚來汽車難上加難。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作為第一家上岸的造車新勢力,半年交付破萬,又是中國電動車企美股上市第一股,蔚來汽車一直備受關注。

但是進入2019年,蔚來汽車似乎遭遇了滑鐵盧,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蔚來在今年3月宣佈,籌謀2年的蔚來上海建廠計劃取消。緊接著,6月,蔚來又爆出了“自燃召回事件”,財報持續虧損,銷量下滑,面臨“一美元退市”風險,如今把蔚來再次推上風口浪尖的,

是其CFO謝東螢辭職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謝東螢於2017年5月加入蔚來,擔任首席財務官,主要負責上市融資項目。2018年9月,蔚來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有謝東螢的一份功勞。據蔚來汽車發佈的公告稱,謝東螢是因個人原因向公司遞交辭呈,並自2019年10月30日起生效。但他在蔚來融資的重要關頭選擇離職,不免讓外界疑慮紛紛。

同蔚來汽車創立之初坐擁百億融資的境況不一樣,如今蔚來汽車資金鍊問題顯現。據9月24日蔚來汽車發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蔚來汽車共營收15.08億元,相比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7.5%;淨虧損超過32.8億元,較第一季度擴大了25.2%。

據資料顯示,2016年到2018年,三年半時間,蔚來累計虧損231.4億元。持續的虧損,股價也應聲下跌。從進入造車行業起不知缺錢為何物的李斌,眼下似乎正面臨著這一難題,加諸補貼退坡後新能源市場的疲軟,怎一個“難”字了得。

而在朋友圈被李斌的“慘”刷爆的時候,何小鵬第一時間來聲援: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隨後,李斌回覆:

我們跑的是泥濘賽道上的馬拉松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李斌和何小鵬一起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要追溯到2018年那場賭約:如果蔚來ES8在2018年能夠交付1萬輛,何小鵬將買一臺ES8送給李斌,如果ES8在2018年交付沒達到1萬臺,李斌將買一臺小鵬G3送給何小鵬。

李斌的“慘”,蔚來的“難”,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李斌贏了賭局。無論輸贏,兩方都不失風度,何小鵬髮圈恭喜,李斌評論G3交付達1萬臺時他也會送一臺G3給何小鵬,贏了一波好口碑,皆大歡喜,其樂融融。

但,好景不長。

2019年,特斯拉落地上海,大兵壓境。

造車新勢力勝在新,互聯網巨頭背書的創新思維,進軍造車領域,讓其在早些時候坐擁百億融資,不失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到了後期,互聯網迸發的創意的營銷概念不再能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投資,產品力依舊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沒有深厚的行業積澱,沒有豐富的造車經驗,造車新勢力敗也在新。

除了馬斯克的大軍,傳統車企的電氣化轉型對造車新勢力來說也是黑雲壓城一般的存在。內憂,外患,不止蔚來汽車,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似乎都是在夾縫中生存。

2019年,或許是諸多造車新勢力在泥濘道路上的馬拉松的起跑線。

特斯拉虧了十幾年才打下了現在的品牌,蔚來汽車相較來說還很年輕。但寒冬到來的時候,年輕並不會成為免死金牌。對造車新勢力來說,現在還不是競爭的時代,抱團取暖活過寒冬才能談未來,大概這也是小鵬和蔚來相愛不相殺的原因之一。

10月25日,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的閉幕式上,針對虧損質疑回應道,“蔚來每月靠賣車也可以收入近十億元,我們不一定活得陽光明媚,但肯定死不了。”是對外的宣言,也像是為自己打的一劑強心針。

李斌在否認蔚來4年虧400億的說法時,有提到蔚來汽車的投資中有100億是用於研發,並且也有可以看到的成果:目前蔚來已經在全球提交和獲得了4200多項專利,並覆蓋全國270多個城市的服務網絡。但汽車行業研發週期長,蔚來能否造血成功等到資金週轉過來,挺過這個寒冬,來一個轉身逆襲呢?

泥濘賽道上的馬拉松誰能夠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