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腸癌患者不想改道掛糞袋,還有其他方法嗎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促使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著巨大變化,直腸癌發生率也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直腸癌是一種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有調查數據表明,在我國腸癌患者當中,有近 70% 的患者屬於低位直腸癌。

低位直腸癌是什麼?

其實低位直腸癌就是直腸癌的一種,並且佔多數,但是因為其位置特殊性往往會讓患者失去肛門從而只能手術改道掛上糞袋。

低位直腸癌是指距離肛緣8cm的直腸癌,其中包括超低位直腸癌,即距離肛緣5cm以下的直腸癌。

低位直腸癌患者不想改道掛糞袋,還有其他方法嗎

直腸癌是什麼所導致的呢?

1.飲食因素

(1)脂肪、纖維素與熱卡:飲食因素在結直腸癌發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2)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幾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它們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它們可傷害DNA、脂質膜和蛋白質,會促進癌腫的形成。

2.遺傳因素

遺傳在結直腸腺瘤性息肉和結直腸癌中是一重要因素,臨床上有兩類病人遺傳因素表現較為突出,一類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另一類則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除這兩類病員外,就都稱為散發性病例。

3.結腸炎性疾病

在結腸炎性疾病中有3個疾病與結直腸癌關係最密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公認癌變危險性較大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在北美和西歐發病較高,我國相對較少,故在結直腸癌中,潰瘍性結腸炎癌變所致者更為少見。

血吸蟲性結腸炎也是一個癌變較高的疾病,從浙江嘉興第一醫院在3678例晚期血吸蟲病患者中,有241例(6.55%)伴結直腸血吸蟲性肉芽,而其中62.7%併發腺癌,可有力地說明血吸蟲病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低位直腸癌患者不想改道掛糞袋,還有其他方法嗎

那低位直腸癌是什麼原因?

目前,臨床認為引發低位直腸癌的原因是直腸發生慢性炎症, 由於飲食或進食致癌物質引發病變,還有學者認為是遺傳因素導致低位直腸癌。

低位直腸癌臨床症狀:

低位直腸癌患病早期無顯著特異性,會有大便出血情況,大便次數變多。

患病晚期症狀會出現貧血、身體 消瘦等,同時肛門出現突出的墜痛感,還伴有噁心、腹痛,甚至腹脹的現象。

低位直腸癌患者不想改道掛糞袋,還有其他方法嗎

雖然治療低位直腸癌的主要手段是手術,但是以前不少患者都接受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此手術的弊端是會很大程度損傷機體,術後有較多併發症。伴隨腹腔鏡技術的發展, 腹腔鏡低位保肛術出現,可以讓許多低位直腸癌患者肛門得以保留。腹腔鏡手術屬於微創,不會太大損傷機體,術中出血量小,術後併發症小,同時藉助腹腔鏡鏡頭的放大作用,可以更有效保護盆腔神經,促進患者儘早康復。

總結:應用腹腔鏡低位保肛術治療低位直腸癌患者,可以 較好提升術後的康復效果,減少感染與併發症風險,應用價值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