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輕武專欄》官方賬號,每天都有最精彩的輕武資訊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北京軍博裡就有這把槍


1944年,希特勒來到東線戰場上視察戰況,當他詢問德軍士兵們需要什麼時,士兵異口同聲的回答:“更多的MP44!”


希特勒很納悶這是什麼武器,當他看到MP44時大為怒火,這分明是他曾經明令禁止生產的一款槍。不過他之後看到這款槍的火力展示後,發現性能十分出色,因此下令德軍優先裝備這款槍,並給它取名為“Sturmgewehr 44”(風暴/突擊 步槍44年型)簡稱Stg44突擊步槍。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這就是全世界真正意義上第一款使用中間威力彈的制式突擊步槍。


1. 為什麼需要突擊步槍


其實在這款槍面世前,全世界大部分軍隊都在使用大威力彈的栓動步槍和半自動步槍外,這些槍射程遠,威力大,400米外一槍就可以幹掉敵人,適合蹲在塹壕裡雙方對射,但射速太慢,近距離作戰時火力不夠猛。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而一戰後開始流行起來的衝鋒槍,是用來衝進塹壕中掃射用的,普遍使用手槍彈,射速快,火力猛,但是威力小,射程短,普遍射程超過100米基本就沒啥準頭了。


但是二戰時期已經從塹壕戰演變成近距離城鎮戰,由此導致在200-300米左右的作戰距離上出現了火力空缺。衝鋒槍夠不到,栓動步槍火力不夠猛,機槍太重又跟不上。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一戰時期的費德洛夫自動步槍


對於這個問題,槍械設計師們早在一戰末期時就紛紛研製過一批自動步槍,比如說沙俄的費德洛夫M1916自動步槍,使用6.5X50mm有坂步槍彈(日本彈藥),安裝25發可拆卸彈匣,士兵可以端著它突突。

還有法國的劉易斯自動步槍(對,你沒聽錯)、美國的BAR勃朗寧自動步槍等等,但它們都有一個問題:步槍的射速上去了,但是因為使用大威力彈藥,後坐力控制不住啊,而且槍也變得更重,和輕機槍沒有多大區別。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唯一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就是換彈藥,但是換彈藥對一個國家來說從來都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比如說美國在二戰結束後,士兵們希望能讓M1加蘭德步槍裝填更多子彈,並加上連發功能,但結果就是後坐力受不了,同時他們又認為能夠連發、裝彈多、後坐力小、的M2卡賓槍是個“小娘們”。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太大了控制不住,太小了又不願意用導致美國人被蘇聯的AK甩下一個代差

美國技術委員會想研製一種Stg44或者AK47上的那種中間威力彈,卻又遭到死板的美國陸軍反對。最後造出M1加蘭德步槍的全自動版本——M14自動步槍,美國士兵拿著它在越南戰場上吃了大虧,自己坑自己,又被AK教做人。

2 . 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

因為上述原因,所以德國Stg44突擊步槍當時在研製時也遭到很大的阻力。1941年德國陸軍兵器局研製出7.92X33mm短彈藥,比98K步槍使用的7.92X57mm彈藥更短、更輕。隨後,1942年新型自動步槍很快研製出來。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德國黑內爾公司設計的原型槍叫MKB42(MKB為德語自動卡賓槍的縮寫),這款槍採用長行程活塞導氣(AK47也是這種)和偏移式閉鎖原理實現全自動射擊,安裝30發弧形彈匣,射速能達到每分鐘500-600發,可以有效壓制衝鋒槍射程以外的敵人,多把突擊步槍同時密集掃射的話,如同多把機槍,會對敵人造成恐懼心理。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同時為了能夠提高遠距離射擊精度,早期版本還設計了光學瞄準鏡,全槍採用衝壓工藝,成本低效率高,適合大規模量產。德國軍方當即表示滿意。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加裝了瞄準鏡的Stg44

不過當大批量生產的申請提交到德國元首希特勒面前時,被希特勒拒絕了,1是他認為這種槍射速火力不如衝鋒槍,射程又不如普通步槍,是個不倫不類的武器;2是這種槍無法使用98K步槍的子彈,需要重新制造子彈生產線,全軍換裝不現實。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與此同時,德國空降部隊讓萊茵金屬公司設計出一款可以通用98K步槍子彈的FG42傘兵步槍,既能當自動步槍使,也能當輕機槍使。相比起來,空軍的FG42更現實些。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德國空軍的FG42步槍與德國陸軍的MKB42步槍


為了能夠讓MKB42突擊步槍順利投入生產,德國軍方繞過希特勒,偷偷改名為MP43衝鋒槍瞞過元首,經過改進後更名為MP44,少量的裝備給部隊使用。一直到1944年才被希特勒發現,並正式命名為Stg44...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不知道希特勒得知被騙時的心情如何

而這個時候德國空軍的FG42自動步槍已經因為傘兵作戰取消、後坐力大、造價昂貴等種種問題逐漸停產,最終只生產了7000多支。

不過Stg44突擊步槍開始大量生產時,納粹德國已經瀕臨覆滅,一把跨時代的步槍無力改變戰略上的劣勢,所以這款槍一共生產了大概40萬支,沒來得及裝備全軍,只提供給了部分精銳部隊。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為了能加快生產,1945年德國毛瑟公司設計出更簡單廉價的Stg45突擊步槍,不過這款槍的內部結構和Stg44完全不一樣,改為MG42機槍的滾輪閉鎖結構(MP5衝鋒槍也是這種),造價降低了10%並通用Stg44彈匣。不過直到德國戰敗,Stg45只生產出幾十支,沒有一支參加過實戰。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更加廉價的Stg45突擊步槍

3. 每個人對它的理解都不同

二戰後盟軍對這款劃時代的Stg44突擊步槍進行了研究分析,但得出的結果各有不同。

美國分析員認為這款槍“笨重”“不順手”“不抗摔”,而且它的反衝彈簧在槍托裡,槍托一壞,整個槍就廢了(打臉的是,如今美國的M16/M4步槍就是這種設計)。於是在美國的帶頭下,整個北約國家都走向了一條歪路。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不過AK47並不是抄襲Stg44AK47當時的競爭者AB-46才真是抄襲

蘇聯人繳獲後則受到啟發,開始進行中間威力彈和新型突擊步槍的研究,最終出現了一代槍王AK-47。在越南痛擊美國的M14步槍後,美國才猛然醒悟。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1955年裝備Stg44的東德警察

另外,戰後的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仍然在使用Stg44,直到後來被AK47代替。被淘汰的這些槍則賣給了收藏家和中東、非洲等國。我們如今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戰場上看到的Stg44基本都是這麼來的。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軍博裡的Stg44和MKB42

在北京的軍博二樓輕武器展廳裡,就存放著幾把Stg44,另外還有一把十分稀有的原型槍MKB42!


抄襲AK?我把軍博裡的Stg44拿出來摸了一把,答案很明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