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前段时间,通过收集整理,我在头条公众号上发表了多篇世界先进军事装备的文章,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中国的新型军事装备。这些内容得到了大家的热情捧场和激烈评论。大多数粉丝表达了对我国军工装备现代化和先进性的热切期盼。在此,深深地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一起为中国军工加油!

针对大家的一些急迫心情,今天推出一篇介绍“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的文章,供大家分享。

一、艰难起步

航空工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建设初期,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航空工业基本一片空白。1951年4月,当时的政务院下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建立。从1958年开始涉足直升机生产至今,我国的直升机工业经历了艰难起步、引进技术、改装国产、合作开发和自主研制的发展历程。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我国开始引进苏联、欧洲的直升机并进行仿制。直-5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

直-5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仿制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飞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中国制造的直-5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但直-5量产后到1963年9月21日,国家航定委才同意直-5直升机优质过关,批准定型投产;直-5的动力装置活塞-7发动机于1963年12月25日优质过关,投入批生产。直-5直升机定型后,根据不同用户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研制多种改进改型,主要有客机型、农林型、航测型、水上救生型等。哈飞共生产各型直-5直升机545架,其中包括援外87架 。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在不同的战术需求指引下,分别发展了第一代武装直升机AH-1“眼镜蛇”和米-24“雌鹿”。由此不仅代表着一个新机种的诞生,更标志着战争的维度中又增加了这“一树之高”的第五空间。此时面对着北方钢铁洪流威胁的中国军队同样在寻求着武装直升机。但此时唯一可用的改装平台只有直-5,且国内能够提供的机载武器也极为有限。直-5武装型机头下装备一挺12.7mm机枪,由射击员操纵,并在机身侧面有两个挂架,可以挂载八联装57-1型火箭弹发射器。

这种直-5武装型参加了1981年华北大演习。但由于其火力和防护能力上距真正的武装直升机相去甚远,加上平台性能也过于落后,实在无法满足作战使命,因此直-5武装型并未大量服役,在1985年左右就和普通型直-5一起退出了现役。

二、引进合作

到1980年左右我们国家的直-5直升机就停产了,停产以后我们急需一种重量大约十四吨左右的多用途的直升机。那个时候越战刚结束四五年,我们对美国在越南战场上那种铺天盖地的那个贝尔直升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贝尔直升机

所以在1979年的年末,航空工业部组成的直升机考察团赴美考察,基于越南战争给咱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我们就要想买贝尔直升机。那个时候先到了加拿大考察了PT6涡轮机,然后到贝尔公司商谈我们能不能进口或者是组装生产的贝尔212和贝尔41两种型号的直升机。当时我们军队准备把这种型号的直升机当成中国军队未来二十年内的主力轻型直升机。后来因为贝尔公司要价非常高,包括专利转让、技术转让、军用改型还有出口等条件,贝尔的条件非常的苛刻,最后就没成交,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当时没有钱。

1986年,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成立。虽然草创时期的陆航规模很小,经费也不充裕,但仍然没有放弃对此时已经在国外广泛装备的武装直升机的技术跟踪。在80年代中法军事合作中,直升机技术的引进可谓是重中之重,而我国第一种真正的武装直升机SA342“小羚羊”也正是在此时引进的。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SA342“小羚羊

虽然“小羚羊”和专业武装直升机相比差距也不小,但好在该机轻巧灵便,价格相对便宜,挂载引进的“霍特”反坦克导弹(在消耗殆尽后被红箭-8取代)后,对敌装甲部队有一定威胁,而且在中东战争中经受过实战考验,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最适合囊中羞涩的我陆航部队的武装直升机。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虽然数量只有区区12架(当年就是穷到这个地步了),在直-9武装型服役之前,这批“小羚羊”不仅为陆航初步形成武装直升机运用理论和积累使用经验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还“羊”不停蹄地在多次大演习中担纲“蓝军”武装直升机的角色,磨砺了兄弟部队对抗武装直升机的战法。

国产化SA365“海豚”的成果直-9,以其优异的通用性能成为了我军90年代至今装备最广泛的直升机型号。在专业武直出现前,陆航选择在直-9平台上改装作为“过渡”也自然是题中之义。只是由于专业武直研发不顺,这一“过渡”就是二十年,最后直-9武装型系列也成长为一个家族了。包括直-9C舰载直升机,直-9F警用型,直-9T武装直升机,然后是直-9WZ武装侦察型,出口型的武装型,还有直-9专用武装型,后来就是H410民用型,最后直-9还发展了F425高档民用型,最后直-9一共是发展了二十一个型号,是中国改进型最多的航空器。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直-9W在1989年就首飞成功,并在90年代陆航扩充时期装备了多支部队。虽然以今天的角度看,只能携带4枚导弹,火控系统简单的直-9W显得很落后,但和“小羚羊”一样,它们为陆航武装直升机近年来厚积薄发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容低估。我军很多武装直升机飞行员都有在直-9W上的飞行经验。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面对90年代一触即发的台海局势,加上这一时期包括涡轴8A发动机,直升机机载火控系统等在内的子系统的发展,哈飞集团发展了性能更先进的直-9武装型。这就是直-9WA系列武装直升机,也经常被非正式的称作武直-9。而直-9W则被对应称作直-9武装型。

直-9WA系列最明显的变化是其挂架由简单的“扁担”变成了类似海鸥型机翼的短翼构造,这就为单个挂点挂载更多武器提供了条件。直-9WA系列可携带8枚AKD-8型反坦克导弹或8枚PL-90型空空导弹,也能携带57mm/90mm火箭弹发射器和23mm机炮吊舱,火力达到了西方侦察武装直升机的水平。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2004年,火控系统进一步改进的直-9WZ出现。可以使用包括AKD-9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多种先进武器,作战性能更强。在危机四伏的年代,虽然性能和国外专业武装直升机有差距,但直-9WA/WZ仍然大量装备陆航,不仅满足了战备需要,也为陆航后来装备专业武直培养了大量飞行人才和保障队伍。

在90年代对台备战的压力下,不仅直-9被要求发展出了武装直升机系列,就连专职运输人员装备的米-17系列也被要求具备较强的突击火力。为此我军装备的米-171E/17V5/17V7均在机身左右增加了短翼,可外挂6个HF25型火箭弹发射巢或燃料空气炸弹等武器,用于在开辟机降场时的火力压制。

三、自主研制

1、直-10

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一种中型攻击直升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同类机种,常被称为“武直-10”,由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与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共同负责研究及发展。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直-10的研制工作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盟军在与科威特、伊拉克南部的伊拉克装甲集群的较量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H-1“眼镜蛇”和美国陆军的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成为联军地面进攻的先锋。这促使中国开始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2003年4月,直-10首飞成功;2007年中,直-10完成试验,随后开始批量生产;2010年12月开始列装部队。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随着武直-10的研制深入,需要一种验证其综合火控系统和武器系统的验证机,米-17以其充足的空间和在当时最为成熟的技术担纲了验证任务。不仅如此,部分引进的米-17V7和最新一批米-171E直升机也在改装后可以发射AKD-9型反坦克导弹和PL-90空空导弹,丰富了这些运输直升机的作战功能。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直-10配备一座旋转式机炮塔,机体两侧武器短翼可挂载反坦克导弹以及空空导弹,采用串列双座式设计,在设计上符合西方专业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特征,可以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强。该机最多携带8枚红箭-10反坦克导弹;最多携带8枚天燕-90空对空导弹。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虽然在火控系统的完善程度,弹药携带量上,这些武装通用直升机可能并不弱于专业武直,但其机动性和生存力的先天不足是难以弥补的。因此现代陆军普遍拥有先进的专用武直作为陆航的突击尖刀。而对于海军陆战队而言,专用武装直升机在精确清除滩头目标时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武直-10已经装备了我军陆航旅的武装直升机大队。它不仅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就曾奉上精彩飞行表演,更是在和平使命-2014演习中首次亮相沙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装直升机的风采。中国陆军航空兵在建军20多年后,终于拥有了一款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机型。

2、直-19

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及602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侦察直升机,常被称为“武直-19”。是基于直9,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机的军用衍生型,其命名为黑旋风。直-19主力由吴希明设计,于2010年当年立项、当年完成详细设计、当年进入总装,原型机于2010年7月成功首飞。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武直19同样参加了珠海航展及和平使命军演,这种被武直10的光芒所掩盖的秀气机型来自直-9的“娘家”哈飞。依靠直-9W发展的经验和武直10研发中带动的各项子系统成果,哈飞在武直9的机体上大改一型专业武装直升机的方案就此出炉。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正因如此,武直19虽然2010年才首飞,但在2012年就装备部队。作为武直10的廉价补充,它在兼顾了武直10的火力性能的同时还能部分兼容直9的保障系统,目前已装备我军陆航旅的武直大队。凭借该机和直9的通用性,该机很可能还会像美军的AH-1那样在海军陆战队列装。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2012年直-19服役,先后装配北京陆航8团、沈阳9团、成都2旅等。直-19可利用航炮、空空导弹,同低空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等进行空中格斗。该机可与陆军航空兵现有或在研的其他型号的武装直升机实现不同档次的高低搭配,改善装备的配置格局。

四、展望

装备的改革必将促进编制战法的变化,两种专业武直大规模服役后,陆航部队的体制改革也随之而来。目前我军各集团军所属陆航团均升格为陆航旅,下辖1-2个米17/直8突击运输直升机大队,一个武直10武装直升机大队和一个直19/直9W侦察武装直升机大队,共有直升机40架左右。

直-20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为直升机行业的发展制定了按吨位系列发展的远期规划,其中就有直-20直升机。正式的研制时间起始于21世纪初,于2013年12月首飞成功,目前还未正式列装于部队。

中国直升机发展历程

直-20可能会采用一种直升机多种构型的方式,来满足各种民用和军用的需求,除了通用运输外、还可能发展近海海域作业支援、搜救以及反潜、反舰、战场运输、救护、火力支援和中继制导等各种型号。

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 填补国内在这一级别空白型号,预示着其将成为我国未来通用直升机装备的主力,从而真正的为中国陆军“插上翅膀”,并有可能发展成舰载机等型号。中国一直缺乏一种10吨级的通用战术直升机来执行突击运输、空运及后勤支援任务。直-20服役后,配合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的投送能力,中国陆军力量能够迅速被投送到热点地区,并形成机动突击作战能力,如果未来中国海军能装备大型两栖突击舰,搭载直-20等机型后将能够更好的应对诸如岛礁冲突等风险。

而在未来直-20通用运输直升机服役之后,我军陆航部队编制还将进一步扩张。在不久的未来,不仅每个集团军都能拥有一个陆航旅,陆航旅本身的编制也会进一步扩大,中国陆军实现部分快速反应和空中突击化作战能力也不再是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