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散說淮揚菜

一、“淮揚菜”名稱的由來

舊中國沒有什麼菜系之說,那個時候叫“幫口”,什麼叫幫口?揚州叫揚幫菜,淮陰叫淮幫菜,杭州叫杭幫菜,這就叫幫口。

菜系之說是上世紀70年代才有。“文革”結束之後不久,有一批文人研究中國的飲食文化,因為毛主席說過,中國對人類文化有兩大貢獻,一是烹飪,二是中醫。所以“文革”結束之後,理論界就提出了菜系之說。

最早提出的就是四大菜系。以廣州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叫粵菜,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地區叫川菜, 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淮地區叫淮揚菜,過了淮河,就叫北方菜。

後來,菜系理論有了發展,有人提出了八大菜系之說,有人提出了一省一菜系之說,甚至有的一個城市也提出了一個菜系,比如說杭州菜。但是無論多少菜系,淮揚菜都是最有影響的菜系。

二、“淮揚”釋名

首先要解釋一下“淮揚”。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九州圖

淮揚這個詞是從這張圖來的。這叫《九州圖》。中國第一個朝代叫夏朝,大禹是夏朝的一個王。大禹成了王之後,把天下分為九州,東南沿海地區是大揚州的範圍,有一本史書對它進行了說明,這就是《尚書》。《尚書·禹貢》中有一句話“淮海惟揚州”。什麼意思呢?淮河以南,大海以西,這一片廣袤的土地,就是揚州。

這個揚州有多大?比今天的華東六省一市還要大,包括臺灣島,都在揚州範圍之內。九州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中,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代稱,很多文人墨客在寫古詩文的時候,把九州作為中華民族來指代。例如大家很熟悉的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清代有個詩人叫龔自珍,寫了一組《己亥雜詩》,其中有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將《尚書》中的“淮海惟揚州”縮寫一下,就是“淮揚”。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所以淮揚這個地理概念,本出自於古揚州,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其文字記載至少也在2500年以上

揚州城什麼時候建立的?是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吳王夫差滅了越國之後,想繼續爭霸中原,於是他就北伐齊國。吳王夫差的軍隊揮師北上,一路勢如破竹,大小國家俯首稱臣,很快吳王夫差就佔領了齊魯大地,就意味著他掌控了中原的半壁江山。

這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從江南孤軍深入,戰線太長。更重要的是這中間隔著三條大河——長江、淮河、黃河。而且古代的長江有40裡寬。這對於吳國來說,那就是天塹。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如果北伐部隊糧草得不到補充,他這一仗就可能功虧一簣,功敗垂成。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跨過長江來,在古老的揚州北區的那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帶,吳王夫差幹了兩件事。第一,開了一條河,叫邗溝。第二,建立一個城,叫邗城。邗溝把長江和淮河連通起來了,全長將近500裡。

開這個邗溝是幹什麼的?運輸通道,向北方運送軍糧兵草,軍需物資。築這個邗城的目的是什麼?做大後方,在這裡訓練軍隊,生產軍需物資,隨時補充前線需要。《左傳》這本書上記載,哀公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這個邗城就是今天揚州最早的雛形,邗溝是中國大運河開挖的最早的一段。

從吳王夫差開邗溝之後,又過了1000多年,到了中世紀的隋王朝,又再度統一了中國。隋文帝死了以後,隋煬帝即位。隋煬帝太急於要把隋王朝建設成強大的帝國,啟動了一系列重大的基礎工程建設,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開鑿大運河。隋煬帝楊廣公元605年即位,在位14年,用6年的時間,溝通了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全長將近6000裡。這條運河開通了之後,打通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保證了南北方的交通通暢。

大運河造就了揚州歷史上的數度輝煌。長江從揚州流入大海,是中國東西方向最長的水上運輸線;運河是中國南北方向最長的水上運輸線,這兩條運輸線在揚州交匯。大運河開通之後,長江中下游所有的物資都通過長江順流而下,運到揚州,由揚州通過運河轉運到全國各地。所以揚州就變成了水上交通樞紐、漕運集散中心,從而造就了揚州在唐代的輝煌。

唐代揚州是整個淮南地區的中心城市。

歷史上有個“兩淮”,最初它並不是指的淮安、淮陰這兩個城市,而是指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北宋建立王朝之後,下面劃幾個相當於今天的省,開始以揚州為中心叫淮南道,管理淮河以南地區(包括今天的淮安),治所在揚州。到了北宋熙寧年間,將淮南道分成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淮南東路的中心在揚州,淮陰屬於淮南東路。清代設兩淮鹽運使衙門於揚州,這個兩淮是沿用宋代的說法。

在歷史上,無論是“淮揚”之淮,“淮南”之淮,“兩淮”之淮,“江淮”之淮,均指的是淮河。而揚州,自唐代起就是淮南、淮揚、兩淮、江淮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三、淮揚菜的起源與發展

兩漢是淮揚菜的起源時期。兩漢時期的江淮地區已經比較富裕了,水土肥沃,出產豐富,形成了淮揚菜起源的物質基礎。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西漢時候的揚州叫廣陵,有一個西漢的諸侯國也叫吳國。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兒,受命到廣陵來當吳王。當時的廣陵,前面是長江,東面是大海,交通方便,物產豐富。吳王劉濞大力發展生產力,將海水煮成了鹽,將銅礦鑄成了銅錢,其國力迅速增強,在諸侯各國中脫穎而出,使得“廣陵大鎮,富甲東南”。

這時候的廣陵,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包括飲食文化。有一篇文章叫《七發》,文中零星地記錄了當時廣陵的菜餚情況,可以看成淮揚菜在漢代濫觴階段的一段最精彩的描述。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唐宋時期是淮揚菜發展時期。

唐代揚州是全國最繁華的都市,歷史上稱之為“揚一益二”。揚州的繁華富庶,唐詩多有描述。如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張祜“十里長街市井連”;王建“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雖然這些詩詞中沒有提到烹飪,但是可以想象,它既然是一個全中國最繁華的都市,肯定離不開菜餚,離不開酒肆茶樓。

具體記錄揚州菜餚的詩文有沒有?也有,比如李白。李白曾經五次遊揚州,他留下來直接寫美食的詩是《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維舟至長蘆,目送煙雲高。搖扇對酒樓,持袂把蟹螯”,吃螃蟹的。

除了李白的詩以外,外國人也記錄了唐代揚州餐館酒肆很多,供應的飯菜品種也很多。日本有個僧人叫圓仁,他在《入唐求法巡禮記》一文當中寫到“廿九日暮際,道俗共燒紙錢,俗家後夜燒竹與爆,聲道萬歲。街店之內,百種飯食,異常彌滿”。這個外國僧人記錄的唐代揚州食肆的景況,其真實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到了宋、元、明時期,揚州的菜餚就豐富了。大家都熟悉的蘇軾,是個美食家,會燒紅燒肉,叫東坡肉。蘇軾筆下有很多美食詩文, 比如說他曾經記錄過揚州土特產的魚、醉蟹、蓴菜、芽姜、鹹蛋等等。同時他還記錄了揚州人吃河豚的習慣,那就是著名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元代有個吃貨叫薩都剌,他的詩文中也記錄了一些揚州的飲食情況。比如說他有一首詩,“柳花吹盡春江漲,雪花鰣魚出絲網”。鰣魚是長江三鮮之一,除了鰣魚以外,還有兩鮮,一是刀魚,一是鮰魚。他還寫過一首喝過酒以後過長江的詩,“揚州酒力四十里,睡到瓜洲始渡江。忽被江風吹酒醒,海門飛雁不成行”。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明清時期,是淮揚菜的成熟時期,為什麼淮揚菜到了明清時期走向成熟呢?因為元朝時,中國的政治中心轉移到北京了,京杭大運河成為保障京城供應的咽喉要道,而揚州仍然處在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之處。

康熙皇帝登基之後,六次南巡,來幹嗎的?第一是文化征服,對漢人施行懷柔政策;第二就是來打通這條運河。在康熙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大運河再度貫通,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揚州也在這個時期呈現了歷史上的第三次輝煌。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康乾盛世的揚州是全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人口在50萬以上。揚州鹽商給國家提供的稅收佔到全國稅賦收入的將近一半。史書上是這麼說的:“兩淮鹽課,當天下租庸之半”,而兩淮鹽商大多集中於揚州。由於經濟基礎好了,交通條件好了,全國各地的文人墨客紛紛到揚州來謀生,最典型的是,一批書畫藝術家在揚州以賣畫為生,形成了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畫派,史稱“揚州八怪”。

文人到揚州來,對於推動淮揚菜系的發展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淮揚菜的裝盤與造型和就餐環境的營造等等,就得到文人的指導和點撥。

清代的揚州,很多文化現象在全中國都知名,如揚州玉器、揚州漆器、揚州學派、揚州戲曲、揚州園林、揚州民間音樂、揚州剪紙、揚州美女等等。這些文化現象,對於淮揚菜的成熟,起了相輔相承的作用。

淮揚菜:東方米其林登峰造極的演繹

清代康乾年間,兩淮鹽運使署衙設於揚州,鹽商富豪生活奢侈,以家廚的手藝高低作為自身炫富的資本,客觀上使得揚州烹飪技巧精益求精,有很多典籍記錄了當時揚州的飲食狀況。如童嶽薦的《調鼎集》、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袁枚的《隨園食單》等。這三本書記錄了大量的淮揚菜的菜品典故、酒樓茶室等等。

淮安處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的東部,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是蘇北的中心城市之一,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淮安歷史上也以漕運而興,是淮揚菜系的重要區域之一。淮安最擅長的菜是魚菜,其中鱔魚菜可以做108道 。此外,上湯蒲菜、平橋豆腐等也是淮揚名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