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我們的醫療服務什麼樣?——多國醫師和技術專家探討2040年的醫療保健

從疾病預測預防到診斷和治療,再到病人康復,現代醫學早已融入了各種各樣的技術,包括人們所熟悉的基因測序、疫苗、核磁共振掃描儀。

毫無疑問,未來將有更多更新的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立體成像、生物傳感、基因編輯、納米等逐步應用於醫學領域,將人們帶入個性化的精準醫學世界。在11月初於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的《2040醫學:重寫醫療保健的未來》大會上,來自以色列、美國、英國、法國、中國香港和日本的醫師、技術專家共同探討了20年內醫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前景。

未來醫學具有的多個要素

未來的醫學領域是眾多技術的競技場,而信息技術將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信息行業巨頭微軟公司以色列微軟服務部門數字轉化顧問阿迪·本-奈謝爾先生表示,微軟公司很早就注意到大數據將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意識到相關的數據處理技術會促進人類的醫學和醫療保健。現在,人們看到數字和醫學兩個“世界”合併出現,微軟公司很高興能參與兩者的合併過程。

本-奈謝爾說,微軟公司人體健康部門預測,藉助技術的能力,未來的醫學將具有多個要素。

一是個性化。它包括醫療機構為每個人提供連續性的醫療;利用人工智能將臨床數據與病人環境數據(包括居住位置、氣候、飲食等)結合起來分析病情;將藥物作用和基因組技術等相結合制定精準治療方案,以及加強疾病預防,讓人們健康生活遠離醫院。

二是無邊界。它包括人們在家裡能夠享受到與醫院無差別、同等甚至更好的醫療服務;無論醫生身處何處,病人能隨時與他取得聯繫;多國各地各科的醫生能夠對疑難病情進行會診,也可同時觀摩手術。

三是增強性。它包括讓病人有能力參與自己的治療計劃;人工智能為醫生提供更快的病理圖像分析工具;利用立體成像等多種技術幫助醫療小組更快、更好地制定治療方案。

優質醫學依賴於疾病預防

展望未來,會議主席、以色列著名內科和腸胃病教授納迪爾·阿爾伯表示,在醫學領域,人們將看到機器人和醫師共生的環境。

他說,有研究顯示,病人更願意向機器人講述自己的病史,而與此同時仍希望通過與醫師交流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因此,未來醫院或診所將利用機器人獲取病人的信息,而醫師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診斷和治療病人。

此外,他認為遠程遙控醫療技術和手術機器人的前景令人期待,它們不僅能及時挽救邊遠地區眾多病患者的生命,而且有望用於星際旅行解決宇航員的後顧之憂。

阿爾伯相信,未來疾病的預測和預防至關重要,因此他在特拉維夫醫學中心建立了健康促進部,專門從事疾病預測和預防研究。

他認為,未來的醫療中心將會定期對人們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測,根據個體的基本數據,包括基因測序結果、血樣分析數據等,利用現代醫學手段判斷其可能出現的病變,從而提前加以干預。

同時,醫療中心將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完成診斷、治療和康復,不必讓其轉科和轉院。這種醫療中心如同能夠處理各種“汽車”問題的汽車修理廠。

高新技術或帶來過度診斷

縱然技術的應用將提高醫療水平,但有專家在會上呼籲人們在享受其利好的同時,也應關注其可能帶來的負效應。

以色列Clalit研究所主任、著名疾病防控專家拉恩·巴里瑟爾教授表示,現在社會醫療界存在著過度診斷的現象,讓不必要的民眾前去接受診斷不僅導致人們產生不應有的恐懼和焦慮(特別是在出現誤診時),而且浪費了太多的資源。他認為,正常情況下,少點醫學干預,人們的生活將更為健康。

巴里瑟爾談到,設想未來當更多的傳感器通過穿戴或植入等方式與人體相連,產生的大量數據經人工智能或先進算法處理完成疾病預測時,或許會導致更為嚴重的過度診斷,讓現在的狀況相形見絀。

他贊同美國數學家凱茜·奧尼爾的觀點:算法不是公正的法官,而是嵌入編碼中的觀點。此外,他還認為應用人工智能的衛生系統將取代無人工智能的衛生系統,但算法不會取代醫師。

本次《2040醫學》會議結束後,阿爾伯有意將下次會議移師香港、上海或其他地方。目前,他本人與香港的同行建立有良好的關係,期望有機會與中國更多的同行開展交流。阿爾伯認為,中國和以色列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雙方的醫學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