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们”也救不了中国车市

“李佳琦们”也救不了中国车市

四十年前亦或一百年前,“实业救国”是先辈们的呐喊,现如今,“直播销售”成为了时代潮流,实体经济已经身处“悬崖之边”。毋庸置疑,流量经济成为了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

当你看到,或听到:

“口红一哥”李佳琦,一次直播试色380支口红,5个半小时,带货353万;

“网红主播”薇娅,坐拥千万粉丝,年入千万、一天直播预售过亿;

……

你会如何思考,作何感想?

你也许无法定义直播,但它却无声无息地融入你的生活。不可否认,直播行业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基地,它在一步一步吞噬着所有行业。事实上,各大汽车巨头也早已纷纷加入了这场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之中,它们试图利用直播这把“利刃”,在市场中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李佳琦们”也救不了中国车市

车市尚未“苏醒”

伴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加之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信心的下降等因素,中国汽车市场似乎在经历寒冬之后,一直处于“冬眠状态”,尚未“苏醒”。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4.4万辆和2065.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4%和9.7%;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01.2万辆和1717.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2.1%和11%;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3.2万辆和347.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和2.5%;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67.2万辆,同比下降17.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9%,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1861.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8.5%;汽车企业出口83.4万辆,比同期下降5.6%。

尽管相对上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呈现了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的幅度有限。在汽车领域具有专长的全球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在其《2019全球汽车市场展望报告》中预测,中国汽车市场2019年将继续大幅下滑,2020年起将逐步恢复增长,但增速将低于以往。

除了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之外,今年各大车企调整产业结构,联手合作、合并整顿、扩展产品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看似车企的战略布局,实则也暗示着“车市寒冬”背后车企的迫不得已,车企破产传闻频发,汽车行业面临大洗牌,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摆在各个车企面前,进一步加剧了车市的紧迫和无奈。

“李佳琦们”也救不了中国车市

打好“直播”这张牌

面对车市“寒冬”,车企如何“回暖”迫在眉睫。为了打好这场“持久战”,各个巨头纷纷出手。

丰田比亚迪合建公司;宝马华晨合作深化;哈啰出行牵手宁德时代;阿里上汽合造车联网“安卓系统”;比亚迪推新锂离子电池;现代投资新技术350亿美元;中兴北汽合作共研5G技术……

尽管如此,车企们的战略布局并未扭转车市下行趋势。说到底,生产是为了消费,生产车是为了卖出车,有市场才有动力、有前景。

制造端不行那就销售链来弥补,电视、互联网上的汽车广告实时投放,线下实体代理分销,社交电商平台线上同步,但这些渠道有用却早已不新鲜了。在过去几年,尤其今年,吸引消费者的销售方式已然转向了直播,它如同一夜春风,一拂便满地花开。

据了解,就在今年的10月16日,集淘联合宝沃汽车,进行了宝沃汽车工厂直播。淘宝TOP主播陈洁Kiki、宝沃明星代言人雷佳音,民间爱迪生手工耿做客宝沃工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有趣、有益的淘宝卖车直播。整场直播为期2小时,累计观看人数459万,在线预定1623辆,订单总金额破2.2亿。这是当时2019年汽车整车市场直播预定销量的TOP1,也刷新了淘宝直播卖车在线预订的新纪录又一记录;而在11月1日,李湘在直播间和KOL闫闯合作,长城汽车集团在这次直播单场的直接引导加购数量就达到了200多台,这个销售量占了上个月度长城汽车总出口的4.6%、总销售的1.25%,其效率远远超过线下的传统销售模式。与此同时,今年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十多个汽车品牌都赶在天猫双11前来到直播间,更有上千家4S店、2000多导购转型成淘宝主播。

作为近几年的热门商业话题,“直播销售”、“流量经济”等用词已经司空见惯。现如今,各行各业都企图把直播当成自己的法宝,试图通过直播来实现销售升级、终端连接。

这也难怪,毕竟如今的4S店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直播作为一种新兴销售渠道,集视听技术、即时互动等特点为一身,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多元化需求,车企们自然争先恐后为之“加码”。

有目共睹,除了硬性设施的健全,一辆好车还需要赋予人性化的设计,这也是很多车企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而直播作为一种社交平台,恰好能够为销售套上“社交化”、“人格化”的属性,弥补传统线下销售买卖两家的陌生感、距离感,满足顾客人性化的需求。除此之外,直播的即时高效特点则降低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以往辗转跑到4S店去听取销售员“天花乱坠”的讲解已变得无足轻重,只要一部手机,你就能通过直播平台随时随地了解到所想要了解的产品信息,这有效地增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地沟通和互动,进而转化为消费欲望,购买力。

“李佳琦们”也救不了中国车市

除了满足消费者即时的需求,直播还要做到的就是对接车企终端,实现车企的升级发展。如同一个东西能够带来什么,需要看的是它所作用的对象需要什么。直播自然有很多优点,但车企需要什么才是关键。

说到底,企业的核心是品牌,市场的终极竞争是抓住顾客的心。对于车企也是如此,塑造品牌才是汽车公司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正如可口可乐的总裁罗伯特·伍德鲁夫曾说过一句话:即使可口可乐的工厂被大火烧掉,给我三个月时间我就可以重建完整的可口可乐。 德鲁克说:企业的成果在企业外部,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所以说大火能够烧掉的都是花钱马上就可以重建的,只是多花一点时间。真正烧不掉的成果是什么?那就是在顾客的心智中,左右了顾客选择和认知的载体——品牌。

不言而喻,直播对车企的一个很大作用力就是“宣传”,直播本来就是传播的过程,能够通过宣传属性来提高汽车品牌的知名度,增强其影响力。毕竟,立足几十亿网民互联网这个平台,坐拥百万、千万乃至上亿粉丝的网红明星们,举足之间,便能引发互联网上的一阵“海啸”,进而引发“蝴蝶效应”。

天猫及淘宝总裁蒋凡所坦言道,“超过10万商家开通直播,实现了与消费者更加丰富的互动,这强力拉动了2019天猫双11的增长。”

“流量”不是质量

尽管“直播+流量”助跑了汽车,给车企加了油。但据了解,汽车在市场上依旧难以卖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主播带货、内容导流,线上直播带来了网上预定,但是最终真正到达4S店购买和实时付款的并非和直播时的预定人数相符合,这种不稳定的传播体系自然带来不稳定的销售链条;二,直播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段,免不了部分企业投机取巧,质量上不过硬,这就造成了产品的不可靠性,进而有可能造成对品牌乃至整个车企的巨大损失。

所以,直播销售不过是车企上行之路的一阵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能让这阵风持续不断的动力固然是商品质量。所谓“一流的质量,打造一流的品牌,实现一流的效益”,只有从质量上把关,实现产品的创新,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际。

直播流量改变不了商品质量,销售渠道的新颖代替不了汽车产品的创新。面对车市下行,我们既需要类似于“直播”这样的销售渠道上的创新,更需要从产品质量上进行把关。车企如何“迎风而上”,依旧任重而道远!(责编/杨佩谦)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创建,专注交通出行领域新闻,致力于探索出行、科技与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