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孤僻不合群?別逼孩子做"無效社交",做對這2件事才是重點

相信一個開朗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很喜歡的類型的,父母都是比較喜歡孩子積極樂觀的樣子,不喜歡孩子很是沉悶,孤僻的孩子。父母都知道孤僻是很不利於孩子的發展,甚至是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生活,所以父母在平時中都是儘量讓孩子的性格能夠有所積極,能夠很好地和別人玩到一塊去,進行一個交往。

孩子孤僻不合群?別逼孩子做

但是現在的孩子似乎是不大開朗,性格都是比較孤僻的,是很不合群的,這讓父母很是擔憂,害怕孩子會發生什麼不好的心理問題。這孩子孤僻的情況是越來越凸顯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偏向孤僻的性格發展,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趨勢,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很是孤僻,就很是心急,總是強制孩子去外面進行社交,將這孤僻的性格改一改

一: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

1、 父母的影響

父母自己都是不善於和人交際,而孩子的性格都是受父母的耳濡目染的,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之下,孩子也是不會和人進行交際,交往能力會差,不懂應該如何去進行交往。還有就是父母很是限制孩子的行為,從來都是不讓孩子和其他人進行玩耍和交往,每天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孩子交往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交際能力是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的。而且因為長期沒有和外界以及其他人進行接觸的話,孩子對於陌生人是很抗拒的,很害怕外界以及其他人,從而造成了孩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2、 父母的寵溺

孩子長期受到父母的寵溺,養成了比較驕縱的性格,對待身邊的人是很沒有禮貌以及態度的話,身邊的人就會對孩子進行一個排斥,不願意和孩子交往。孩子在長期的排斥下,又不去做任何的改變的話,孩子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孩子覺得自己不受歡迎,不得別人的喜歡,孩子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孤僻了,越來越不合群了。孩子無法能夠和其他人正常的相處,沒有進行一個有效的交往。

孩子孤僻不合群?別逼孩子做

3、 孩子自卑

孩子一開始在家裡都是受寵的那個,都是備受讚揚,但是在外面是有比孩子更加優秀的孩子,孩子到了外面,沒有像家裡一樣經常受到別人的讚揚,讚揚的都是其他的孩子。孩子這時候就會有心理落差,心理胡衍生出來自卑感,孩子感到自卑後,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就變得很孤僻,很不合群,不願意接觸其他人。

父母知道孩子性格孤僻是不好的,是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以及發展的,甚至導致了孩子人際關係的殘缺,孩子沒有社交能力,是很難在社會生存下去的。所以父母一看到孩子孤僻的話,就會想辦法解決孩子孤僻性格的問題,父母認為孩子性格會孤僻是因為沒有進行社交,才導致孩子不懂或者是不會。父母就讓孩子去進行社交,但是父母讓孩子進行社交的都是無效社交。

二:無效社交的形式

1、不和相同興趣的人交往

父母認為孩子孤僻是因為沒有進行一個社交,認為孩子進行多次的社交就會改變孩子的孤僻性格,所以就讓孩子去各種各樣的人進行交流和接觸,拼命地讓孩子進行一個社交。但是父母卻沒想到孩子社交的對象應該如何選擇,並沒有讓孩子和一些同齡年、有相同興趣的孩子進行一個交往,而是讓孩子跟一些大人以及沒有相同觀念和興趣的小孩交流。

孩子這樣社交的話,對於孩子孤僻性格是沒有起到改善作用的,反而是越來越糟糕,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和別人社交。所以和一些不是同一個道路上的人交往,就是無效社交,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而且只會讓人更累。

2、 交的朋友沒有正面情緒

父母讓孩子去交朋友,和朋友相處,在相處過程中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去接觸別人,和別人融到一個世界去。但是這是要建立在這個朋友是有正面能量的,要是交的朋友都是充滿著負面能量的話,那麼孩子繼續社交下去,是隻會讓孩子產生更加嚴重的負面能量。

因為孩子孤僻就已經算是一個負面能量了,要是在有一個負面能量的朋友,那豈不是更糟糕,只會讓孩子的不合群越來越嚴重。所以即使有何朋友社交,那也是沒有效果的,只會讓原來的結果越來越嚴重而已,所以社交負面朋友是無效的。

3、 社交的對象過多

俗話說:"朋友在精不在多",朋友不需要太多,但是要質量好。不要孩子每天都是穿梭在和朋友打交道中,和很多的對象進行社交,社交的對象每天都在增加,這樣孩子就能夠鍛鍊起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可千萬不要這樣想,孩子的社交能夠並不是靠社交對象的數量堆砌起來的,而是靠孩子在社交的經歷中學到的東西累積起來的。要是每天都是在進行新的對象社交的話,這對孩子的孤僻是沒有效果的,這是會讓孩子厭煩這社交。

孩子孤僻不合群?別逼孩子做

生活中,父母總是會讓孩子做這些無效的社交,父母還以為這種無效的社交能夠讓孩子的孤僻得到一個改善,能夠讓孩子變得比較合群。但是這個無效社交對孩子孤僻性格並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會讓孩子去厭惡社交。父母不要總是讓孩子進行無效社交,其實要讓孩子孤僻性格得到改善,能夠合群,父母只需要做兩件關鍵的事情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三:讓孩子不再孤僻的兩個方法

1、 多帶孩子接觸外界,參加活動

心理學家的試驗結果表明運動刺激對兒童心理發展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成長和世界並不是只有父母和親人,他們也是需要同齡朋友,需要和同齡人玩耍。父母要多帶孩子出去接觸外界,多和外界的人接觸,還有就是父母可以去參加一些團體活動或者親子活動,孩子可以通過活動去接觸更多的同齡人或者是相同興趣的孩子。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耍,增加孩子的社交經驗,這樣孩子就有了社交經驗,那麼孩子就不會害怕跟人交流了,也不會不知道怎麼跟人交流,不會造成孩子性格內向,性格孤僻的情況

。孩子以後遇到陌生人也能夠從容地面對,也知道該如何去和他們交流,進行一個社交,這樣孩子也會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懂得更多。

2、 尊重孩子,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孤僻不合群是因為孩子內心的害怕,害怕自己會做不好,會受到傷害,這是孩子一個自我保護的意識,孩子孤僻不合群其實是保護自己。父母要在平時給孩子多點尊重以及理解,多陪伴孩子,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個疏導和引導,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以及安全感。父母要給孩子充實的安全感,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這樣孩子才會對外界的人產生信任感,才會去慢慢接觸外界的陌生人,自信以及勇敢地社交。

孩子孤僻不合群其實有大部分原因是在父母身上,父母在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行為。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以及要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讓孩子感受切實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慢慢去接觸外界的人,慢慢將自己孤僻性格改善。

孩子孤僻不合群?別逼孩子做

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孤僻不合群的傾向,父母不要太過心急,然後心急亂投醫,強迫孩子去進行無效社交,父母可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父母要理智,要懂得應該如何去進行一個教育和處理才會讓孩子的孤僻性格改正過來。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