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卻淪為少林寺下院,如今香火鼎盛,皆賴誰人之功?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東50多公里處的陝州區西李村鄉,是與白馬寺同一時期建造的佛門聖地,也是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歷史悠久,卻淪為少林寺下院,如今香火鼎盛,皆賴誰人之功?

空相寺

公元536年,禪宗初祖達摩圓寂後葬在這裡。千百年來,空相寺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佛教禪宗信徒追憶達摩禪師的最佳場所之一。寺院鼎盛時期規模宏大,香火極盛,曾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一同被譽為中原“四大名寺”。

空相寺坐落在林木掩映之間,走進空相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神秘之感油然而生。更因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安葬於此,歷代帝王將相多有來此朝山拜佛,文人騷客舞墨詠歎。

歷史悠久,卻淪為少林寺下院,如今香火鼎盛,皆賴誰人之功?

空相寺

歷史悠久,卻淪為少林寺下院,如今香火鼎盛,皆賴誰人之功?

達摩石刻畫像碑

現存的主要遺蹟有:達摩靈塔一座, 石碑十塊。尤其是南朝達摩碑和達摩造像碑最為珍貴,菩提造像為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所立,碑的正中是達摩大師站像,頭罩祥光,寬袍大袖,形象逼真,右上側刻了四句偈語:“航海西來意,金陵語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

精確概括了達摩大師的生平。

據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於公元536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眾僧徒悲痛之極,如喪考妣,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於定林寺內,並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的碑文,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後來東魏使臣於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立即報於皇帝。皇帝聞之,命人挖開達摩墓葬,只見棺木中只有一隻鞋,方知大師已超化成佛,遂將定林寺更名為“空相寺”,不過未經官方許可。

出土的唐代碑刻《汾陽王置寺表》,雙行篆書“汾陽王置寺表”。立碑年代為“唐大中十二年九月”(公元858年)。立碑人為汾陽王郭子儀後人。碑文的大意為,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時,到空相寺朝拜達摩聖蹟,並許願若達摩禪師福佑,平定叛亂,必當奏請朝廷,“特加崇飾”,給予特別的榮耀。果然,平定安史之亂9年後(公元772年11月),郭子儀即書奏朝廷要求重整寺廟。半年後,朝廷欽賜“達摩禪師宜贈諡號園覺,寺額為空相之寺,塔額為空觀之塔……”據此為證,定林寺易名空相寺乃唐代宗李豫欽賜,並且追加達摩為“園覺”禪師,達摩塔為“空觀之塔”。

歷史悠久,卻淪為少林寺下院,如今香火鼎盛,皆賴誰人之功?

少林寺主持暨空相寺方丈釋永信在寺外眺望

空相寺鼎盛時期,寺內擁有僧眾八百,香客無數,各種殿房四百餘間,佔地八十餘畝。但在歷史上曾數遭洗劫和人為拆遷。其中兩次大規模滅佛,即北周武帝滅佛和唐武宗滅法,空相寺都難逃顧厄運,佛像被毀,房屋拆遷,強迫和尚還俗,沒收寺院財物和土地,使空相寺遭受了嚴重毀壞。歷代對該寺曾數次修葺。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重修達摩殿和部分殿宇,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重修達摩殿並立“菩提達摩圓覺大碑”,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重修轉角樓。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兩次重修空相寺,後來乾隆、道光年間也幾經修葺。但到了晚清、民國時期,寺院房屋相繼倒塌拆毀,空相寺逐漸衰敗。 建國以後,空相寺內僅存“達摩塔”、“達摩石刻畫像碑”、 “梁武帝撰文碑” “達摩塔”等文物。

歷史悠久,卻淪為少林寺下院,如今香火鼎盛,皆賴誰人之功?

有點辣眼睛

在公元2000年前後,這座與少林寺齊名的“中原四大名寺“之一,徹底淪為其下院,或許能借力市場經濟的“東風”,迎來它的“第二春”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