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導言:改革開放以來,南少林研究風行起來。於是南少林寺遺址問題,也成了發據的熱點。近來,有人以片石只瓦為據,放棄全方位考察論證,輕率下了結論,深有感慨,茲提供如下幾點思路,就正大家。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一、少林的歷史背景和南少林的形成

1、據清人《西山雜誌·少林寺》等,所述事件、地點、時間、人物與史志基本相符。撰述者蔡永蒹還引《閩中記》載:“……大蟒……盤棲清源少林寺之西嶺……智空命十二徒……鎮之。”

2、“清源少林寺”在哪裡呢?福州沒有,莆田沒有。找了許多閩中志書都找不到第二個同名的“清源少林寺”。可見《西山雜誌》所載“清源少林寺”就是現在常說的“泉州少林寺”。泉州又曰“清源”也。

3、“智空”是誰呢?該條又載:“世稱十三棍釋一空……智空……”後“死於鄭王之兵燹有七矣”。說明“智空”是“十三棍釋”之一。“鄭王”,明顯就是隋末王充(即王世充。傳見《隋書》列傳第五十)。

4、《西山雜誌·少林寺》條還載:十三空(棍)解體後,智空亡命南下,“入閩中建少林寺於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閩僧武林之始焉”。於是形成我國南少林和北少林兩大系。

至今,我們還沒見到比這更詳盡的關於南少林寺址及創始人的記載。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二、泉州少林寺興廢脈絡參考

1、《西山雜誌·少林寺》條記載著泉州少林寺第一次焚燬於“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一直至“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才獲得“詔修”。

2、泉州少林寺第二次焚燬於“宋末少林寺(僧)反蒲壽庚”。“僧法本、清華殺出重團,逃入德化戴雲山”。至“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州官黃立中”奉“敕修少林寺”。

3、明末清初,泉州少林寺是一個興盛時前“寺十三進”、“僧千人”,“僧分十級也。禪房、方丈、長老、住持、當家、香火、緣齋、武練、武發、武樵……”分工之明確,史志所罕。

4、清朝期間,由毆斃人命,官紳插手,衍成天下武林大廝殺。終於在清乾隆28年秋,又“詔焚泉州少林寺”。

“詔焚”後,泉州少林僧跑到哪裡去呢?《西山雜誌·少林寺》條提供:一部份“隱伏於南邑一片寺(寺在現在的南安縣官橋鎮北)”;一部份“亡匿永春”,形成達尊武技,一部份流散在沿海鄉村間進行“授館”謀生。於是“殺獅”在泉州南門外各村星羅棋佈,遍地開花。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三、泉州拳術之盛,和泉州少林寺的歷史關照

1、宋贈武功大夫金吾上將軍曾求仁,其子曾夤(左衛將軍駙馬都尉)及至宋末抗元散騎侯曾新恩(三才)為一脈相承(見《龍山曾氏族譜》)。

2、明朝名將俞大猷的拳法,傳承少林本家。世傳他的拳法在清源山“練膽石”上受“異人”傳授。這“異人”是誰呢?俞大猷本身秘而不敘,正符合當時天下大亂,武林高手隱姓埋名的實際情況。

3、《西山雜誌》的撰著者蔡永蒹還就當時他們本族武功勳名人物作了一番統計。僅“承先君蔡延賡(都統)授傳少林派武功,捍衛鄭森(成功)有功於明”者,“虎威虎衛將軍28人,驃騎將軍32人,都尉5人,團練使6人……凡72人皆少林派之武功焉”。

4、清嘉慶年間,出名“海賊”蔡騫,也是“從一片寺僧性空學武”。“一片寺”是在清乾隆28年秋泉州少林寺被“詔焚”後,泉州少林高手逃匿的大本營。從泉州少林寺被“詔焚”,至蔡騫從性空學武,一片寺的少林僧活動至少已達三四十年之久。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四、泉州少林寺的興衰,和各時期封建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密切

少林寺僧從唐、宋、元、明、清,傳承著一種愛憎分明的本色家風。

結語:本文僅先提一提研究思路,希望今後會有機會詳細論述。 

對南少林遺址的發掘和研究,事關重大,靠片石只瓦加以穿鑿附會,輕率公佈報紙,是不能昭信於人的,也屬欺世。是為草此提綱,呼籲海內外學術界共同關切,讓考古學術沿著正常、健康的道路前進。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泉州“少林寺”研究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