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公司增多,面值退市佔比較高,退市實現常態化了嗎?

退市公司增多,面值退市佔比較高,退市實現常態化了嗎?

據媒體報道,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7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退市,創出歷史新高。從退市原因看,有強制退市的,有面值退市的,也有吸收合併退市的。但一年中有多麼多的上市公司由於各種原因退市,在A股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資料顯示,自2001年PT水仙拉開A股公司退市序幕以來,2001年至2007年曾有43家公司強制退市,但2008年至2012年幾乎沒有強制任何一家公司退市,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期間的退市制度,也被市場解讀為形同虛設。2012年、2014年、2018年證監會先後三次啟動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改革後,這一格局才開始發生改變。

隨著證監會不斷對退市制度進行改革與日前完善,近些年來,不僅退市的上市公司逐漸多了起來,而且上市公司退市原因也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退市方式更加豐富,也意味著退市門檻的“降低”。

此前上市公司退市,主要由於業績持續虧損與吸收合併的原因導致的。但截至目前,退市公司中已誕生了欺詐發行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第一股博元投資、非標退市第一股*ST烯碳、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涉及五大安全退市第一股*ST長生等,眾多“退市第一股”的產生,是退市制度不斷深化改革的必然結果。

從今年上市公司退市的情形看,既有強化監管的因素在內,也有市場自我選擇,自我優化的原因在內。像5月17日,滬深交易所就依法依規分別對*ST海潤、*ST上普、*ST華澤和*ST眾和等四家公司的股票實施終止上市,既罕見,更表明了監管部門的一種態度。

而雛鷹農牧、華信國際以及*ST印紀等繼中弘股份之後,分別成為面值退市第二股、第三股與第四股,則凸顯出上市公司市場化退市的一面。事實上,在今年退市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七家公司的股價因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面值而退市。面值退市股佔據較大的比重,與其說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不如說是投資者越來越理性,也說明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在逐漸貶值。

退市制度的不斷深化改革,說明退市機制的法治化進程在加快。面值退市股的增多與佔據較大的比重,則凸顯出退市市場化的一面。然而,即使近些年來退市的公司不在少數,但要說上市公司退市已實現了常態化,顯然也是值得商榷的。

退市常態化面臨的首要問題即是退市率低下。成熟市場的年退市率達到6%,甚至高達8%,但近10年來A股的退市率只有0.14%左右,與成熟市場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退市率低,對於一個新興+轉軌的市場而言顯然是不正常的。畢竟,A股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內控機制、風險控制等方面,與成熟市場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在A股市場中,還大量存在或業績長期虧損,或財務狀況嚴重不良,或屬於殭屍企業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是組成股市“不死鳥”的重要群體。另外,股市也存在為數眾多的長期不回報股東的上市公司。除了投機,這類公司沒有任何投資價值可言,從根本上講,也應該是屬於掃地出門的對象。

另一方面,股市也存在眾多的問題公司,像獐子島即是其中的代表。由於其主營業務的特殊性,對於獐子島的監管其實面臨著諸多難題。自2014年以來,獐子島以扇貝為主角,不斷上演著“扇貝跑了”、“扇貝餓死”、“海洋災害”、“扇貝死亡”的故事,像這樣的問題公司,客觀上也屬於出清的對象。

真正實現退市常態化,需要進一步豐富上市公司退市的方式,也需要進一步降低退市的門檻。讓劣質公司無法在市場上苟活,讓該退市的公司能出清,如此才是退市常態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從整體上提升A股上市公司質量不可或缺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