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文|勤亲妈妈(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传承,当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将自己觉得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了孩子面前,而孩子也会给父母回报,

当孩子出生后,基本上是一天一个样,如果一周或者一个月不见,准保大变样,而宝宝也经常给爸爸妈妈带来惊喜,比如发单音节的字、会翻身、会爬、会走等等。

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那么,宝宝从出出生到1周岁的时候,都能学会什么技能呢?

1、 抬头,抬胸

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左右的时候,让他保持俯卧的姿势,也就是趴着的时候,他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抬头的动作,到了2个月左右的时候,胸部也可以离开床面了,腰部和小胳膊可以支撑一会,可有劲了。

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2、 翻身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宝宝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翻身了,家长可以趴在宝宝的一旁,让宝宝看着自己翻身,他也会跟着家长学翻身的动作,

3、 坐

到了5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就不满足躺着了,总想自己坐着,但是,家长可不要让拿沙发垫子支撑孩子的背部,孩子坐一小会就可以了,在9个月之前,锻炼孩子独自坐的能力就可以了。

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4、 爬

宝宝到了6-8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自主爬行了,这个时候宝宝就是一个“人体拖把”,整天在地上爬也不会嫌累。

5、 站立

一般,在宝宝10个月后才会有站立的能力,不过,需要扶着一些物体才能站立,比如桌腿、柜门等等。

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不过,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不关孩子的事情先看看你自己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家孩子走路有点晚,有的人家的宝宝9个月的时候就能自己站立走路了,而自己家的宝宝1岁了还站不稳,是宝宝的原因吗?其实并不是,是你的原因。

1、 家长害怕孩子跌倒,不敢放手

有的时候,家长会双手扶着宝宝的双手教宝宝走路,看着孩子走的踉踉跄跄的完全不敢松手,就怕孩子摔倒,

如果家长总是扶着孩子走路,孩子就会将重心放到手上,而不是腿上,如果腿部不经常受力,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就会一拖再拖。

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2、 宝宝依赖学步车,不想自己走

很多家长都给宝宝买过学步车,因为学步车很方便,给宝宝放进去之后宝宝动不了,家长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还可以让宝宝学习走路,也不怕摔倒,

可这样会使宝宝依赖学步车,觉得自己只要稍微用力就可以走很远,产生了惰性,就算以后不用学步车了,宝宝还是习惯用脚尖走路,

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如果宝宝站立时脚尖着地,说明宝宝的脚弓以及下肢肌肉还没有发育好,一旦养成脚尖走路的毛病,会影响宝宝的腿型和走路姿势。

宝宝走路时间有早有晚,难道和智力有关?和孩子没关系家长要反思

勤亲妈妈寄语:

对于孩子走路早晚的问题,一直是妈妈们的“心头大患”,觉得孩子没有同龄人发育快就是落后人家半截,其实不然,孩子走路早晚和自身体质以及爸爸妈妈教给孩子走路的方式有关,并不能因此判定孩子聪明与否,所以,家长只要打好宝宝的根基,不要拔苗助长,让宝宝慢慢适应就可以了。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觉得孩子走路早晚还和什么有关系呢?你家孩子几个月会走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

我是@勤亲妈妈,在育儿带娃的过程中,每个宝妈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你的难题正是我所存在的意义,因此当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就可以来咨询我。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到您,希望您将本文转给更多的宝妈,让育儿不再成为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