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不可怕!这样做,病情可有效控制

  临床显示: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都是慢阻肺的发病高峰。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已经达到128万,预计在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人类第三大死亡原因。其实,慢阻肺其实并没有这么可怕,它是完全可以治疗和控制的,只要你这样做!

慢阻肺不可怕!这样做,病情可有效控制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会出现气道逐渐变窄,肺泡间隔破坏,纤毛功能破坏等一系列呼吸道病变。

  在所有呼吸道疾病中,慢阻肺称得上是最“不动声色”的杀手,但慢阻肺并没有受到大众高度重视。许多慢阻肺患者不知道自己已患该病,导致病情一再贻误,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去诊治,此时患者肺功能往往已经下降到正常的一半。

  慢阻肺与吸烟有关

  在慢阻肺的患者中有80%吸烟或曾经吸烟。烟雾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分泌过多的黏液,堵塞了气道,同时呼吸道增厚,变得狭窄,呼气受阻。烟雾刺激,使呼吸道和肺内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增多,破坏肺泡结构,逐步形成慢阻肺。

  烟民如果再不戒烟,将不知有多少人死于慢阻肺及它所引起的并发症,而如果能够及时戒烟,慢阻肺的发生率可以减少80%至90%。

  慢阻肺有两个特性,一是不可逆,二是进行性发展。上面我们说了,慢阻肺称得上是最“不动声色”的杀手,由于症状是不断递进的,开始只是咳嗽咳痰,后来就会气短或呼吸困难,再到憋气和胸闷,最后就会引起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肺癌等全身性疾病。到了晚期,即使坐着或者躺着也喘不上气,试想一下,每天处在这种窒息感的状态,对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多么大的打击。

  诊断慢阻肺要测肺功能

  怎么才能早发现慢阻肺呢?你不妨回答以下问题,如果有三个问题的答案为“是”,那你就应该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①是否有多年吸烟史,且现在仍然吸烟,或者以前曾经吸过烟?②是否经常每天咳嗽数次?③咳嗽时是否经常咳出白色黏液痰?④活动时,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⑤年龄是否超过40岁?

  对于慢阻肺的判断和评价,肺功能检测是“金标准”,因为这是重复性最好、标准化和客观的检测气流受限的方法。对慢阻肺病人来说重点还不是进行肺活量的检查,而是时间肺活量检查,也就是看在第一秒呼出的气体占总的呼气量的多少。

  肺功能检查对于早期检查出肺部和气道病变,诊断病变部位,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X光片检查是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最常进行的辅助检查,怀疑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诊断。

  已被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

  如果在稳定期不规范治疗,从而导致急性加重,每次急性加重发作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叠加”损害。针对不少慢阻肺患者爱用消炎药,没有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甚至有的还出现了病情加重的情况。专家表示,抗生素是用于对付细菌的,除非有症状证明确实是细菌感染,比如咳黄脓痰。如果没有细菌感染,就不需要吃抗生素了,因为吃了不仅没有用,而且吃多了还会产生耐药,也会对身体有害。

  除了除了药物,吸氧同样重要。虽然慢阻肺患者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很多人在慢阻肺初期的时候都觉得这些症状不致命,治不治疗也无所谓,因而常常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了严重的时候才想到治疗却为时已晚。所以,当你得了慢阻肺,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疾病,树立正确的治疗意识。因为慢阻肺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慢阻肺的治疗方法除了我们常认为的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个常被忽视却很关键的治疗——就是长期家庭氧疗。

  最后,慢阻肺患者需要适量运动,当病情稳定,呼吸顺畅时,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这样一方面能提高身体的素质,另外也能改善自己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