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公子霜尘



答:道理其实很简单,“纸上谈兵”的典故说的是战国赵括惨败于长平之战的故事,但“纸上谈兵”这个词儿,却是产生于明清之交。

不信?请查明朝以前所有讲述长平之战事件的书籍,都不会有“纸上谈兵”这个词儿!

注意,必须是明朝以前的人著作的书喔。

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证棉花在我国的种植发展史,以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的古楼兰国遗址中发现棉布残片为依据,把棉花的传入我国的时间定在西汉张骞使西域时期。

结果,有读者提出,孔子的时代就有棉衣了。

他给出的理由是: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有提到,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闵子骞,幼时曾受继母虐待,冬天只能穿单衣,而继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给两个自己生的儿子穿棉衣。

我耐心地跟他解释,这个故事是明朝人写的,只能代表明朝时有棉衣,不能代表春秋孔子的时代有棉衣。

该读者又通过网上查询,认为“以棉絮已所生二子”这句话最先出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按照我的推理思路,说,由此至少可以证明司马迁的时代已经有棉衣了。

但“以棉絮已所生二子”这句话其实并不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那是写网文的人搞错了。

仔细查一下便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闵子骞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则所谓“单衣顺亲”、“鞭打芦花”等等故事,全都是元朝人、明朝人编造出来的。

与此相同,赵括熟读兵书,好谈兵,后人以“纸上谈兵”一词来形容他,并不能代表他那个时代就有纸。

打个比方,如同我写文章形容当年商鞅得到秦王重用,官位刷刷刷上升,说他就如同从了火箭一样。那么,能否意味着商鞅的年代已经发明了火箭了?显然不能。

话说回来,“纸上谈兵”这个词,最早出自哪儿呢?

这个还真难考。

南宋诗人刘过有“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之语;王庭珪也“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之句,都隐含“纸上谈兵”之意,但并不是这四个组合成词。

蔡戡《定斋集》也有以“孙武之法,纸上空言,不足观也”之语来批评那些红口白牙说大话的将领,即使“纸上谈兵”之语已经呼之欲出,却终究就是不出。

可查最早出现“纸上谈兵”一词的,应该是明万历、天启年间人乔应甲收录在《半九亭集》里的一副楹联作品:“纸上谈兵人有口;军中索饷灶无烟。”

这之后,可查这个词的地方就有很多了。

如清华长卿诗“挟策休谈纸上兵,鬓眉豪气尚纵横”、黄文暘诗“遂成法家案,豈等纸上兵”、《孽海花》中“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等等。

至于最早把“纸上谈兵”一词与赵括联系起来的,可能是1979年由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编写的少儿通俗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


覃仕勇说史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确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以至于成为了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但是我们从没想到的是,此事说的是赵括,然而在赵括所处的年代,并没有纸的发明。那么纸上谈兵是怎么来的呢?

一、纸上谈兵的原文

纸上谈兵,我们都知道说得是赵国大将赵括因为只知道看着兵书打仗而不会灵活变通,导致自己大败,葬送了赵国大军。也就是: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关于赵括领兵一事,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写道: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这个就是说,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一说到领军打仗的事情,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打过他。赵括曾经和父亲赵奢讨论打仗的事,赵奢难不倒赵括,但是赵奢认为赵括的打仗水平不能说是好的。

此时有赵奢的说法,就是说赵奢认为赵括打仗水平一般,

另有赵奢说: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的话的意思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是赵括却把它简单化了。如果赵国不让赵括当大将也就罢了,如果让他率军打仗,让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了。此时就有了一些我们所说的纸上谈兵的意思在其中了。

另有蔺相如评价赵括说: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这话的意思就说,赵括虽然能读懂兵书,但是不懂得灵活运用。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纸上谈兵的意思了。

因此我们看《史记》之中,司马迁虽然有表达纸上谈兵的意思,但是并未明确提出过纸上谈兵一词。

二、关于纸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都是用竹简来记录文字。有个成语叫做“学富五车”,此事说的就是战国时代的惠子。此处的五车装的都是竹简,倘若是纸质的书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文采就太惊人了。另外还有个词语叫做“刀笔吏”,形容的也是当时的小吏在竹简上写字,用笔写字,写错了就用刀子刮去。

可见在赵括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纸的出现的。赵括读的兵书也应该是属于竹简一类的书。

后来经过考古,出土了一批“灞桥纸”,推测年代大约是在汉武帝年间。但是当时的纸张非常昂贵而是使用起来效果不佳。我们所了解的奇人东方朔当时向汉武帝上书的时候,就用了三千片竹简,这些竹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而武帝则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才读完。

由此可见当时虽然有纸,但是使用的人并不多。

因此根据我的推断,纸上谈兵一词属于后人构造的产物。纸上谈兵的雏形应该是来自于宋代,因为宋人重文轻武,往往有文人带兵打仗导致大败的事情,因此有了类似于这样的话来形容文人。因此最早不是来形容赵括的。

也有人说是来自于明人的诗词:朝野犹夸纸上兵。但是出处难证,存疑。

有人说是来自于清人的发明。总之纸上谈兵一词属于后人的产物。赵括应该说是“竹上谈兵”比较正确。但是也没必要更改,因为相对于其故事性而言,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它的意义所在。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我们先来看看“纸上谈兵”的典故。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传》,赵括的父亲叫赵奢,是赵国的名将,在阏与之战之中,打败过秦军。赵括继承了父亲的基因,自小就喜欢读兵法,并且讨论打仗,认为自己在打仗上面也是极有天赋的。

兴许赵奢的口才不如赵括,读的兵书没有赵括多,在军事讨论上,反而还辩论不过赵括,但是赵奢觉得赵括的军事能力还是比较软缺。

赵母就很纳闷,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打仗是一件很凶险的事情,而赵括谈之如儿戏,赵军肯定不能以赵括为将,否则会害了赵军的。所以在长平之战的时候,赵王想要用赵括代替廉颇的时候,赵母就将赵奢的话告诉了赵王。

可是赵王不以为意,坚持用赵括为将,他认为赵奢厉害,其子赵括又熟读兵书,肯定也没问题,不过,事与愿违,赵括完全不是名将白起的对手,最终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这个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故事。

但是原文,却没有纸上谈兵这个事情,而是后人将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叫做“纸上谈兵”,形容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实际能力却很低的人,显然,赵括就是这样的人,后来的马谡也是这样的人。

其实,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很晚才出现,一直到明清的小说才出现,所以典故本来就有,而这个名字是明清的时候才取的。

我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一个就是东汉蔡伦的造纸术,但其实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比如树皮制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张,在之前,也是有纸的,比如用丝绸制造出来的纸,但是造价显然十分的昂贵。

现代已出土的最早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战国时期有纸也是有可能的。总的来说,纸上谈兵的故事,并非是真的纸上,显然是竹简。


历史简单说


1957年的考古就发现了西汉早期的纸张,所以纸张并不是出现在东汉,而是造纸的工艺在东汉就开始趋于成熟了。所以这个问题一开始就错了,更别说战国时期有“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了,那是错上加错,下面来说说。

先谈谈纸

纸这个字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漂洗蚕茧时附着在筐上的絮渣而已,之后才指的是以丝为原料的缣帛。而且我们现在认为发通常意义上的纸张,虽然现在考古发现西汉早期就已经有了,但是真正开始运用于书写载体上,还是魏晋之后的事情。在先秦时期,竹简是书写的最常用载体之一,那时候的人们潜移默化的认为竹简就是书写载体,而不是我们今天默认的纸张。


战国时期有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吗?

就算战国时期真的把赵括的事情当作典故来教育他人,也会说是“简上谈兵”,而不是纸上谈兵。更何况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之中,根本就不是出自战国,只是说战国时期的故事而已。

而这个典故虽然出自于《史记》,但是真正形成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估计已经很晚了。现在看到的古代一些用纸上谈兵这个词的,基本上出现在清代的一些小说之中,比如《红楼梦》、《官场现形记》等这些小说之中就用了这个词。明清的白话小说为什么能兴起,就是因为里面的用词接地气,普通百姓能够听明白是什么意思。而纸成为百姓之中书写工具的载体,那是唐宋之后,这才使得整个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观念上认为书写的载体是纸张。



总之纸上谈兵这个典故出自《史记》,说的是战国的故事。而这个成语诞生最早不会早于唐宋时期,因为那时候人们才开始潜移默化的认为纸就是日常用的书写工具,最晚诞生这个成语也不会晚于清朝,因为这时候小说里面已经用上了这个成语。但无论是唐宋还是清朝,都离战国时期有着不小的时间差,所以这个题目根本就没有什么为何。


淡看天上月


众所周知,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纸的出现并不是在东汉,而是在西汉初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不过西汉的纸很粗燥,并没有被广泛运用,而造纸术经东汉的蔡伦改良后,才被逐渐推广。

说了完了纸,我们接着说纸上谈兵。

这个词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意识就是在纸上进行打仗很厉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论很丰富,但是实战却不行,现在比作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贬义词中的VIP。

不过只要说起这个成语,大家就会立即想到“背锅侠”赵括,因为感觉这是词语就是为他而发明的,而让他得到这顶“桂冠”的是秦赵之间的决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期,是秦国的王齕对阵赵国的廉颇,廉颇经过几次小败之后,选择了坚守不出,使劲加固城池,这让秦国的王齕无可奈何,但是这场战争秦赵都拖不起了,因为这是一场双方出战兵力达百万的战争,即使富饶的秦国也扛不住如此大的军费开支。

就在双方上层领导都想决战的时候,秦国换成了白起,而赵国换成了赵括,为何赵王要换上赵括呢,这是因为赵括有个厉害的爹,马服君赵奢,并且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军事理论连赵奢都辩不过他。

结果,长平一战赵括身死名列,而他也被所有人认为是导致秦赵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其实,赵括只能为赵国军事上的失败负责,导致赵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赵括背后的赵王其实才该为这场战争负主要责任,这里暂不论。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赵括也是极为恰当的,但这个词语却不是那个时候发明的,也就是说,因为纸的出现在汉朝,而赵括生活的年代是东周时期的战国。

那么,这个成语为何会成为赵括的代名词呢?

据查证,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中“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个故事是说赵括是纸上谈兵,但并不是说这个成语来源于赵括。

明确把纸上谈兵的出处定在长平之战时赵括身上的,大概要源自于《现代汉语词典》了,其实纸上谈兵作为成语形成的时间在清代,和赵括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说: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这大概就是对这个成语最早的应用了。

飞鱼说:

综上所述,赵括只是符合纸上谈兵讲的意思,也就是说战国时期出现了赵括的故事,但那时还没有纸上谈兵之说,这个成语成为赵括的代名词,也只是后来人给他扣上的大帽子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赵括把四十余万赵兵带进白起的包围圈时,这个锅他背着就不亏了,满腹军事理论,打起仗来却急功冒进,活生生地葬送了几十万的性命,也顺带把赵国强大一并葬送了,这个锅他背着,其实不亏。

对此,您怎么看呢?


飞鱼说史


说赵括是战国时期最悲催的将领,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反对,赵括的父亲赵奢一战成名,接下廉颇都不愿意打的阏与之战大败秦军,赵括同样也是一战成名,不过他的成名却与赵奢截然相反,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接替廉颇,与秦国白起正面对决,结果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即纸上谈兵。

那么问题就来了,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之前,而纸的发明是在汉朝时期,这个“纸上谈兵”放在赵括身上是不是不合适呢?战国时期连纸都没有,何来纸上谈兵呢?现有的很多资料将“纸上谈兵”的出处设定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单纯看这个成语的话,是不可能出自《史记》的。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作,而蔡伦造纸是在东汉时期,当然在蔡伦之前,甚至是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的出现,只是西汉时期刚刚出现纸,还没有进行优化,而东汉时期的蔡伦就是在原有纸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造出来的蔡侯纸。但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即便有了纸的出现,承载文字的多还是简牍以及帛书。与贵族化的帛书相比,简牍才是最普遍的一种文字载体,所以说即便汉朝就有了纸,但是简牍和帛书还是记载文字的主流载体,而纸的大规模使用还要靠后,到了隋唐时期,才真正取代简牍和帛书,成为文字的最主要载体。

况且《史记》中有关赵括的记载,通篇读下来,是完全看不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其实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现还要晚的多,即便出现也不是因着赵括,这个成语很可能是近代的产物,是人为的加在赵括身上的。

其实我们通常接触到的一些成语和典故,很多都是成型于明清时期,而和成语、典故本身发生的时代无关,比如结草衔环这个成语,它出自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但是典故发生的时间点却一个在先秦时期,一个汉朝时期,是分开的,结草在先秦,衔环在汉朝,只是因为冯梦龙将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组成了这个成语。

我们都知道,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发展的巅峰时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像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以及《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等小说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因此,在这些小说中,我们细细看来,还是会发现其中的明清特征的,即便有的不明显,但是确实是存在的。

而因为明清时期有大量的小说和各种文体的书籍面世,也就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以及成语典故,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成语其实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但其本身的时代则可能是两千多年前。不过即便是在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也不曾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但在明朝时期的一些作品中,却出现了“纸上兵”这个词,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明朝时期刘三吾的《湘南杂咏》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自此之后,纸上兵这个词就经常出现,但是与之相联系的一般是书生,到了清朝时期,“纸上兵”逐渐被“纸上谈兵”所代替,但具体“纸上谈兵”出自什么何处,已经不可考,像《官场现形记》、《红楼梦》等作品中都出现过“纸上谈兵”这个词。

而这个时期的赵括和“纸上谈兵”根本没有扯上关系,一直到了晚清时期甚至更晚,人们才将两者联系起来,尤其是近现代,提到赵括,必然会想到“纸上谈兵”这个词,其实这就是一个渐变发展的过程,就如同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发展。也因此,人们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出处设定在《史记》中的赵括身上,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如果对长平之战有所了解,断不会认为赵括只是纸上谈兵,纵然赵括为统帅的时候,确实被秦国的白起坑杀了四十万降卒,导致了赵国元气大伤,但是这个大战的失败,赵括真正要负的责任却并不多,他就是一个背锅侠。一场大战的失败,总要有人为之负责,很不幸,赵括必须为长平之战负责,尽管很冤,但是当他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赵括在战场上的表现其实是赵惠文王所期许的,即出战,尽快结束长平之战,而在赵括之前,赵军的军事统领是廉颇,但廉颇在最开始的几次与秦军交锋中,全部败下阵来,廉颇节节败退,不得已坚壁不出。

秦军是远距离作战,最忌讳的就是战争时间被拉长,而廉颇则希望经由这样的防守来拖垮秦军,只是事与愿违,赵惠文王在该战中数次决策失误,先是接受了上党郡,后来又不肯求援山东各国,更是在后援供给上力不从心。粮草供给不给力,心浮气躁的赵惠文王希望迅速结束战争,因此换下了廉颇,换上了主张主动出击的赵括。

赵括满腔热血,少年英雄,但是与廉颇相比,明显的战斗经验不足,赵括上战场的次数很少,而战场瞬息万变,一旦遇到白起那样的对手,非有丰富的战场经验无法与之对阵,而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赵括偏偏又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白起,其结果就是被虐成渣。

当然,赵括也有错,他其实一开始就不应该出战,赵惠文王完全是病急乱投医,他找不到愿意主动出击的将领,是因为所有的将领是不主张出战,而赵惠文王却想尽快结束,于是只能启用愿意出战的赵括,然后就有了这样惨痛的一次战败,其实,赵国战败不过是早晚的事,但是启用赵括却将这个战败的损失升到了最大。

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太过震撼,长平之战放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最惨烈的一场大战。所以,要真正追究长平之战的责任,赵惠文王的责任是最大的,但是他是一国之君,总不能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这个锅只能赵括来背。

而人们之所以将赵括和“纸上谈兵”联系在一起,从赵奢、蔺相如甚至赵括母亲的话中能窥知一二。赵括自小学习兵法,“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谈论起来侃侃而谈,赵奢根本难不住他,但是赵奢却并不看好这个儿子,他对赵括的母亲说: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而到了赵惠文王希望赵括出战的时候,蔺相如曾劝阻过赵惠文王,他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而赵括的母亲也认为赵括不适合出战,试图阻止,但是赵惠文王一心让赵括出战,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希望赵括和赵奢一样,能够力挽狂澜,毕竟虎父无犬子,但是在长平之战这样的战场上,赵括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了战局的。

不管是赵奢还是蔺相如,都认为赵括虽然熟习兵法,但是太过骄傲,没有实战经验,也就不会在战场上顺应形势灵活应变。这样的赵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还真就是“纸上谈兵”。

写到这里,做一下总结,“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出处并不是《史记》,涉及的主人公也不是赵括。但是因为长平之战太过惨烈,而“熟习兵法,但没什么实战经验”的赵括巧合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惨败,所以,现在,“纸上谈兵”已经和赵括密不可分。

  


萧晓四姑娘


你这个众所周知首先就不对

大规模的纸张使用的确是东汉之后的事情,这是因为东汉出了个有名的太监,这就是蔡伦,蔡伦自小进攻,由于聪明伶俐,很快在后宫如鱼得水,地位不断的提高。蔡伦的才华也是令人惊讶,当然这不是指的诗词歌赋,而是造纸方面的才华

蔡伦的最大贡献是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材料作为纸的原料,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纸张的成本,从此大面积的使用纸张已经有了可能,纸张也被用在刻书,包装等百姓生活,实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那么纸张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据考证,在西汉初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纸的雏形,只是当时的纸张造价昂贵,而且质量不咋的,因此很少使用,而且“纸上谈兵”这个词语不是在战国后就有的,据考证,最早在清雍正年间才出现,至于将这个词和赵括联系在一起,那就得等到清末了。既然是清末才出现的,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您好,您的问题混淆了典故和成语的关系,导致关于纸张发明和应用时间的穿越问题。不过,您的问题,让我发现了一个战国时代的“键盘侠”,有点意思。

赵国时,赵奢之子赵括,幼学兵法,善于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无敌。但其父赵奢不以为然。赵母问原因,赵奢说,兵,死地也,牵涉多少生命的大事啊,赵括却夸夸其谈,可怕啊,赵国不拜赵括为将还好,假如让赵括行使将权,赵国因为他而遭受挫败!

后来赵王不顾赵母反对,拜赵括为将,派赵括取代廉颇,对垒秦国,长平之战为白起所败,赵军数十万人被活埋。蔺相如评价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即批评赵括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这个故事记载于《史记[表情]廉颇蔺相如列传》。《辞源》认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是讲赵括的故事。不过,通读原文,我们是找不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赵括生活在战国时代,还没有纸张(除非去古埃及进口莎草纸。),没有纸供他谈兵。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时间,用的还是竹简,对于纸张,恐怕是没有认知的。

司马迁写作《史记》过后约一百年,纸张开始被组织生产了。《汉语大字典》根据《说文解字》认为,“纸”字本指漂洗蚕茧时附着于筐上的絮渣,呈方形,后指以丝为原料的绵帛。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将中国造纸时间“可追溯到公元105年”,根据的是《后汉书》的记载。那一年即东汉元兴元年,蔡伦上奏汉和帝,报告已经试验成功一种可以作坊生产的、适用的造纸法:“蔡伦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自是莫不从用焉,天下咸称蔡候纸。” 不过,大家能够认可的说法是:蔡伦应该是造纸方法的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大约在西汉初期,人们是用大麻和苎麻造出了纸,不过这种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写字,司马迁不一定见过。

总结出这个成语的时代,应该是在信息处理的载体为纸张的时代。一个纸媒当道的时代。假如是今天信息时代的人总结,说不定就叫“键盘谈兵”了——竹简时代的赵括,就是信息时代的“键盘侠”啊!都是坑死几十上百万人都不眨一下眼的。

那么,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呢?我没有查到资料,不敢妄言。







松荫溪畔扫雪僧


这个问题我简单回答一下吧,不长篇大论了。

首先,纸其实在西汉末年就已经产生,不是在东汉,东汉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让纸的生产更方便,让纸的生产成本变得更低,从而推动了纸的广泛使用。

其次,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是出现在《史记》当中,当时已经有了纸,但是司马迁也没有把这个故事就概括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第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可查最早出现明万历、天启年间,乔应甲收录在《半九亭集》里的一副楹联作品:“纸上谈兵人有口;军中索饷灶无烟。”此后,“纸上谈兵”一词才作为成语开始广泛使用。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词并非出现在战国,只是与战国赵括有关联罢了。不知道您是否满意这个回答?


历史学习之窗


首先西汉初期就出现了“纸”,当时的纸比较粗糙,不能广泛使用,后来在东汉,经过蔡伦的改进,纸变的廉价又耐用。

纸上谈兵发生在战国末期的赵国,这个事件(长平之战)最早的记载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但并未出现“纸上谈兵”一词。甚至明朝冯梦龙撰写的《东周列国志》中都没有出现这个说法,说明至少在明朝,还没有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纸上谈兵”一词是在林汉达先生编撰的《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本书创作的初衷,就是给孩子看的,林先生必然会尽量把语言简单化。真正让这个词语成为长平之战赵括的专属,大概要归功于《现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