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资管日报」金融类信托“大爆发”?

首尾盈利能力差距已超千倍 近七成信托公司业绩增长

截至1月17日,已有60家信托公司披露2019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营业收入、信托业务收入以及净利润等三大核心数据,三分之二的信托公司实现同比增长,增幅最高超300%。另一方面,信托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在营业收入、信托业务收入、净利润上,中信信托蝉联三项冠军,与个别尾部信托公司相比,单项数据最高相差超千倍。

慈善信托品牌化或将成趋势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共有51家信托公司担任慈善信托单一受托人,占信托公司总数的75%。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有8家信托公司为首次备案慈善信托。目前,全国共备案慈善信托273单,财产规模29.35亿元,慈善信托数量逐年递增,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和实践慈善信托。

金融类信托“大爆发”?不,稳健为要

2019年各家信托公司业绩陆续出炉。总体来看,得益于可观的股债行情及年初地产项目、2018年末的基建项目,信托公司的业绩还是不错的。展望2020年,金融类信托是否有“爆发”的潜质?在信托人士看来,展望2020年,金融类信托的发展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从目前市场基础来看,实现“暴增”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支撑,更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019家族信托业务方兴未艾

我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目标也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客户财富管理与传承诉求日益明确,对风险的认识更全面、更立体,希望能够通过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去实现从个人到家族的长期发展与治理目标。家族信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九毛九”上市再掀港股打新潮 私募:需警惕风险筛选标的

上市首日大涨超50%,中签率高、门槛低,“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集团港交所挂牌让不少人被港股打新吸引。值得警惕的是,港股新股破发比例也远远高于A股。多位投资人士表示,今年港股新股的收益率或下降,需要警惕风险筛选标的,港股低估值中蕴藏的机会更值得关注。

百亿级证券私募达37家 两因素共振推升2019年业绩

某私募网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已有37家百亿级别的证券私募管理人。其中,31家有业绩更新的百亿级别私募在2019年的平均收益达到28.30%,更有15家2019年度收益超过30%。分析人士认为,百亿级别私募取得优异回报的原因,一是2019年整体仓位较高,二是重仓了部分表现较好的行业板块。

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崛起 资管巨头盯上了 “新消费”中概股

新消费领域的中概股正获得越来越多国际资管巨头的关注。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美股市场上的中概股表现极度分化,近半数股票告跌,但电商、音乐、直播、社区网站等领域的中国龙头企业整体涨幅不俗。随着中国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业内人士认为,新消费领域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当中细分的头部企业更是值得重点跟踪。

环球资管大事件:高达85%量化基金跑输大市

过去10年里,量化投资策略似乎一直是令人兴奋的新兴投资领域,大量资金流入该行业,但目前许多投资策略都遇到了困难,不得不让人对这种策略产生质疑,甚至发出寒冬已至的感概。某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只有15%的量化共同基金跑赢了美国股市:这一表现甚至落后于传统的选股基金,而选股基金本身也表现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