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49年,76歲的他仍堅持上班,10多本筆記為患者“備案”

昨日中午,一個簡單又溫馨的生日會在揚大附院影像科舉辦。今年76歲的倪忠義是該院返聘的醫生,在這個崗位上,他已工作了49年。


從醫49年,76歲的他仍堅持上班,10多本筆記為患者“備案”

中間為倪忠義

他是最早一批影像科醫生

“1970年7月,我從南京醫學院(現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當時學的是臨床醫學,是六年制本科。”倪忠義回憶,“畢業後在當時的楊壽公社勞動鍛鍊,1971年分到了當時的邗江縣人民醫院。”

那時候的醫院不像現在醫生、護士、護工等分工有序,“醫護一條龍,哪裡需要人,就要去做事。”那時候,揚州還沒有CT機,只有X普片,影像室缺乏專業醫生。1971年9月,醫院安排倪忠義到蘇北醫院放射科進修,從這裡,他開啟了影像的大門,一學就是49年。


親歷放射科的飛速發展

在倪忠義的辦公桌上,整整齊齊放著十多本A4記事本。自1971年參加工作以來,他通過不斷鑽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

“這是卡塔格內綜合徵,又稱支氣管擴張—副鼻竇炎—內臟轉位綜合徵,是一種少見的先天遺傳性疾病。”翻開其中一頁,倪忠義介紹,“這種疾病屬於罕見疾病,在不同的科室會被懷疑成三個方向,比如,在呼吸科會被懷疑為支氣管擴張,在耳鼻喉科會被懷疑為鼻竇炎,在內科會被懷疑是內科疾病,在影像科會給出一個綜合的判斷,有利於患者更早發現問題。”

日期、姓名、病變部位、病歷摘要、影像號、病理號、隨訪情況……每發現一例特殊病例,倪忠義都會把它記錄在本子上,幾千名患者的信息在他這裡“備案”,“每一種病都有它的發展過程和變化,這些經驗對醫生的治療都非常有幫助。”許多患者自己並不知道,在他們每一次檢查背後,都有來自影像人默默的關心和守護。“機器可精準檢查出人體內情況,而我們影像科醫生要做好的就是翻譯工作,這些疑難雜症就好比生僻的英文單詞,一次生二次熟,越早發現問題,越有利於患者接下來的治療。”

在蘇北醫院進修後,回到原單位的倪忠義正式被分配到放射科,“當時只有X線檢查,是一個二維效果,照出來的病灶是在患者體內的前面還是後面,這對醫生眼力和經驗的要求很高。”

1981年1月,倪忠義來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放射科,在這裡進修了13個月,“春節都是在醫院過的,第二年3月才回到揚州。”1996年1月,他又來到當時的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現為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進修了半年,那一年,他52歲。“醫生這個職業就是要不斷學習,不進步就會落後,我們要對患者負責。”

通過兩次進修,倪忠義接觸到了大量病例,積累了豐富經驗。在長海醫院,他學會了CT技術,同年,原單位引進了第一臺CT設備。“過去,我們靠著一張張膠片,在觀片燈下反覆研究,現在有了CT、雙源CT、核磁共振,放射科的發展可稱得上‘飛速’兩個字。”


從醫49年,76歲的他仍堅持上班,10多本筆記為患者“備案”

他的筆記

發揮餘熱,活到老學到老

每天早上6:20,帶上筆記本、筆、眼鏡,跨上帆布包,倪忠義換乘兩輛公交車來到醫院上班。

“倪主任是我們影像科德高望重的前輩,作為國家最早一批正規院校統招本科臨床醫生,他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唐守現是揚大附院引進的醫學博士生,入選當年揚州“綠揚金鳳”計劃。他說,“與倪主任共事了兩年多,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通過他的經驗分享,增長了我們的見識,縮短了探索的路程,少走許多彎路。”

“現在的醫院條件改善了很多,一個條碼就可完成所有檢查,圖像很快就在電腦上呈現出來。”2004年退休後,倪忠義被醫院返聘,“向科室年輕人學習,共同進步。”不斷學習的他在退休後掌握了核磁共振等新設備的操作技術,熟練操作PACS系統,和其他醫生一樣,每天都要寫近百張檢查報告。

“我不抽菸、不喝酒,身體很好,醫生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興趣愛好。退休後還能在醫院工作,發揮餘熱,我感覺到生活很踏實、充實。”倪忠義說。

記者 束露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