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DDI開放藥物研發資源,研究老藥新用攻克新型病毒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1月31日)獲悉,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已投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並向全社會科研人員免費開放平臺和資源。

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是由蓋茨基金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清華大學共同支持的非營利性質的新藥研發機構。此次GHDDI會同清華大學向外部研究機構和科研人員免費開放的平臺與資源包括高通量藥物篩選平臺和多個化合物分子庫、計算化學和藥物虛擬篩選平臺等。

其中,GHDDI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和大數據平臺將針對SARS/MERS等冠狀病毒的歷史藥物研發進行數據挖掘與集成,開放相關臨床前和臨床數據資源,以及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老藥新用”預測結果,並跟進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科研動態,實時向科學界和公眾公佈,為新型冠狀病毒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據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介紹,開發藥物有其客觀時間規律,一般需要5-10年,但“老藥新用”通常可以大大縮短時間。目前GHDDI正在運用“老藥新用”的研發手段,即通過篩選已經過一期臨床實驗驗證的安全性有一定保證的藥物,加快候選藥物的研發速度;同時制定中長期的目標,即研製更安全有效的藥物和疫苗。

針對“老藥新用”的目標,GHDDI已經使用了3種互補的研發方案來尋找臨床上安全有效的藥物,也已經找到了一些候選方案,正在進行進一步確認研究和排序,會將方案儘快提交國家相關機構並協助推進臨床研究。

“從現有資源來看,我們並不能確定用於SARS和MERS的藥物是否能有效作用於此次病毒疫情。”丁勝稱,SARS、MERS和新型冠狀病毒都有一個和艾滋病毒相似的蛋白酶靶點,所以目前討論比較多和可靠性較高的兩類已知藥物,一個就是針對艾滋病病毒HIV蛋白酶的抑制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而另一個則是針對埃博拉病毒的一款新型核苷類似物抗病毒藥Remdesivir(RDV,GS-5737)。這兩種藥物可能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不同靶點有作用,其中Remdesivir基於體外實驗、動物模型以及針對埃博拉病毒的臨床數據等各方面來看,比HIV藥物的可能性會大一些。但是否真的對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有效,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他建議由國家權威機構牽頭組建全國性診斷和治療藥物遴選專家組,從病毒特性、已有上市藥物藥理作用、中藥症候辨證施治角度對候選藥物進行潛力排序,系統組織科研單位集中開展抗病毒活性篩選以及藥效評價,加快藥物研發進程。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